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斤椰子水、5L水果茶?「超大桶」徹底翻紅,半個飲品圈都在賣

2022-07-14     咖門

原標題:8斤椰子水、5L水果茶?「超大桶」徹底翻紅,半個飲品圈都在賣

最近,小紅書上有一款「8斤椰子水」特別火,巨大一桶,拉風又解渴,在武漢、重慶等地都開始出現。

還有8斤綠豆冰沙、XXXL芒果桶等超大桶裝也在社交平颱風靡,見過的人都想體驗一下。

去年夏天,「大桶裝水果茶」就風靡全網,今年依然熱度不減,還卷出了新高度。

這種形式的產品,還有哪些新賣點?

8斤椰子水走紅

水果茶開始用「盆」裝了?

看到網友曬出的「8斤椰子水」時,我驚呆了。

最近,南京、重慶、武漢等地相繼開始流行「8斤椰子水」,產品是椰子水加上椰子果肉,真正讓這款椰子水出圈的,是足足8斤的重量,和看起來十分誇張的桶。

用來裝椰子水的加大版4L桶,看起來簡直像洗臉盆,有一個提手和一個可以插管的插口,1桶售價168元。

不少網友看到這一大桶透明的、散發著絲絲涼意的椰子水時,都會油然而生一股「喝起來一定很爽」的滿足感。

這兩天,市面上還出現了8斤綠豆冰沙、XXXL芒果桶等超大桶飲品,吸引不少人前去打卡。

從去年開始,這種「超大桶」產品開始翻紅,很多品牌都在上。

去年夏天,書亦燒仙草、滬上阿姨、古茗、益禾堂就上新了大桶裝水果茶,基本都有5~6種水果組成。

今年,「大桶裝」產品持續火爆,而且賣出了新花樣。

許多品牌推出了單一水果桶,比如奈雪前段時間推出的霸氣一升桃,在推出的第1天就賣斷貨,不到10天的時間裡,售出了100萬杯;這兩天,茶百道也上新了一款「超級桃桃杯」。

霸氣一升桃(左);超級桃桃杯(右)

此外,奶茶桶、咖啡桶也非常活躍,比如,快樂番薯推出了1L噸噸桶奶茶,Hi Five咖啡館也推出了700ML一桶冰美式、一桶冰拿鐵。

從去年夏天,甜啦啦的「一桶水果茶」,就在上市當天賣出40萬杯。

據咖門不完全統計,今年前6個月,茶飲品牌們共上新了37款水果桶,常見的有1L裝的桶裝杯型、700ML的大杯裝兩種,還有不少是4L以上超大容量,足夠5人以上聚會分享。

除了上文提到了8斤椰子水、綠豆冰沙之外,快樂番薯曾在5月份推出520免費抽的5L綜合水果桶,蜜城之戀的5L霸王桶在小紅書上也十分火爆。

消費者為什麼這麼喜愛「超大桶」?

「超大桶」,今年想不紅都難

在消費者花錢更謹慎的今年,「大桶」,無疑是一個自帶購買理由的產品。

1、單價多在10~20元,傳遞「超划算」信號

仔細觀察不難發現,各個品牌們的大桶水果茶,容量雖然大,但價格卻不高,10~20元是大部分水果桶的價格區間。

比如益禾堂的真的甜西瓜桶,售價在13元;書亦燒仙草的「一桶水果茶」售價15元,與普通裝水果茶比起來,性價比很高,對消費者也十分有吸引力。

書亦燒仙草「一桶水果茶」

奈雪推出「霸氣一升桃」的時候,會員領券後第一杯僅需19元,1字開頭的價錢,在奈雪就能買到從500ml升級到1000ml的飲品。

花一樣的錢,買更大容量的飲品,「霸氣一升桃」上線當天就售罄,其原因之一就是向消費者傳遞了「更划算」的信號。

2、水果多、盡情喝,給人「隨便炫」的心理滿足

翻了翻社交平台上網友們關於大桶裝的看法,我發現在夏天,一大桶水果茶看起來就會讓人產生「解渴」、「清爽」、「一次炫個夠」的心理滿足感,讓人一看到就很有食慾。

益禾堂「超大分享水果桶」(2.5L)

而且一桶水果茶,往往半桶都是水果,再加上凍凍、爆爆珠等小料,一眼就能看到價值所在,滿足消費者想要一次解饞的心理。

3、做花盆、做筆筒,「桶」太適合二創了

小紅書上,有不少網友都很喜歡大桶水果茶的「桶」。

與日常杯子不同,大桶杯容量更大、杯身矮,新造型也給人們帶來了新鮮感,所以很多人用桶玩起了二創。

網友們在社交平台曬「改造成果」

比如,貼上貼紙做成筆筒、包上黏土做成花盆、纏上麻繩做成桌面垃圾桶,還有網友用霸氣一升桃的蓋子做了手機支架,品牌們也參與到其中,教網友更多DIY玩法。

好玩、有趣的杯身,本身就能引起更多注意,從而引發消費。

用「桶」賣茶,如何賣出新意?

我梳理了4個關鍵點

現在,幾乎所有品牌都推出了大桶裝水果茶,如何讓自己的產品脫穎而出?

水果桶還有沒有能升級的空間?我梳理了案例,總結了4個關鍵點。

1、日常1~1.2L就夠了,「超級大桶」只適合造熱度

大桶裝產品雖然品牌推得多,但實際上利潤並不高。

無論是1L單一水果桶還是綜合水果桶,成本都在4~8元之間,比一般茶飲要高,而售價普遍也在10~20元。性價比屬性突出,本就是消費者喜歡水果桶的原因之一。

4L以上的超大桶,在給消費者更多滿足感同時,成本也在上升,價格也會提升。

比如,8斤椰子水售價168元,書亦燒仙草去年上的5L水果茶售價89元。

「超級大桶」的成本、容量,都決定了它只能作為短期門店引流款產品。

畢竟,過大的容量會把消費者「心裡滿足感」變成「心理負擔」,喝不完的話造成浪費,也有可能一次喝頂了,造成顧客對飲品「飢餓感」的流失。

2、配方升級,加入更小眾、差異性更強的水果

目前,目前常見的水果桶有2種形式:單一水果桶、綜合水果桶。

單一水果桶是一桶裝一種水果,比如茶百道新上的「超級桃桃杯」,滬上阿姨的鮮橙桶等;

綜合水果桶是由兩種以上水果組成的水果茶, 常見搭配水果有檸檬、百香果、西瓜、鳳梨、金桔、橙子、小青桔等。

在水果的應用上,大桶水果茶的搭配還相對「保守」,這是由水果成本以及是否便於存放等因素決定的。

在平衡成本的基礎上,在大桶中加入一些楊桃、芭樂、桑葚等價值感高、相對小眾的水果,也是一個打造差異化的思路。

3、借鑑水果撈「自選模式」,做DIY大桶茶

茶百道的「超級盃水果茶」,將水果茶分為芒果杯和百香果杯,供顧客挑選。

這讓我想起了今年賣得很火的水果撈。

有一個自助「水果撈」品牌叫滿米酸奶。消費者可以在十幾種水果、配料、四種酸奶、六種頂部小料中自由選擇,搭配出自己喜歡的水果撈。

這種思路或許可以借鑑到大桶水果茶上,消費者從固定的水果和小料中,挑選自己喜歡的,類似古茗之前推出的DIY概念的奶茶便當。

4、改善體驗痛點,讓「大桶」兼顧顏值和實用性

目前,大桶在體驗上還有一些痛點。比如,有消費者反饋桶裝杯型受消費場景限制,看電影時就很難放置。

還有部分杯子會出現提手卡扣位置不一致,難扣上、扣不牢等問題。

書亦燒仙草最近推出了多多楊梅火炬杯,上寬下窄的設計,在兼顧顏值的同時,解決了抓握和場景問題,大容量杯子正在得到改進。

多多楊梅(左)

而奈雪的「霸氣一升桃」大桶提手處有一對耳朵的設計,小小一個轉變就能給消費者帶來更多驚喜。

滬上阿姨的5L露營桶,側面偏下的位置有一個出水口,省力的分裝方式,解決了多人分享的痛點,加上露營場景,更有氛圍感。

總體來說,「大桶裝」有兩個思路,一個是用高性價比引流,一個是用巨大的容量吸引眼球。

這或許代表了茶飲爆款的2個永恆標準:要麼「超值」,要麼有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c569b4ec391483455e65a0e2eb9b0ef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