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評價應回歸學生本位

2024-07-02   千龍網

【專家視點】

德育是落實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重要基礎,而評價作為「指揮棒」,在德育工作中發揮著導向引領作用。近年來,高校德育評價改革不斷推進,在一定程度上糾正了考試化、賦值化的評價模式弊端。

不過,高校德育評價仍然存在「功利化」「割裂性」「量化困境」等問題。

當前,一些高校將德育評價的用途局限於篩選與選拔,並將評價結果作為對學生進行比較的工具和學生考核、升學、評優評先的重要參考,在一定程度上演變為簡單地鑑定學生品行。這一趨勢使德育評價更重視學生的陳述材料,進而出現了「做得好不如說得好」「說得好不如PPT展示得好」等功利化問題。

少數高校的德育評價指標體系,未能做到圍繞學生校園活動全方位、科學化地設置,考核維度也並未充分將歷時性和長時段、共通性和個體性、深層次和隱蔽性等德育要素考慮進去,忽略了學生品德動態發展的評價指數和表征。

也有少數高校盲目追求德育評價的量化標準,對學生品德行為進行簡單評分,將德育評價「困」於相對抽象而空泛的數量關係中,而學生的情感、精神、意志等無法簡單量化的道德要素難以被真實呈現,致使德育評價逐漸走向結果化、單向度的誤區。

哪裡是痛點、難點,哪裡就是德育評價改革的重點。德育評價應堅持與時俱進,回歸德育評價的本質和規律。筆者認為,德育評價作為高校教育評價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應從以下幾方面深化德育評價改革,健全德育評價體系。

重構以學生為本的評價理念。高校需立足辦學實際,推動德育理論與德育評價實踐相結合。一是高校德育領導小組、評價部門應充分利用學科、人才、管理和資源優勢,構建具有本土特色、本校特質、符合學生實際的評價理念和模式。二是高校應為德育評價工作者提供更多培訓機會,加強其對德育目標的深層次解讀,提升其綜合素養與專業能力。三是德育專家、一線教師、專職輔導員等德育評價主體應進一步加強德育評價理論研究,明確「以學生為本」的價值理念和「以評價促發展」的基本準則。應增強個性化、差異性的評價意識,使評價真正成為「為了德育的評價」,而非「為了打分的評價」。

積極構築涵蓋學生全方位道德素養的評價指標體系。高校要把握好「定性」與「定量」的關係,將學生道德情感、態度等方面的定性評價,與道德認知等方面可指標化、數據化的定量評價有機融合起來。一方面,高校相關部門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科背景、年級和性格特徵等,分層次、分類別制定評價方案,科學細化評價體系,以實現個性化、精準化評價。另一方面,高校德育工作部門、德育研究中心等可以與第三方協同聯動,加快平台建設,藉助大數據、雲計算等信息技術,構建涵蓋學生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行為等核心指標,包含知識掌握、技能運用、情感態度等方面的全方位評價體系。

積極建構多元評價主體系統。為確保德育評價工作客觀公正,高校還需注重評價主體的多樣性與廣泛性。一是高校黨委、學工等相關部門應做好頂層設計,積極推動構建思政課教師、專業課教師、專職輔導員、班主任、學業導師和學生等共同參與、通力合作的評價主體系統。二是發揮多元聯動優勢,形成全方位過程性評價,高校專業教師、輔導員和班主任等應通過課堂表現、標準化測驗、訪談等方式,了解、記錄和分析學生德育狀況,製作學生成長資料、學生德育發展記錄袋、學生日常行為記錄卡等,為學生德育評估提供科學翔實的依據。三是高校可以通過「結對子」等方式,與社區等社會單位建立聯繫,鼓勵其根據學生在社會實踐、志願服務等活動中的行為表現,給予客觀、公正的德育評價。

建立健全評價結果反饋與交流機制。德育評價是一個動態過程,根本目的在於引導學生的素養提升與品行發展。高校德育評價工作者應多維度、多層面縱向對比分析學生學期前和學期後的德育狀況,橫向對比學生思想素質、政治素質、道德素質、法律素質、心理健康素質的發展情況,建立健全「監測—評價—反饋—交流」體系。一方面,專業教師和專職輔導員可通過對學生的個別談心談話、班會討論與撰寫評價報告等形式,向學生反饋評價結果,解讀評價數據,與學生共同探討、確定各階段個人發展的具體目標。另一方面,高校應建立健全德育評價互通互聯機制,比如設立專門的信息共享平台等,以確保相關主體及時、準確地獲取學生德育發展狀況數據。

(作者:李茗茗,系山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山東師範大學基地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