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幫忙帶娃的注意了,這個隱患千萬要避免

2019-07-10     復旦兒科黃劍峰

黃醫森開講科普故事了

1、歡樂暑假開始了

樂樂,4歲,幼兒園中班,

7月來了,樂樂太期盼這一天了,可以不用上學了,可以抱這芭比娃娃天天睡懶覺了。

可樂樂爸媽犯愁了,兩個人都要上班的,暑假裡孩子誰來帶呢?

工薪階層,倆口子一個不上班,經濟就會吃緊,生活品質就要下降,

暑托班,樂樂不願意去上,樓上樓下又不缺小朋友玩,

找個保姆呢,魚龍混雜,畢竟不是親人,萬一有戀童癖或者是托,後果不堪設想啊。

困難時刻,樂樂的爺爺奶奶挺身而出,從老家趕來照顧樂樂的吃喝拉撒。

老人也倒喜歡和第三代在一起嬉鬧逗樂,既培養了親情,又減消了晚年的孤寂,其樂融融。

2、樂樂突然病了

這天上午,奶奶在廚房裡忙碌準備午飯,樂樂在客廳裡邊看巧虎,自個兒在玩,

外出遛彎回來的爺爺,發現樂樂昏昏沉沉地躺在沙發上。

樂樂臉色刷白,還出著冷汗,手腳發涼,

爺爺大聲叫樂樂,小朋友也不愛搭理。

往日活蹦亂跳,精靈鬼怪的寶寶一下子蔫了,這可急壞了爺爺奶奶,

趕緊打電話給正在上班的爸爸,

爸爸機智,用視頻一瞧樂樂明顯不對勁,

告訴老人趕快撥打120 ,同時自己請假趕到醫院去。

3、醫院急診室里

在救命車上,樂樂爺爺還在忐忑:樂樂病了,到了醫院要不要排很長的隊?要不要樂樂爸爸找個熟人插個隊啥的?一旦接診的是個小醫生,沒經驗怎麼辦?要不要掛個專家門診?

到了醫院裡,和想像中一樣樣的人山人海,

急診預檢護士初步評估後說:進搶救室吧,不用等。

原來醫生護士眼裡患者並不分三六九等,

只有病情輕重緩急,急診分診都有科學嚴謹的評價體系的。

急危重患兒可不要迷信專家,在專家門診白白候著延誤搶救時機。現在很多醫院都網上自助挂號了,沒有預檢護士這一關,所以一定要提醒家長,病情危重一定要到急診及時處理。

所以到了醫院,就乖乖的聽醫生護士安排了,

在急診,比誰誰先到也沒用,因為人家病情比你急,生命至上。

4、病因原來是這個!腸子都悔青了

樂樂被送入搶救室,即刻醫生護士都圍上來了,問病史,接心電監護的,體格檢查的,抽血化驗的……

樂樂爸爸媽媽也趕了,除了付費,做檢查,剩下的就是焦急,

醫生檢查下來,化驗的血都是正常的,體溫也不高,心跳也在正常範圍之內。

就是測量血壓明顯低了,低得很離譜。

警覺的醫生趕忙問家屬:家裡有人得高血壓吃藥的麼?

樂樂爺爺連連點頭,並說出門送樂樂就醫前,還看到原來放在櫥櫃里新配的一瓶降壓藥,攤在沙發上瓶口打開著,由於送醫出門緊張,他還沒來得及問是怎麼回事。

大家連忙問樂樂,

還好樂樂尚有認知,承認她偷吃了那個瓶里的幾粒「糖」。

真相大白了,

樂樂的病因就是誤吃了爺爺的降壓藥。

5、黃醫森的金玉良言

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人類戰勝疾病的能力日益增強,普通的兒科疾病搞定已不在話下。燃鵝,由於孩子的認知未發育成熟,意外傷害成為未成年人致傷致死的重要原因。意外傷害中的急性中毒在1-5歲的年齡段最易發生。

調查發現,雖然家裡有孫輩,84%的老年人不會改變存放藥品的常規做法。只有7%的被調查者把藥物放在鎖著的櫥櫃里。而在因藥物中毒而在急診室接受治療的兒童中,有近40%是誤服用了祖父母的藥物。祖父母的處方藥,甚至非處方藥和保健品,都有可能成為兒童誤食的對象。

為啥孩子易發生急性中毒?

1、幼童年少,懵懂無知。啥東西不管有毒沒毒拿起來都往嘴裡放。

2、身手敏捷,不易看管。往往家長一轉身的功夫或上個洗手間的時間熊孩子就吃了不該吃的東西。

3、青春逆反,情緒波動。處於青春期的孩子由於生活變故,學習壓力大沒有合理疏導厭倦人生服毒的案例也不少。

熊孩子中毒的常見方式

1、吃進去的。家人的藥片如降壓藥;裝在飲料瓶里的農藥(百枯草,有機磷);色彩鮮艷的外用藥殺蟲藥(毒鼠強);化妝品;清潔劑。過量食用某些食物如白果。

2、接觸的。孩子皮膚較薄,表面脂質較多,所以接觸脂溶性毒物較易吸收。

3、吸進去的。有一氧化碳中毒,打碎的水銀體溫計的汞中毒。

預防熊孩子在家中毒

1、不要把有毒物品放在食物或飲料容器里。

2、有毒物品和藥品放在孩子觸及不到的地方。

3、當生活常規發生改變,比如節假日旅遊,拜訪親戚家時注意防護孩子接觸有毒物品的風險。

4、賀卡、兒童電子書籍和其他設備可能包含小紐扣電池,如果攝入會導致傷害。

萬一孩子在家中毒了怎麼辦?

如果孩子沒有知覺沒有呼吸或因接觸或吞食毒物而抽搐,請立即撥打120必要時給予心肺復甦;如果孩子有接觸毒物並有輕微或沒有症狀,請及時就醫

不同類型中毒的處理方法是不同的

1、食入毒物。把剩餘物品從孩子身邊拿走,讓孩子吐出任何殘留的物質。如果吃的是強酸強鹼不要催吐不要給孩子用中和劑以免造成二次損傷。汽油煤油等油脂類也不要催吐,容易吸入造成肺損傷。

2、皮膚接觸毒物。立即到空氣流通處脫去孩子衣物,用溫水沖洗皮膚至少15分鐘。

3、吸入毒物。立即到空氣流通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果孩子已經停止呼吸,開始心肺復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6PidKGwBmyVoG_1Z_J3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