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李未來 三亞報道
「很多人以為中國的房地產行業有絕對的過剩,但實際上我認為這是有一定誤解的。」8月14日,在由觀點地產機構主辦、華夏時報社等聯合主辦的「2024博鰲房地產論壇」上,野村證券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陸挺表示,房地產並不是絕對的過剩,中國的城市化還遠遠沒有完成。
過去幾年,我國在擺脫對房地產依賴的同時,也把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打造成帶動經濟發展的新名片,在技術和規模上都取得了遙遙領先。但這些新名片也遇到產能階段性過剩和出海被限制的新問題。陸挺認為,房地產對於穩定中國經濟依然非常重要。
對於過去房地產行業遇到的問題,陸挺表示:「我們可能有太多的房子建在了將來人口流出的地方。而在人口流入的大城市和中心城市,我們過去10年所面對的問題不是房子建得太多了,而是房價太高了。」
基於此,陸挺認為應該把房子蓋在應該蓋的地方,蓋在人口凈流入的地方,蓋在經濟發展的地方,去糾正過去十來年的問題。
而當下最重要的是處理好保交房的問題。2022年7月,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保交樓、穩民生」,此後各級政府關於保交樓、保交房的政策不斷出台。今年1月,住房城鄉建設部會同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印發了《關於建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的通知》,指導各地建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提出可以給予融資支持的房地產項目「白名單」,向本行政區域內的商業銀行推送,支持在建房地產項目融資和建設交付。當前,全國29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已經建立了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
「如何處理保交房的問題,不僅是對過去一段時間政府和開發商怎麼履行責任的問題,也是重建市場對開發商的信心的過程,這是關鍵的一步。」陸挺表示,保交房能帶動總需求,也能在這個過程中帶來整個信用鏈某種程度上的修復,所以在我看來這是極為關鍵的一環。
在保交房的同時,商品房收儲也在同時展開。收儲是去庫存的重要手段,今年以來,不少地方國企徵集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項目,比如7月26日,大連市發布公告稱,開展收購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租賃住房工作,向社會公開徵集已建成存量商品房;8月7日,深圳安居集團擬開展收購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
在陸挺看來,保交房比收儲更為重要。「從房企的數據來看,真正的庫存是非常少的。」
陸挺強調,中國房地產行業不存在絕對的過剩,未來隨著人口的流動,隨著每年1000萬大學生畢業,走向就業市場,在很多地方對房地產還有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