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下半旗悼念李克強同志
2023年11月2日,為悼念李克強同志,首都天安門下半旗誌哀。
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為悼念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十八屆、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原總理李克強同志,2023年 11月2日,首都天安門、新華門、人民大會堂、外交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和政府所在地,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各邊境口岸,對外海空港口,中國駐外使領館下半旗誌哀。
李克強同志遺體於10月27日由專機從上海護送至北京。
來源|新華社
【李鎮西專欄】
願逝者安息
原創作者|李鎮西(新教育研究院院長,原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實驗中學校長,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
本文為李鎮西校長原創,首發李鎮西校長個人微信公眾號「鎮西茶館-ID:zhenxichaguan」,校長傳媒獲得授權發布
萬萬沒想到,2023年的秋天,竟埋藏著這麼一個憂傷的日子!
早晨八點過,我在從酒店去長沙長郡芙蓉中學講課的路上,突然從網上得知:李克強同志逝世!
晴天霹靂!我好久沒反應過來。眼睛盯著「享年68歲」幾個字,我久久發獃。
我在微信上發了一張他意氣風發的照片,表達了我的哀思:「他配得上『人民的好總理』這一美譽。」
很快評論如潮,大家紛紛表達對這位前總理的懷念之情。
滿屏哀悼。
我一位在天津的朋友「山在那邊」評論道:「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斯人雖去,人民猶記。」
在長郡芙蓉中學的報告廳,老師們用掌聲歡迎我講課。但我一走上講台,卻沒有開始我的演講,而是說:「請允許我說幾句與今天我的講座內容沒有直接關係的話。」
我稍微停頓了一下,說:「剛才,在從酒店到這裡的路上,我無比震驚地得知,前總理李克強在幾個小時前突然去世了。李克強曾是黨和國家領導人,擔任過總理,我只是一個基層的普通教育者,和他不可能有任何交集。但此刻,我必須表達我對李克強總理的敬意與哀思。」
我談到了他與老百姓的關係:「我至今還記得我從電視上看到他親臨一線來到人民中間視察慰問的畫面。那有災難,李克強就出現在那裡,和人民一起戰勝災難。在沒有出現突發災難的時候,他也關心著民生。大家可能還有印象,我們上網資費就是在他力主下降低的。大家回憶一下,十多年前,我們上網費多貴!而現在即使用流量上網,也比較便宜。」
我由衷地評價道:「李克強總理稱得上是一位人民的好總理!」
又停頓了一下,我說:「此刻,我想到了一首詩,這首詩叫《有的人》,是已故著名詩人臧克家為悼念魯迅而寫的。今天看來,我覺得這首詩的每一個字都能表達我對李克強的敬意。」
因為這首詩我太熟悉了,於是我開始用低緩的聲音背誦……
最後我說:「泰戈爾有一首詩說:『天空中沒有翅膀的痕跡,但我已飛過。』68歲的李克強已經飛過這個世界,但中國的天空上布滿了他的痕跡!」
此刻,我正在從長沙去石家莊的高鐵上追憶上午我說的那段向李克強總理表達敬意的話。我再次痛惜於他離開我們太早了。我說我和他沒有任何交集這是事實,但在某一點是有有「聯繫」的,那就是——我和他都是中國的77級大學生。當年他作為下鄉知青是在田間地頭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我同樣是作為下鄉知青在農場接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2013年3月,當李克強就任國務院總理時,因為是同齡人和同級大學生,我還很自豪。今年三月他卸任時,我很是惋惜。
願逝者安息!
2023年10月27日
於長沙至石家莊的高鐵上,匆匆寫成
延伸閱讀:
歷史會記住這些瞬間
「緬懷 重溫」這些話,李克強講到老人心坎里了
關於教育,李克強曾這樣說
我們何以如此懷念
緬懷 | 李克強:北大先生們的風範,為尊者不驕,待愚者不矜
李克強同志逝世!我們該如何告別
李鎮西:美好的教育是怎樣發生的?
青少年心理安全論壇主席李鎮西:家長的焦慮心態,一句話便可減緩
李鎮西:能不能別在中秋節和國慶節前「警示」老師們?
李鎮西:醜小鴨中學為什麼拒絕資本投入和個人捐贈?
李鎮西:這樣的「改革」與「創新」必須停止!
與李鎮西校長商榷:教育能暫停「改革」與「創新」嗎?
李鎮西:教育,可否暫停「改革」與「創新」,讓學校休養生息?
李鎮西:教師的暑期該不該用於培訓、家訪和備課?
李鎮西:擁有智慧,以「豁出去」的精神做教育!
李鎮西:我們是否正在兢兢業業地摧毀著孩子的幸福與創造力?
李鎮西:家庭教育中應該怎樣給孩子講道理?
李鎮西:請別抹黑快樂教育!快樂教育的本質是讓孩子主動學習
李鎮西:跳樓孩子的生命,讓人想起陶行知「我們要創造兒童的世界」的呼喚
李鎮西:恕我直言,你是好人,但不適合當老師
李鎮西:如果教育只是「陪伴」,那和養狗養貓有什麼區別呢?
李鎮西:什麼樣的師生關係,才是「好的教育」?
李鎮西:如何解決代課教師編制?請恕我直言!
李鎮西:教育,可千萬別往孩子大腦里塞垃圾啊!
李鎮西:家長,你是不是管得太寬了?
李鎮西:教育不應剝奪孩子的天性
李鎮西:把教師比作「園丁」「蠟燭」「春蠶」錯了嗎?
李鎮西:那時候教育很簡單 ,而現在的教育……
改變教育,從這裡開始——校長傳媒(我們唯一的微信號xzcm888)
第一時間獲取教育行業最新資訊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師卓越發展智慧」與「學生健康成長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們
投稿郵箱:
xiaozhangchuanmei@qq.com
聯繫我們加QQ:2636915649
閱讀原文」,進入「查看歷史消息」輕鬆閱讀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