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聰慧:2025年,極氪補能網絡一定轉向盈利

2023-12-15     每日汽車觀察

原標題:安聰慧:2025年,極氪補能網絡一定轉向盈利

金磚時代,聽起來就讓人抱有遐想。這是極氪把自研的800V磷酸鋰電池命名為金磚電池,並在昨晚正式發布。

安聰慧

吉利控股集團總裁、極氪智能科技CEO 安聰慧率先上台介紹金磚電池產品信息,開場就直奔主題的亮出了金磚電池全球首款量產800V磷酸鐵鋰超快充、15分鐘充電500km+等核心產品點,接連不斷的數字一度點燃了現場氣氛,安聰慧不長的講解時間,台下一直不斷響起「遙遙領先」的捧哏,一度讓人感覺走錯了片場。

金磚電池是極氪從電芯到電池包全棧自研的成果,相比傳統磷酸鐵鋰電池,金磚電池確實做到了多項技術突破,核心在於充放電速度、高體積集成率以及安全性。

傳統磷酸鐵鋰電池有幾個問題,一是充放電速度慢,其次是能量密度低。金磚電池得益於背靠吉利浩瀚架構的全域800V平台開發,其匹配800V極充V2/V3充電站,最高充電功率可達500kW。

其電極採用疊片多極耳結構設計,比亞迪刀片電池也是類似多極耳結構設計,多極耳結構在超快充工況時會讓熱量分布更均勻。

所以金磚電池最高實現可4.5C充電倍率,15min實現續航增加超500km+,5分鐘充電速度是特斯拉毛豆3的一倍,在磷酸鐵鋰電池中確實遙遙領先。

同時金磚電池還能做到3秒脈衝放電倍率最高達16C,高倍率放電對動力性能影響是直接的,這也讓極氪007零百加速輕鬆進入3s級。

金磚電池的另一個特點是高體積集成率,體積利用率達83.7%,特斯拉4680電池體積利用率也才63%,而普通的磷酸鐵鋰電池,體積利用率是66%,即便是三元鋰電池的天花板體積利用率剛突破72%。

金磚電池的做法是通過大幅優化電池內部結構,實現核心零部件數量減少35%,採樣線束單線總長減少157m,電芯以外部件總成本降低23%,結構件的大幅減少,使電池質量能量密度與傳統三元鋰電池包相比提升10%左右。

而高體積集成率也會帶來電池整包能量密度的提升,不過這也是相對的,發布會上並未提及金磚電池能量密度的具體數據,不過按照工信部公布的極氪007的電池包數據計算,即75.6kWh電池包容量,589kg電池包重量,整包能量密度應該在128.3kW/kg左右。

橫向對比能量密度不是特別高,但在極氪007上面,75.6 度電池也可實現 688 公里續航,再加上高倍率充放電,產品力還是非常誘人。

昨晚發布會結束後的專訪環節,極氪智能科技副總裁謝世濱也談到:雖然物理規律需要不斷突破,但用戶追求的還是綜合用車體驗。

確實,對於目前的車企也好,消費者也好,電池能量密度似乎確實已經不是一個非常關注的指標,大家更關心的還是綜合產品體驗,不管單體能量密度做到多少,最終續航達成上表現優異,有更快的充電補能速度,同時在成本、安全性上做到足夠出色消費者就會願意買單。

專訪環節剛好也提及目前新能源車的冬測話題,極氪智能科技副總裁謝世濱表示:金磚電池在零下20度的能量保持率接近89%。

此外發布會第二天上午,參觀了極氪衢州極電三電智能製造工廠,參觀到電池pack環節,工廠負責人也提到,高體積集成率的好處也是目前極氪75.6 度電的金磚電池包殼體兩側,依然還有冗餘空間可集成更多電芯,未來需要更長續航,還可以再增加電芯進去。

只是這麼高的體積利用率,高倍率充放電,電池安全性、成本到底怎麼樣?極氪在昨晚發布會現場也放了一段視頻,240秒外部火燒測試,針刺測試都沒問題,極氪表示金磚電池有8項安全防護技術,而成本方面,對比同等性能的三元鋰電池,金磚電池單kWh綜合成本降低14.8%。

專訪環節中,安聰慧也認為:金磚電池的競爭力核心的要點就三條:更加安全,用戶體驗更好,成本做到更低,成本是非常重要的。技術要領先,同時成本要低,才能形成核心競爭力。

而目前極氪衢州極電工廠的一期投入了24GWh的產能規模,完全能夠保障極氪007的供應需求,不過金磚電池雖然將首搭在極氪007上,但對於極氪007來說目前也是兩條腿走路,除了使用自家的金磚電池,100度電的版本還是繼續用寧德時代三元鋰電池包。

只是在補能方面,雖然此前吉利與蔚來達成全面戰略合作,但極氪會一直堅持超快充的路線,這個戰略清晰而明確,昨晚專訪環節,安聰慧也強調了這一點。

關於極氪超快充的布局發展,截至11月30日,極氪極充站達401座,覆蓋全國100城,提供近2300個極充樁,每個極充樁的充電功率,都在360kW以上。

按照規劃,2024年底極充站總數將突破一千站,2026年底,極氪極充樁保有量累計將超10000根,每根樁都滿足800V平台車型的超快充需求。

此外極氪還提出了一個「1515便利電」概念,即15分鐘找到樁、15分鐘充好電。而極氪的「1515便利電」,將在未來三年內,覆蓋90%以上的極氪車主。

其實極氪超快充建設一直屬於是預先布局,從2021年4月極氪打下第一根極充V1樁開始,極氪就開始建設自己的超快充網絡。

極充從第一代的360kW,到第二代的600kW,再到今年極充V3第三代800kW馬上就量產下線,第三代也是全球單槍輸出功率最高的全液冷充電樁,可以說極氪超快充建設每一步都走在了電池技術的前面,屬於預判電池技術的走向。

而這種預先布局的能力也來源於極氪在超快充上長久堅定的戰略規劃。

比如早在2020年浩瀚架構發布時,就發布了800V電壓架構,就是要朝著未來800V超快充方向發展。

而今天,極氪已經實現電機、電控、電池三電全面800V,且目前極充站所有的設施,無論站端、樁端全部都自研、自造、自建、自營。

這一方面體現了極氪的技術實力,此外也體現了極氪在長期戰略指引下持續的投入。

不過專訪環節談到目前補能體系成本盈利問題,安聰慧表示:關於成本問題,可以說的是目前極氪補能網絡如果獨立核算,到今天為止還是虧損的,但我相信我們在2025年一定能夠轉向盈利,這一天很快會到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79d92e0e910002c6f157cfd9b7d66b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