《演員請就位》最佳演員牛駿峰:首先我得是一個演員

2019-12-18     北方公園NP

​​


​作者:偷你牛
編輯:阿鍾


牛駿峰在《演員請就位》中摘得了「年度最佳演員」。他站在舞台上,手上拿著導演遞過來的獎盃,略帶靦腆地說,「我是幸運又幸福的」。那種表情不像是一個在演藝圈摸打滾打十七年的演員臉上會有的憧憬。

他在這檔節目裡呈現了五個作品,《海洋天堂》中的自閉症少年、《理髮》里為了化療需要剃髮的快遞員這兩個角色讓人過目不忘。陳凱歌導演在節目第七期評價他為前途無量的好演員,牛駿峰在面對這個讚譽時顯得有點兒不知所措。

即便大家被他「戲齡17年」這件事震住,但其實牛駿峰還很年輕,這張清秀又略顯稚氣的臉在以往很少獲得像在《演員請就位》中「沉重」一點的角色。《戰長沙》中的胡小滿,《微微一笑很傾城》中的愚公師兄,是普通觀眾最可能記住他的途徑,但直到他拿下這檔節目的冠軍,牛駿峰本人才真正可以說「被看見了」。

節目結束後,我們跟他聊了聊,在採訪里他反覆提到「創作」、「幸運」、「信仰」,這幾個詞語都與他對表演的認知有關。

十歲的時候在街上被星探發現,童星出道由此進入演藝圈。十多年來,他一直都有戲演,這是我對於他說自己「幸運」的理解。

但他並沒有按照一般的既定路線去讀中傳、中戲,而是選擇投入另一種愛好——京劇。在中國戲曲學院,他學習的角兒是「老生」,這使得他說話的措辭、平日的愛好都比同齡人更加老成一點。他感謝京劇給他的另一方舞台,但最終還是走向了另一個方向。

比賽已經結束,冠軍帶給他的可能性還沒有開始。這三天,他還無暇顧及新找來的合作,要把在節目之前接下的工作先完成。今天,我們問他冠軍給他帶來的是動力還是壓力,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是動力」。

「請不要嘲笑鐵樹喲,為了開一次花,它付出了比別的樹種更長久的努力。」

以下是牛駿峰的口述。



《演員請就位》決賽那天我們錄了 5、6 個小時,最後奪冠的時候,我站在台上其實什麼都沒想,就是呆呆地在那,站在凱歌導演身邊。

後來回到後台打開手機,發現收到了很多微信消息,好多一起參加這個節目的演員都來祝賀。郎月婷姐姐、張雲龍、于小彤、邢菲等等,我還挺開心的,可以得到同組、其他組演員的認可和支持。

現在回頭看,來這個節目的動因其實也挺簡單的。來之前我還沒想過要拿冠軍,我不是一個多麼好勝的人,就是想碰到一些好作品能把我內心中的豪情、對於表演的熱愛釋放出來。

我沒有說一定要贏,沒有這些想法,就是想好好的演戲。所以節目組找到我的時候,我沒考慮太久就決定來參加,因為我覺得很有意義,至於和節目組提前商量作品和角色,這些我都沒有。



但上節目之前我就確定要選擇凱歌導演。凱歌導演在我心目中是很神聖的,滿腹金句,是個非常有才華的人,他是我的偶像。在節目裡,我面對他的時候都是很緊張的狀態,我珍惜每一句話,珍惜和導演在一起的時間,因為能夠學到的東西太多了。

對我來說,雖然演戲這麼多年,但我每一次拿到劇本的時候還是會有「怎麼演」的疑惑,導演幫助了我很多,最通常的是給演員解析劇本,把角色真實想表達的情感一層層拆開,他會給我一個指導,回答我最深層的疑惑,直擊我的內心。

凱歌導演講戲,是非常有效的,能把我整個人都帶進去。像《海洋天堂》那場戲我們交流了很久,導演跟我說了很多金句,這幫助我丟掉了許多雜的東西,最後就呈現出一個很純粹的作品。而且也不只這場戲,裡面每個作品都是一個創作的過程,導演跟我說他的想法,我再拿出齊全的準備。



有時候我跟導演也會出現想法不同的時候,這種時候大家就會各自闡述,然後討論。比如像《四盲人》中,大家對於盲人的理解都是盲人不會眨眼,但其實不是的,這個就是爭議了,眼睛和盲不盲是沒有太大關係的,眨眼是眼瞼控制,所以盲人是會眨眼的。很多人說,演盲人就是很長時間不眨眼睛,這是一個技巧的誤區。我們追求的還是真實,至於觀眾能不能接受這個事情,就是我們當時需要去探討的,但在最後我們還是選擇了呈現真實的樣貌。

在節目裡我總共完成了五個作品,五個作品我壓力其實都非常大,如果要選一個最大的話,那肯定是《海洋天堂》,畢竟是我第一場演出,還是一個這麼大的劇本。那時候我很多天沒有好好睡覺,也沒有吃東西,給我們的時間也很緊,每個作品都是在高壓的狀態下產出的。


結果演完《海洋天堂》後,節目出來大家就有很多討論,我自己其實也很觸動,於是發了篇微博長文,裡面提到說「不要嘲笑鐵樹,雖然慢,但它還是會開花」,其實我指的不僅僅是對我的認可,更多是希望大家能去多多關注自閉症兒童。

至於那些對於評比的討論、表演競賽的討論,我覺得表演還是要接受評判的,其實我們平時的作品就是在經受評判,包括像我們的話劇表演,就是時刻要接受導演、現場觀眾的評判,他們的掌聲、反應就是最好的反饋。

上節目只是把表演換了一個地方,不用把競爭性想得那麼大,每個演員站在台上,還是在演自己的角色,大家在場內互相都做好該做的事情,不需要去過多的考慮「這是個綜藝節目」,都是在演戲、飾演這個角色。

而且「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文藝類的東西都很難去評判,因為每個人的感覺都是不一樣的。

所以從節目下來,我也沒過多去想這些,節目對於我來說就是一段旅程,我也很幸福,收穫了很多。今後我可能還是要面對「怎麼演」這樣的疑問,我也會把它放到「台下」去考慮,到「登台」的時候我一定是準備好的,把雜念雜事拋開,保證自己的表演足夠真誠、足夠成熟。



成為演員這件事,其實還挺巧的,我就是走著走著就被發現了。當時跟我舅舅走在街上,就有人來問說:「這小孩兒挺漂亮的,想上電視嗎?」我當時還以為是騙子。

拍第一部戲《家有轎車》的時候,我還不能理解表演是個很嚴肅的事情。我當時才十歲,那個時候的狀態就是家長要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就是個聽話的小孩,也談不上喜歡還是不喜歡,就覺得挺有意思的。

後來又去拍了《寶蓮燈前傳》,當時全校師生組織去看。我從外地演出回來也不敢去學校,害怕,因為我知道他們都看過電影了,就特別害羞,但當時也沒有成為明星的感覺,只知道老師對這事挺興奮。

因為《家有轎車》的關係,裡面的李丁爺爺老在片場唱《四郎探母》,我特別好奇,就去學了京劇,唱的還是老生的角色。學京劇挺苦的,幾年下來我感覺自己性格上好像要比同齡人更加成熟一點,因為要讀很多書,了解很多專業知識,要能靜得下來。


但其他時候跟大家玩起來我也挺天真的,而且我也有過叛逆期,也沒幹多出格的事,就是初中的時候非常胖,周圍所有的人都在說你胖,我就很不開心。那段時間我也不愛說話,誰勸我吃飯我都拒絕,天天就打籃球、踢足球,想辦法減肥。

那個時候還有點自卑,本來胖對我其實沒什麼影響,但當時我在拍《你是我兄弟》,有個老師對我說,「你想不想當演員?如果一直這麼胖下去,你只能當特型演員」。我就很擔心,一直想減肥,整個過程持續了兩三年,很痛苦,一直跟情緒還有體重對抗,但想當演員就沒辦法,最後下來我瘦了五十多斤,也算是成功「轉型」了。

一直到考上中國戲曲學院,我都是一邊在學京劇一邊演戲。我很感謝那段時間,讓我可以努力地在舞台上生存。我是後來才意識到當時的我做了兩件我很喜歡的事情:戲曲和演戲。



演了這麼多年的戲,我還是覺得自己很幸運,挺順的。我的職業和生活都是並行著走下來的,迷茫也會有,但我總是覺得世界還是充滿希望的,生活也是,所以每次拍完戲我都會主動選擇停一段時間,看電影、看書、旅遊,補充下別的知識。當進入下一個角色的時候,才能盡全力追尋,把自我的能量最大化,這是我這麼久以來一直堅持的一個方法。

對我來說它是奏效的,因為我從一個小孩單純覺得演戲好玩到堅定自己想成為一個真正的演員,這個事情也是我 18 歲左右才想清楚的,也沒有哪個具體的時刻,好像一下就明白了,真的是一切成為了習慣,當演戲取代了你很多喜怒哀樂的時候,你會格外珍惜。到了成年之後,我才發現這件事情對我來說尤為重要,我也對它愛得深切。

我經常說這是我的信仰,我要用盡一切的能力去守護它,守護著我的信仰。



在節目上大家對我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戲齡 17 年」,這些年其實我一直都在拍,一直都屬於走走停停的狀態。但上一年因為一些影響,很多劇組都停工了,那一段時間屬於比較大的困難期,主要是很多既定的安排被推翻了。

很多演員同行、劇組同行的工作都變得非常辛苦,壓力都挺大的。那個時候很多人都在休息,包括今年還是有很多人沒那麼順利。當時很多人都很焦慮,但我還好,我不是一個喜歡焦慮的人。只不過這件事打亂了我的計劃,那我就重新擬定一個,再做一點別的事情就好了。我還是要說我運氣非常好,這期間還是有我愛的事情可以做。



這種壓力你在節目裡其實感受不太到,大家討論的還是一些表演上的東西,我們隨時有機器在跟拍,而那個話題又是一個敏感區域,所以都不太敢提。

私下裡,大家聊天還是和平時一樣,一心想著怎麼去表演,可能大家都屬於一個創作的狀態,沒法那麼強烈地感知到他生活的樣子。反正壓力到來就承擔,喜悅到來就面對,痛苦到來就消解,勇敢一點。

即便是停滯的狀態下,同行們都還是很努力。在這個節目裡,努力地演好角色,傾盡身體里的全部能量,所以我為什麼說這是一個真實的舞台,真實的節目,因為大家都是八仙過海,各顯其能的。

在導演面前,觀眾面前,我們都沒有重來一次的機會,大家經常為一個角色痛苦到不行,但最後努力都有成果。凱歌導演說「看不到的花還是一樣在開著」,這又是另一層意思,靜下來演戲的演員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不要忌憚一切來得太快,踏踏實實的追求就好。



這話對我來說還挺重要的,我也曾失落過,不被看到確實是一件很難受的事情。每演一個角色都付出很多,但演完之後,好像沒有什麼人在意,或者沒有很多人去看,大家去選擇去看別的。心裡肯定會難過的,就像一個廚子做完一桌子菜,沒有人吃,難免不失落。

但這些我沒辦法去選擇,這個是其他的東西賦予給你的,不是你自身可以追求的。我覺得演員要追求的還是在角色上,其餘的東西只能算是加碼,給你身上添光加彩的,基本的角色總要做好。

所以現在這個我還是很滿足的,這個冠軍我是盡了自己的職責和努力,雖然也是有運氣成分在,但也挺好的。拿到了不要驕傲,還是踏踏實實、一步一步地往前走。未來還是要好好拍戲,要對得起觀眾,對得起大家這份認可,好好創作角色,這對我來說是個動力。

因為首先我得是一個演員,把戲演好。至於別的東西,有能更好,沒有也不強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eLcpHW8BMH2_cNUgAyJ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