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件需要讓孩子獨立經歷的事

2023-10-13   校長傳媒

原標題:五件需要讓孩子獨立經歷的事

生活中我們對「兒童安全」準則的制定越來越嚴苛了,對孩子們進行全方位的保護。儘管我們的意圖是好的,但孩子們終究應該學會去應付各種各樣的環境下,在他們能力範圍內要去獨立經歷一些事兒。

過度保護可能是另一種傷害。

我們希望孩子成功,有好的學習成績,進入著名高校,有一份不錯的工作……當然,還要開心。如今的家長在養育孩子中面臨著許多挑戰。但是,這些擔憂、規劃、準備和干涉真的對我們孩子的未來有好處嗎?

也許並沒有,就像一位著名高校的院長說的:「當今的孩子被過分地管束了。」

如果你真的希望孩子能夠對未來有所準備,就應該讓他們獨自經歷更多。如果你希望他能夠面對將來終必面對的挑戰——就像我們當年那樣——你就應該適當放手。

01. 逆境

什麼是我們對於孩子在逆境中所作所為的最初期望?我們願意看到他左顧右盼、等待別人的幫助嗎?我們願意看到他一味指責別人造成了麻煩嗎?

當孩子遇見麻煩時你總為他們保駕護航,那麼他們就會既不明白下次如何解決,也不知道為什麼要承擔責任。為什麼?因為他們從來都沒有硬著頭皮做過。他們也將因此錯過逆境賜予我們的禮物:成長。

逆境使強者更強。當孩子們主動或被動地面對逆境的同時,家長要告訴他們逆境是使人變強的道路,在逆境面前要勇敢、要勇往直前。

02. 批評

我們都希望孩子成為卓越的人,也希望他們成為開心的人。別忘了,還要有自信。不接受批評的孩子是無法建立起高度的自信的,他們往往極度自負,他們會覺得只有表揚才能定義他們的身份。

被過分表揚的孩子也會缺乏進步的動力,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對的。不幸的是,這不是現實。

只有能接受批評,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自己欠缺什麼,才能不斷成長,不斷進步,實現自我超越。。

03. 努力

孩子們終有一天成為大人,需要工作以支持家庭,承擔責任。假如你從不鼓勵他們通過努力以掙得什麼東西的話,他們就意識不到努力的價值。等他們長大後,需要在工作努力的時候,他們會不適應。為什麼?因為他們從未努力拚搏過。在被溺愛的過程中,他們錯失了努力能夠給予他們的寶貴品質:責任心、耐心、自信……

04. 挫折

我們不可能得到想得到的一切東西。但是很可能每個家長會因為孩子正在經歷挫折而感到內疚,並且努力消除他們的挫折感。

這是不對的。你沒有教會孩子挫折不是世界末日這個道理,反而用你的力量滿足他們的慾望。挫折就像逆境一樣,是一種機會。它教給我們如何變得有耐心、理智、堅強、不被情緒控制。沒有經歷過挫折,或者不能勇敢面對挫折的孩子是過不好這一生的。

05. 經驗

孩子總想做許多我們不願意他們做的事情。他們想要玩各種各樣的工具,玩廚具、拆分機器——他們天生愛冒險。不幸的是,對大多數孩子的這類要求,父母往往會拒絕。家長忽略了孩子愛玩的天性,這是他們認識世界、培養技能、增長自信的必經步驟。

這些經歷教會孩子如何創造——他們不僅創造了許多小玩意兒,同時也強有力地定義了他們自己。這樣的孩子知道自己要什麼、擅長什麼。

教育有千千萬萬種方法,但他們的目的都是類似的——讓孩子成為更好的人。為了這個目的,就讓我們少保護他們一些吧!

來源|親子教育專家(ID:qinzizhuanjia),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

延伸閱讀:

致家長:為了孩子,請與我們並肩努力 !

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這些「怪癖」!父母別傻傻扼殺了天才

父母活成自己滿意的樣子,就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痛心!小學生校內被老師駕車碾軋致死|十大兒童交通安全隱患,當心!

逆境中,學會做自己的擺渡人

孩子長大必經的「挫折清單」:每一次挫折,都是成功的練習

彭凱平:耐磨、耐抗、耐挫折的能力,孩子們為何失去了?——家庭為什麼需要積極心理學

最好的教育是:老師給力,家長接力,學生努力!

改變教育,從這裡開始——校長傳媒(我們唯一的微信號xzcm888

第一時間獲取教育行業最新資訊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師卓越發展智慧」與「學生健康成長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們

投稿郵箱:

xiaozhangchuanmei@qq.com

聯繫我們加QQ:2636915649

閱讀原文」,進入「查看歷史消息」輕鬆閱讀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