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治療肺炎,家長關心的問題都在這裡

2019-09-22     復旦兒科黃劍峰

孩子肺炎,只有住院掛水才能治好嗎?

NO。小朋友輕度肺炎,一般不需要住院,可以在門診口服用藥觀察。但是吃了藥之後要注意定期隨訪,觀察用藥之後孩子的體溫,精神狀況,咳嗽症狀是否改善,有無呼吸急促,呼吸困難,高熱不退,出現相應症狀要及時就醫。對於重症肺炎或者因為嘔吐等原因難以口服用藥的,可以考慮掛水。

如何區分孩子肺炎輕重呢?

可以根據小朋友的精神狀況;有沒有缺氧表現;發熱的持續時間以及程度;進食狀況;胸片改變,以及有沒有併發症。來進行區分輕重,具體見下表。

另外有一些有重症肺炎高危因素的孩子要給予足夠的重視:有基礎疾病的比如有先天性心臟病、免疫缺陷、早產史、哮喘史的孩子;小於三個月的嬰兒;經過積極治療,病情沒有好轉,病程大於1周的孩子。

醫生啊,孩子肺炎幾天能治好?

你以為買菜啊,出多少錢,買多少的東西。肺炎的治療療程是根據小朋友的病情以及用藥的反應來決定的。抗菌藥物一般用到發熱退後而且平穩,全身症狀明顯改善,呼吸道症狀部分改善後,3-5天。抗菌素沒有必要用到小朋友一聲都不咳。

肺炎鏈球菌肺炎療程7-10天。

肺炎支原體肺炎,輕症口服阿奇黴素三天為一個療程,重症可以連用5-7天,停三天後重複第2個療程。阿奇黴素沒有必要用到肺部X片完全吸收,因為胸片吸收相對滯後,有個過程的。有些地方只要是肺炎支原體肺炎,醫生就跟家屬說用一個月的阿奇黴素,是沒有必要的。平均療程10—14天。

如果明確是流感肺炎可以使用奧斯他韋治療,沒必要使用頭孢之類抗生素。

如果明確是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若沒有合併細菌感染,可以不使用抗生素治療。

醫生啊,我們能不能等查清楚哪個病菌引起的肺炎之後再治療?

家長有這樣的想法可以理解,限於目前的醫療水平,無論是已開發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初始治療都是經驗性治療,不能因未等待病原學檢查延誤治療。這不是拿你孩子當試驗品,選擇何種治療藥物,其實是醫生根據患兒的年齡、可能的病原、病情的嚴重程度、病程、當地病原體流行的狀況,選擇合適的治療肺炎的抗菌藥物和合適的給藥途徑。一旦明確病原體,再進行目標治療。

醫生啊,小朋友不發燒也會是肺炎?

小朋友肺炎有很多症狀,有發熱,咳嗽,呼吸急促是常見的症狀。但是一些小年齡嬰幼兒,特別有一些早產兒或有基礎疾病的孩子,可以僅僅表現為呼吸頻率的增快,精神差。而沒有明顯的發燒。所以還是要醫生結合小朋友的症狀和肺部聽診的情況,必要的時候拍胸片,明確是否存在肺炎的。

治療肺炎都需要「洗肺」嗎?

老百姓所說的「洗肺」就是纖維支氣管鏡的檢查,不是所有肺炎病人都需要做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在下列情況下,可以考慮應用:

經常規治療效果不佳或難治性肺炎,需觀察有無氣管軟化、狹窄、是否嗆東西,檢查同時留取灌洗液進行病原學分析用來幫助治療決策。

炎性分泌物或壞死物導致致氣道阻塞或肺不張時需及時清除,疏通下促進恢復。

孩子肺炎在門診也是掛水住院也是掛水,有啥區別?

區別一 病情觀察。整個肺炎治療過程中,門診接診醫生不一定是同一位,而病房裡的主診醫生一般不會改變。這樣對寶寶病情的觀察熟悉了解程度和治療連貫性有區別。

區別二 治療需要。需要住院的患兒肺炎病情存在更多的不確定性,可能需要進一步化驗檢查,繼而調整治療。

區別三 減少繼發感染。如果沒有達到輸液或住院指征的肺炎寶寶千萬不要主動要求,因為家裡的環境肯定比醫院好,口服用藥的副作用肯定比輸液少。減少不必要的醫療資源占用,讓不同程度肺炎孩子得到合適恰當的治療。

孩子肺炎,啥情況下需要住院?

收住院是有指征的,具備了以下任一條說明有需要住院,但有沒有床住得進去否是另一回事。肺炎是兒科常見病也不用盲目尋求大醫院住院。

1.血氧飽和度≤0.92;

2.嬰兒RR>70次/min,年長兒RR>50次/min,除外發熱、哭吵等因素的影響;

3.呼吸困難:胸壁吸氣性凹陷、鼻翼扇動;

4.間歇性呼吸暫停,呼吸呻吟;

5.持續高熱3—5 d不退者或有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性支氣管肺發育不良、先天性呼吸道畸形、重度貧血、重度營養不良等基礎疾病者;

6.胸片等影像學資料證實雙側或多肺葉受累或肺葉實變並肺不張、胸腔積液或短期內病變進展者;

7.拒食或有脫水征者;

8.家庭不能提供恰當充分的觀察和監護,或2月齡以下CAP患兒。

孩子肺炎好了,還要複查胸片嗎?

門診一個肺炎合併右上肺葉不張的寶寶,治療了一周來複診,燒也沒了,咳嗽也沒了。黃醫森叫家長複查一張胸片。寶媽老大的不情願:「黃醫森啊,我們什麼症狀都沒了,為啥還要拍胸片?這拍片子有輻射哇?」

拍片子當然有輻射咯,看電視還有輻射呢?並不是所有肺炎病人,黃醫森都給複查胸片的,俺們沒有也不允許有開單提成的。

也有焦慮的寶爸寶媽寶外婆,因寶寶肺炎就醫受虐多日,不堪回首,主動要求複查胸片,一定要拍片確認肺炎是否完全恢復。那也沒必要,有些肺炎在胸片上的吸收需要一定時日,晚於症狀的恢復。

黃醫森認為根據病情需要謹慎地選擇複查胸片,避免遺漏疾病,也避免寶寶不必要的吃光。對症狀已經恢復,一般狀況良好的肺炎寶寶,若之前胸片僅是諸如「小斑片狀影」或者「左心後區密度不均」,可以不用複查胸片。

以下情況注意了,是需要考慮複查胸片的

寶寶咳嗽發熱症狀經過48-72小時的治療無改善且有明顯加重,抗菌藥物治療無效,病情急劇惡化。兒科病情變化快,對於病情危重的患兒,醫生會權衡利弊,有時一天拍一張胸片也不為過,當然這是極端的栗子。

所有肺葉不張的寶寶兒,應治療後複查胸片,看看肺葉復張了嗎,若不復張就要進一步查找原因,是痰栓或異物堵住了?還是有淋巴結或腫塊壓迫了?

有圓形病灶的寶寶要複查胸片,以確保不漏診肺部腫瘤。

同一肺葉反覆性肺炎,懷疑有解剖異常、胸部腫塊或異物的患者,在治療後要複查胸片,必要時查胸部CT。

——————————————————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國家兒童醫學中心)黃劍峰副主任醫師原創。歡迎轉發,幫助更多人。

黃劍峰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國家兒童醫學中心)

呼吸科副主任醫師

擅長支氣管哮喘,支氣管肺炎,急慢性咳嗽,反覆呼吸道感染,嬰幼兒喘息的診治及肺功能評估。擔任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呼吸學組兒童肺功能協作組委員,國家遠程醫療與網際網路醫學中心中國兒童哮喘行動計劃專家委員會委員。發表包括SCI等論文十餘篇,參編《兒童哮喘門診》、《實用物聯網醫學》等著作多部。

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cC-ifG0BJleJMoPM8as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