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他的熱度蓋過1200萬高考生

2023-06-09     視覺志

原標題:這次,他的熱度蓋過1200萬高考生

2023年6月6日,唐尚珺在他的微博上留下了一句「希君生羽翼,一化北溟魚」。

和往年一樣,他提前一晚在宿舍里收拾好行李,準備好第二天考試要用的所有物品。

明天他將迎來自己的大日子——高考。

這樣的生活,他已經持續了整整14年。

高考14年

2014年,剛被調到省台紀錄片部門的何漢立,在找高考相關選題時,想起了正在讀「高八」的同學唐尚珺。

兩人在初中畢業後就沒有了聯繫。但恰巧2個月前,唐尚珺在QQ上聯繫他,說自己準備在干一件瘋狂又關乎到命運的大事。

剛開始何漢立以為太久沒聯繫,自己這位老同學得了失心瘋。後來才知道,唐尚珺仍然在高中復讀,他所說的大事就是備戰高考。

雖然何漢立不懂唐尚珺這種堅持,到底有什麼意義,但還是在QQ上回復他:我支持也佩服你的執著,你的初心在這個年代很少見也很寶貴。

在確定《高十》這個大齡復讀的選題後,何漢立帶著劇組和9000塊預算回到了唐尚珺所就讀的欽州二中。

時隔多年再見面,兩個好朋友顯得有些生疏。唐尚珺也開始反悔,不想參與拍攝,理由是他瞞著家人在復讀,紀錄片播出去謊言就會被揭穿。

何漢立趕緊解釋,片子只是省台在凌晨隨便播播,沒人會知道而且參與拍攝還會有出鏡費。在何漢立的軟磨硬泡和酬勞的誘惑下,唐尚珺終於答應了拍攝。

兩人的距離也在交談中慢慢拉近。到了晚上,唐尚珺對著老朋友突然情緒失控。他哽咽著講述了多年的經歷,語氣中滿是失落和不甘。已經很久沒人願意聽他的這些「廢話」了,他經常被人質疑是不是已經精神失常。

在交談中何漢立得知,2009年唐尚珺第一次參加高考,只考了372分。這個成績最多只能上三本,而且學費高昂。在外地做導購的三姐,給了他3000元學費,唐尚珺選擇了復讀。

2010年,唐尚珺考了405分,依舊是只夠三本線。為了省錢,他報考了一所大專,廣西機電職業學院。

全家開會後決定,全家每年要為他湊17000元,包括5000學費和每個月1000的生活費。

但唐尚珺和家人撒了謊,他只在南寧機電上了半天課,就覺得食堂和宿舍都很小沒意思,退學回了母校繼續復讀。

這一騙就是六年。

六年里唐尚珺自稱大專畢業後,進入順豐公司工作。背地裡卻在一直復讀參加高考,他的成績也從405分提升到了587分。

2016年,唐尚珺第七次邁入高考考場,這一次他也考出了最好成績625分,收到了中國政法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他終於有勇氣和家人攤牌了,但也是在此時,唐尚珺的父親被查出肺癌晚期。

家人沒有責怪他的隱瞞,父親也為兒子的得償所願感到欣慰。

為了拍攝唐家人的圓夢時刻,何漢立向台里申請了特別經費,讓唐尚珺帶著父母一起到北京看看,他未來就讀的城市是什麼樣。

在北京,唐尚珺帶著父母參觀了長城、故宮、鳥巢,也申請了助學貸款。

在紀錄片《高十》的結尾處,唐尚珺在中國政法大學入讀,開始了勤工儉學的日子。但在鏡頭外,他再次騙了所有人。

唐尚珺只是到中國政法大學的老校區轉了轉,就再次回到廣西復讀。

因為南寧的一家復讀機構承諾,只要第二年考上600分,他就能拿到10萬獎金。這筆錢可以用來給父親看病。

除此之外,唐尚珺還有一個從未說出口的念頭:他想考清華。

北京的清華夢

唐尚珺想考清華的念頭,很久以前已經成形。

防城港市上思縣公安村的山上,密密麻麻種滿了稻穀和甘蔗。這個世代務農的小山村,距離縣裡有2個多小時的車程。只有一輛每天途徑的長途車,把村裡和外面的世界連接上。

唐尚珺就出生在這個小山村。

曾經擔任村小教師的父親,因為「超生」被辭退,以種甘蔗為生。母親是個大字不識的農民。

上面的三個姐姐,在初中時就為了養家輟學去外地打工。哥哥因為不甘種地,精神變得恍惚,幹不了重活。

唐尚珺作為父親的唯一的希望,任務就是努力讀書。

90年代時,隔壁村有個人考到了清華,後來還當了官給村裡修了路。整個防城港市都流傳著,他家如何光宗耀祖,又如何揚眉吐氣。

從那個時候開始,唐尚珺的父親就告訴他,一定要考上清華。等你上了清華,全家就是要飯也要供你去讀。

唐尚珺小升初時,以全鄉第一名的成績被縣重點錄取。

第一次走出公安村的唐尚珺,在縣城裡見到了人行道,霓虹燈的樣子,外面的世界讓他覺得神秘又美麗。

初中住宿的三年里,他和同村的何漢立成為了朋友。兩人一同去了很多地方「見世面」,也因為貪玩,成績一落千丈。

初中時的唐尚珺(左一)和何漢立(中)

在中考前,唐尚珺還得一種「怪病」。發病時會恍惚,記憶力衰退到前一秒說完,後一秒就忘了。好像在做一個醒不來的夢。

去醫院被診斷為神經衰弱,吃了藥也不見好。唐家甚至還為他請了神婆,也無濟於事。

因為這種「怪病」唐尚珺沒有參加中考。復讀一年後,他考入了市裡最好的高中。

讀高中那幾年,唐尚珺的玩心更大了。他學會了滑冰、打籃球,還經常去找三姐打牙祭,就這麼混到了高三。

唐尚珺和三姐

在高考的三天裡,一直被壓抑的「怪病」再次出現。

精神恍惚的唐尚珺第一次高考,只考了372分勉強購進專科。他選擇了復讀。

高四那年,他戒不掉玩心,找時間就要出去吃燒烤,打遊戲。不出所料的第二次高考,「怪病」發作的唐尚珺只考了400多分。

之後每年的高考,唐尚珺都會舊病復發,直到2016年考上600分後才自愈。

在復讀的那幾年,唐尚珺有時會厭倦上學但也不想上班。

暑假時他去過流水線打工,每天盯著成千上萬的手機屏從自己眼前流過,他覺得沒意思,干滿兩天就辭職了。

他不喜歡工作,在什麼環境都是為錢賣命,像個行屍走肉。他的夢想是大學畢業當個攝影師或者作家,不用一坐一整天,為錢賣命。

2013年,他的理想有了新的模樣。

當年讀高八的唐尚珺,暑假時買了張無座票,一路坐在綠皮車連接處來到了北京。

在清華大學,他騎著租來的自行車看到了大片大片的教學樓和宿舍,光食堂就有好幾處。

當天晚上,唐尚珺睡在公園的椅子上,內心不斷回味著在清華看到的一切。

之後他又去了天安門、長城、王府井等著名景點。高昂的物價,鱗次櫛比的大樓和陌生的口音,讓唐尚珺覺得新奇可愛。

站在北京的街頭,唐尚珺覺得那個「怪病」又回來了。只不過這一次,夢境里有人告訴他,這裡才是他應該來的地方。

從北京回來後,唐尚珺開始為了北京,為了清華而復讀。

之後的10年里,他都陷在死循環里不斷重複著過去。

35歲的復讀生

2016年,唐尚珺有了新的身份。

他遊走於幾個有獎金的學習里,帶薪復讀。每月1500元的生活費,還有免費的食堂和公寓,唐尚珺對這份「工作」很滿意。

2018年,唐尚珺參加了何漢立的婚禮。這位老同學最近幾年工作連連高升,不僅買了房和車,妻子的工作也非常體面。

被落下的滋味,讓唐尚珺產生了動搖,他開始計劃今年高考報考什麼志願方便就業,但很快又被大廠不再招收35歲員工的消息擊退。

2021年,唐尚珺考了591分。他和許久未見的何漢立一起吃了飯,在場的還有他的三姐夫。

聊了幾句今年的本科分數線後,其餘兩人的話題轉向了獎金、房價和投資,唐尚珺插不上話。

在他自己構建的復讀人生里,已經別無他物。

第二年,唐尚珺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學的護理專業。他在家人面前信誓旦旦地保證會去入學,但一轉頭又回到了復讀班。

因為他的目標是上海交大的農學院。

9年前,在拍攝《高十》時,他對著鏡頭哽咽著說出:農村這個圈子,很多人都討厭在這裡呆著。但是很多人掙扎了一輩子都掙扎不出這個圈。

但如今他卻把農學院當作了第一志願。

這是因為,最近兩年唐尚珺的哥哥姐姐開了個養殖場。賺的錢比打工寬裕多了,時間也自由。這兩點都符合唐尚珺對於理想工作的期待。

網絡上關於唐尚珺的討論,每年到了高考時期都會達到頂峰。

一部分人覺得他是孤勇者,為了自己的理想而堅持初心;

也有人覺得他是心比天高命比紙薄,辜負了父母姐姐的培養;

還有人覺得他只是一個不敢長大的懦夫,永遠躲在課堂上逃避責任。

但無論怎麼說,唐尚珺的14年復讀生涯每逢高考都會被人反覆提起,

他似乎用自己的執著活成了千萬個高考故事中,一個不能磨滅的傳奇。

9 / Jun / 2023

監製:視覺志

作者:sheryl

微博:視覺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e42b6f39270cabe7dd0ac9997f92b91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