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3歲考入中科大,19歲留校任教,最終出家做和尚,這是為何

2022-03-26     面對生活要勇敢

原標題:他13歲考入中科大,19歲留校任教,最終出家做和尚,這是為何

"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傷仲永》

從古至今,不乏神童。你覺得一個神童的人生是怎麼樣的?小時候,深受老師的讚揚,同學們的欣賞;長大後,或是成為了一名刻苦鑽研的科學家,或是成為一位成功的商人,或是成為一位為民服務的官員。總之,我們眼中的神童,他一生都應該是成功的。但是,你可知有這樣一位神童,並沒有走向我們認為的成功道路,而最終選擇遁入空門,皈依佛門。他就是第一個被全國公認的神童——寧鉑。

《少年班》是由孫紅雷老師導演的一部電影。這部電影中,講述的是一群神童在大學中如何展露自己的智慧與天賦。而這部電影中,主要描述的所描述的便是起源於70年代的"神童教育"。這部電影上映後,喚醒了許多人關於中國神童教育的記憶,很快大家都針對這一神童教育開始思考與辯論。而第一神童寧鉑便是深受"神童教育"荼害的典型人物。

1956年,在江西贛州市,全中國第一個被公認的天才——寧鉑出生。據當時的報道,當時的寧鉑還未上幼兒園,並未接受任何教育,就已經表現出來了與常人不同的天賦。2歲半時,在別人家孩子才剛開始學說話時,寧鉑就已經會背30多首毛主席的詩詞;3歲時,他便已經可以數數從一到一百;到了四歲時,寧鉑甚至已經可以識得400多個漢字。

小小年紀的寧鉑,真就是小小的一名神童。後來由於特殊時期,到處都無書可讀,無學可上。小小年紀的寧鉑便只能在家待著,時不時翻看家中的書籍。當他翻看了醫術,不久後便可以自己開藥方;當他翻看圍棋的書,不久以後便可以與大人對弈;但他翻看唐詩宋詞,不久以後便可以吟詩作對。這時,他的父親也漸漸發現寧鉑的智力超常。

1977年,特殊時期剛剛結束,這時整個社會都在宣傳著要抓緊讀書,大家都喊著科學技術是生產力,於是這時便開始掀起一場"讀書熱"的風潮。而就是在這時,由於寧鉑的天資聰慧,他父親的朋友倪霖便向方毅副總理寫了一篇長信,這信中描述寧鉑的天資聰穎與才學敏思,推薦這位極具天賦小小神童。

在這之後,方總理又將此信,轉交給當時的中國科技大學,並在信中寫道:如果這信中的情況屬實,應當破格收入大學學習。為了核實寧鉑是否真如信中所說是個天才,中科大的老師便趕往江西,到寧鉑就讀的學校進行了面試,考的是數學,最終寧鉑以67分,得到當時與他一同考試的兩名少年中的第二名。經過這一核實,寧鉑的天賦得到了證實,於是中國科技大學破格錄取了他。與此同時,中國的第一個少年班就此成立。

但是進入少年班的寧鉑並不快樂。當時的寧鉑想要去到南京大學的天文學進行學習,告知學校以後,學校並未同意,只是告知他"既來之,則安之",終是將寧鉑的興趣扼殺於搖籃當中。於是寧鉑只有被迫留在科大,並選擇了理論物理作為了自己的專業。但是他並沒有放棄自己的愛好,依舊有空就會研究星象學,同時還研究了宗教和氣功學。很快,在1982年,寧鉑本科畢業。

畢業後的他並未離校,而是留校任教,成為了當時科大最年輕的助教。在成為助教的這一年,他曾三次考取研究生,卻又三次放棄。第一次,他在報考完研究生的名,便放棄了;第二次,他報考完了名後,還完成了體檢,但是接下來,他又放棄了;第三次,這一次的他已經邁向了考場,卻在踏進考場的那一刻放棄了。誰也不知道,當時的他到底是怎麼想的。但是後來他向我們解釋到,當時的他想證明,就算是不考研究生,他也能成功。

1998年,寧鉑曾參加過中央電視台的一檔節目——《實話實說》。在這一次的節目中,寧鉑表示了對神童教育的極度不滿。在節目中表示,如果再讓他選擇,他一定不會再進入少年班。這次節目,關於寧鉑對於神童教育的評判,被大眾稱為是他對神童教育的開炮。的確,神童教育讓將孩童們被"拔苗助長"。正確的教育方式,應該是一步一步來,從小學到初中,再從初中到高中,最後高中再到大學。

一步步的成長,讓我們學習更加紮實的基礎,也讓我們可以健康成長。當時,在神童教育的影響下。小學生,脖子上掛著紅領巾,與中學生一同參加競賽;個子矮小的中學生,智力超凡,進入大學與大學生一同學習。家家戶戶都希望自己家也能出一個神童,嚮往著讓自己的孩子接受神童教育。

本以為寧鉑會繼續書寫他傳奇的一生,他卻選擇了出家,皈依佛門。這又是為何?2002年,寧鉑選擇離開中國科技大學,前往五台山出家,但是很快被學校找回。可是時隔一年,寧鉑卻再一次離開學校,前往佛門出家。出家之前這之後,寧鉑便消失於世人眼中,再無消息。

為何寧鉑的人生會如此悲劇,實際上可以"歸功"於神童教育。當時年少的他,不論是心智還是身體,都是極度不成熟的。但是由於他的聰明才智,小小年紀的他,被社會施加了太多的壓力,讓他喪失了天才本應具有的自信。被稱為第一神童的他,害怕失敗,害怕失去他在我們心中的光環,正如他三考研究生,卻又三次放棄一般。但是神童教育到底是是好是壞?我們無可厚非,它的教育方式,對於那些心智並未成熟的孩童,所施加的壓力過大。與此同時,人們施加在他們身上的期望和榮譽過重。

小小年紀的我們,被父母安排好,上怎麼樣的小學,怎麼樣的中學,又是怎麼樣的大學。小學時,我們需要與其他小朋友和諧友善;中學時,我們要努力學習,積極向上;高中時,我們需要刻苦學習,日夜兼備的刷題。我們的人生好似已被父母,被學校,被社會所安排好,漸漸地,他們所期望的人生便成為了我的人生。

反觀之,現21世紀,有的家長的教育又何嘗不是另一種神童教育。現在有的父母,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不輸在人生的起跑線上,便將給他們安排各式各樣的補習班,忽視了孩子的心理健康。現如今,有又多少孩子被這種不健康的教育方式荼害。據研究表明,抑鬱症、心理疾病,青少年發病率日漸增多。所以,父母在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時,還需多關心關心自己孩子的心理健康,要學會與自己的孩子溝通。

寧鉑在皈依佛門後,無人再尋找到他的蹤跡。一次偶然的機會,一名記者無意間得知寧鉑出家的寺院,於是在徵求該寺院住持同意後,允許他到佛教學院聽講。進入教室後,過了一會,坐在最後一排的他看見一個圓臉、微胖的僧人抱著一大疊經書走向講台,開始講述著詩文經綸,一如往昔那般過目不忘,不曾翻閱教材,他就是寧鉑。現如今寧鉑已還俗,是國家的二級心理輔導師。同時,現在他始終在做著他心甘情願的事,終於不會再有人去干擾他興趣。

結語

寧鉑的一生,終究是深受神童教育的荼害。他的一生,正是向我們反映這麼一個道理:如若沒有受到好的教育方式,神童最終也只能"泯然眾人矣"。

參考資料

《傷仲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deb7a4a23292a17956a07661d6227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