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只有這一件事,即使領導不喜歡也要堅持!

2020-05-03     權謀網

權力最講究的就是順從,但是如果順從,可能會讓自己對錯誤擔責,這一定要堅持自己的觀點,即使領導不喜歡,因為,在出現錯誤和領導態度之間,要兩害相權取其輕。

【出處】《宋史》第265卷 呂蒙正傳

【原文】上嘗欲遣人使朔方,諭中書選才而可責以事者,蒙正退以名上,上不許。他日,三問,三以其人對。上曰:「卿何執耶?」蒙正曰:「臣非執蓋陛下未諒爾。」固稱:「其人可使,餘人不及。臣不欲用媚道妄隨人主意,以害國事。」同列悚息不敢動。上退謂左右曰:「蒙正氣量,我不如。」既而卒用蒙正所薦,果稱職。

【譯文】皇上想派人出使北方,告訴中書挑選有才能可以勝任此事的人,呂蒙正退朝後把名字上報,皇上不認同。後來,多次詢問,都以這個人答覆。皇上說:「你怎麼這樣固執呢?」蒙正說:「我不是固執,是陛下不肯信任罷了。」堅持說:「這個人可以出使,其他的人都比不上。我不想諂媚而隨便附和皇上的意思,而妨害國事。」同僚屏住呼吸不敢稍動。皇上退朝後對身邊的人說:「呂蒙正的氣量,我比不上。」不久終於用呂蒙正所推薦的人,果然稱職。

【解析】

1、呂蒙正職責所在,不方便推辭。

在職場高手從來不會推薦人去做事情。因為這舉動風險太大。一來,推薦的人,可能會被懷疑和自己有結黨的關係,未來說不清。二來,如果這個人做錯事情,是自己識人不明,有連帶責任。三來,如果做出成績,自己沒有一毛的好處。這樣有害處,沒好處的事情,誰去做呢?但是呂蒙正是宰相,皇帝要求宰相推薦(中書省就是宰相辦公地),這是職責所在,無法推辭。呂蒙正只能自己慎重考慮後推薦。



2、領導態度曖昧,背後必有黑幕。

按照道理而言,宰相推薦之後,皇帝批准即可。但是,皇帝卻一再的拒絕。主要有三點:第一,呂蒙正只推薦一個人,讓皇帝沒有選擇權,可能失去了決策權,從而淪為橡皮圖章。第二,通過幾次拒絕,去試探,這個人是不是和呂蒙正有利益關係,呂蒙正是不是心虛。第三,就是皇帝身邊人吹陰風,和被推薦的這人關係不和,不想給他做事的機會。第四,有人想陷害呂蒙正,讓他換個不勝任的,牽連他。

3、一定要對領導表明內心的動機。

面對皇帝的質疑,呂蒙正必須堅持自己的觀點,主要有兩點,一是,這是唯一人選,其他人做了會不勝任,自己必定被追責。二是,如果推薦一個人,之後改變自己觀點,說明,一開始的推薦,是想施恩給被推薦人呢,這是利益輸送,公然結黨。為了避免,政敵暗中進讒的機會,指責呂蒙目無領導,所以呂蒙正,著重強調自己的動機,「不想諂媚而隨便附和皇上的意思,而妨害國事。」

皇帝在呂蒙正的一再堅持下,讓這個被推薦人直接走馬上任。這對呂蒙正而言屬於,兩害相權取其輕,畢竟,如果出事情,完不成任務,自己的責任更大,可能直接丟官。而此時的領導不喜歡,也只是表明自己性格有點固執,不會有大的責任。從皇帝角度,再三的追問其他的人選,也是表明自己對權力選擇權的敏感,對推薦人一個忠誠的測試。一箭雙鵰。大家要學會這個領導技巧。

本文源自「權謀智慧」微 信 公 眾 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dL8x7HEBfGB4SiUwT9h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