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不一樣的車,聽一樣的歌

2023-06-29     每日汽車觀察

最近兩年,車企利用音響進行體驗和營銷活動變得越來越常見,高端音響從之前的豪華車專屬,逐漸開始成為更多家用車的常規選擇。在實際的銷售中,音響也開始成為消費者非常關注的一個配置。

可以說,在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的大方向下,汽車音響的地位也在悄無聲息的發生著各種變化,更符合如今消費者的需求。

六月中旬,世界知名音響品牌 Bose 在廣州保時捷「逐夢嘉年華」現場,舉辦了一場名為「聲動夢響」的活動,還特別邀請到了 Bose 全球品牌代言人 HENRY 劉憲華登台表演。

在現場,大家也可以體驗到 Bose 為保時捷 Taycan 量身定製的 5.1 環繞聲音響系統。

這套音響系統充分展現了當前消費者對汽車音響的需求:14隻精妙布局的高性能揚聲器,結合Bose專有的數位訊號處理技術,無需過多能耗即可在任意音量大小情況下提供卓越的聲音清晰度和自然逼真的音效。通過車載卡拉OK裝置,還能在車內直接演唱,提供另一種完全不同的使用體驗。

作為保時捷的長期合作夥伴,Bose 參與了在廣州舉行的 「逐夢嘉年華」活動,以共同慶祝保時捷跑車 75 周年。

對保時捷來說,75周年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而 Bose 作為一個和保時捷持續合作長達 20 餘年的合作夥伴,已經為多款保時捷車型提供了令人驚嘆的聲音體驗。

20 多年來,Bose 和保時捷一直保持著緊密合作,參與了保時捷的很多活動,包括保時捷網球大獎賽、保時捷高爾夫賽事等,都能看得到 Bose 的身影。

作為一個最早創立於 1964 年的品牌,Bose 在汽車音響領域的表現有目共睹。除了保時捷,別克、凱迪拉克、日產、英菲尼迪等著名品牌也都是他們長時間合作的車企客戶。

這次在廣州,我們也有幸採訪到了 Bose 汽車系統事業部全球高級副總裁 Rashaan Josey先生。有關汽車音響在這些年的高速發展和變化,他給了我們不少答案。

比如說在大家關注的汽車電動化的趨勢,Josey先生就給我們介紹,雖然汽車音響並非電動化的最重要核心,但是作為用戶體驗極為重要的部分,Bose 仍然會在這個方面進行針對性的布局和研究——對 Bose 來說,與其說這是挑戰,不如說這是更大的機遇。

比如說在硬體方面,為了適應電動化浪潮下整車對於輕量化的需求,Bose 就一直對自己的整體系統進行著持續研發,以保證減輕重量的同時依舊保持高質量的聆聽效果。

為此,Bose 推出了一個名為 QuietComfort 主動路噪消減技術(RNC),不僅可以有效解決車內的路噪,還能通過高效的電子解決方案來打造更加安靜的車艙,完美符合電動化發展的大趨勢。

相比於傳統燃油車的引擎聲,電動車由於沒有燃油機的諧波噪音,因此路噪和胎噪會顯得更加明顯。

在這種情況下,這套 QuietComfort 主動路噪消減技術(RNC)就是使用專門的算法對這部分噪音進行計算優化,給到車內一個始終相對安靜的環境,來保證整體的座艙體驗。

但另一個方面卻是,Bose 在消除噪音的同時,其實還在進行著一些「製造聲音」的研究——他們的主動聲音管理技術中的另一項技術叫 EVSE,簡單說來也就是大家常說的模擬聲浪。

對此,Bose 在和世界各地的車企合作,嘗試讓每款電動車的聲音都獨一無二,給到消費者一種無法替代的使用感。

RNC 和 EVSE 兩項技術是專門針對電動車開發使用的,但是回到車內,不管是電動車還是燃油車,又或者是來自全球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消費者,大家對音頻娛樂的需求都是趨同的。這依舊是目前汽車音響所承載的最重要的任務。

而這也是 Bose 最擅長的領域——傳達聲音的力量,讓更多的車主體會到了車上聲音帶來的享受。

在汽車產品高速發展和疊代的今天,汽車所承擔的角色也遠遠超出了傳統感知上的「交通工具」層面。以中國市場為例,中國消費者對汽車的使用、購買的訴求,和世界其他地方的消費者有著明顯的不同。

但這並不能改變大家對於音樂的需求——某種程度上說,人們需要高品質的聲音體驗的訴求卻是始終一致的。即便增加了更多智能車機、交互方面的設計,也不會影響到他們需要享受音樂的基本需求。

其實,在和Josey先生面對面溝通之前,我也會好奇,同樣的車型在全球發售的時候,音響系統的調校是不是會有細微的區別,以適應不同區域大家對於音響的不同喜好。

但是Josey先生自信地回答我們,「全世界的消費者對於好聲音的需求歸根結底還是類似的」,「好聲音就是好聲音」。

簡而言之,Bose調校和出品的汽車音響系統會一如既往地堅持 Bose 標準,傳遞聲音的力量。

「至真重現藝術家最初錄製時的音效」,這是 Bose 博士建立公司時的願景。為此,Bose 堅持不懈地把聲學技術創新應用於汽車上。

相對於家庭的環境,汽車自然有先天的劣勢,比如胎噪、路噪、風噪和各種複雜的反射,但是另一方面,汽車音響也有自己的優勢:固定座位。

因此,Bose 也會針對不同的座位利用算法和音頻技術進行音響調校,讓駕乘者擁有更好的聆聽體驗。另一方面,Bose 也會在音效方面繼續探索未來的智能座艙對於音響方面的需求,打造出新的不同體驗。

最近幾年,知名音響品牌在汽車端的出現越來越常規化。事實上,Josey先生也不認為這是中國獨一無二的現象,因為這種情況在全球範圍內都變得更加普遍。

電動汽車和智能汽車的普及,消費者的需求逐漸從續航這些基礎要求,逐漸提升到了座艙和音響這些娛樂體驗功能,這讓車企會更加重視這方面的投入。

這對於很多傳統的音響製造商來說,也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在Josey先生看來,相比於更多更加年輕、更加傾向於數字消費品定位的公司,以 Bose 為代表的傳統音響製造商其實在新時代下更有優勢。

這些後起之秀們,他們擁有的軟體優勢往往並非針對聲學本身。而傳統的音響製造商在擁有專門針對音頻的軟體算法積累的同時,在硬體方面同樣過硬,而且還有很強的軟硬體整合能力,對於效果提升的幫助非常明顯。

在 Bose 看來,揚聲器的局部、系統的調校以及軟體算法等等,這些軟硬體及技術的結合,才是 Bose 讓聲音變得有力量的真正魔力。

競爭,現在看起來會是未來 5-10 年時間裡,圍繞在汽車和汽車音響領域裡不變的主題。不過很顯然,Bose 也不會畏懼任何形式的競爭,因為這可以促使大家不斷提升技術。

提供更多的使用場景和體驗,提升軟硬體技術,匹配汽車的更新換代,這些多方面的提升和變化在未來會成為汽車音響製造商們的爭奪重點,也會是消費者們獲得新奇體驗的基礎——從這個角度上看,我們只能說如今的消費者們,何其幸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dc84104b0bad2e05813c23b6aec4fc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