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退無效,我們要開咖啡店了。」
今年7月,45歲的老李和妻子投資5萬,在上海SOLO迷你工作坊開出了他們的小店——七月的咖啡店。
從被預言撐不過3個月,到現在已經進入第5個月,並且開始盈利。
他們經歷了什麼?一起來聽聽老李的創業故事——
「勸退無效,我們要開咖啡店了」
一對中年夫妻決定入局
進入11月份,上海的天氣逐漸轉涼。
而位於SOLO迷你工作坊B1層的「七月的咖啡店」,卻在悄悄「升溫」。
一大早,剛到店的老李就收到了預訂單,雙杯「七月二號拿鐵」,妻子則在一旁,把最近剛剛定製的周邊禮物,打包給顧客。
「開店之初,有很多人勸退,但是現在,一切都在慢慢變好。」老李說。
從最初的個位數,到現在日出七八十杯,「七月的咖啡店」已經積累了一批忠實顧客,漸漸有了自己的節奏。
5個月前,老李和妻子的咖啡店,在一片質疑聲中開業了。小店只有10平左右,以外賣為主。
除了咖啡店標配的經典美式與拿鐵,還有很多風味獨特的特調,產品一共有30多種,價格集中在22~28元。
老李和妻子已經到了40+的年紀,經歷過失業,這時候為什麼要開一家大家都不看好的咖啡店呢?
「人到中年,職場已經回不去了,也沒有躺平的資本,只能硬著頭皮往前走,沒有退路」,喜歡做咖啡的老李,原來在一家上市公司上班,疫情結束後失業了。
「退休尚早,就業嫌老」的年紀,讓老李遭遇了尷尬,「不想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就把愛好當做事業,開個低成本的咖啡工作室,是最適合我們的了」。
就這樣,喜歡咖啡的老李和喜歡手工、拍攝的妻子,從夫妻變成了合作夥伴。而投資5萬的「七月的咖啡店」,也成了魔都8000多家咖啡店中的一員。
被預言「撐不過3個月」
現進入第5個月,並開始盈利
「開店之初,有很多人勸退我們,說咖啡店會把底褲都賠光,甚至有人直言『坐等倒閉,撐不過3個月』。」
但老李和妻子反覆思考之後,還是決定上車。
「沒有穩賺不賠的生意,關鍵看自己的心態。路是自己的,想清楚了,就上吧。」
從小店7月正式營業到現在,進入第5個月,並且開始盈利。
他們具體是怎麼做的呢?我和老李詳細聊了聊,發現了幾個小經驗。
- 首先,最大的優勢在於成本控制得非常低。
創業之初,老李和妻子就達成一致,要開一家小投入、低成本的小店。
「七月的咖啡店」位於上海SOLO迷你工作坊B1層,是一流的商圈,三流的位置。
門店面積小,位置也不顯眼,但可以覆蓋陸家嘴核心商圈,對於計劃主做外賣的他們很合適。
裝修花了不到5萬,月租2700多元,還涵蓋物業水電。
「不捲裝修和設備,而且在上海也卷不贏,我們只用心做好每一杯咖啡。投入小,即使賠了,大不了重新再來」,老李說。
- 其次,周邊瑞幸、Manner很多,但他們做出了產品差異。
「七月的咖啡店」門店小,但產品卻很豐富,有30餘款,除了基本款的拿鐵和美式,還有很多老李平時自創的特調,比如根據季節命名的「春分、夏至、白露、小雪「,還有話梅氣泡冰美式,這些都是周圍其他咖啡店沒有的。
而門店所用的咖啡豆,也來自夫妻兩人關注多年的一位博主,因為喝得時間夠長,對品質也很放心。
- 第三,用心經營,熟客說「這是一家充滿驚喜的小店」。
從籌備裝修到開店營業,小店的很多細節,都是夫妻兩人親力親為。
比如每一份牛皮紙咖啡袋上,都專門掛上定製的小吊牌,印上兩人的卡通形象及創業故事。
為了防止外賣撒漏,老李不僅諮詢了很多前輩主理人,還自己多次測試,現在出杯時,他會加一層防溢紙,並在杯沿處纏一圈保鮮膜。雖說增加了成本和打包時間,但他覺得很值。
與顧客的暖心互動也是小店的一種常態。老李和妻子會給經常點單的熟客準備禮品,比如一個定製周邊、一個暖心小手工,甚至是自己旅行帶回的小特產。
有一次,有位顧客在訂單上備註「需要安慰」,老李手寫卡片「無論如何,都要學會堅強」,並把自己抓的玩偶送給了顧客。
顧客大受感動,多次互動後,老李也了解到,其實顧客那天只是需要一杯咖啡。
但正是這種可貴的關懷,讓小店和顧客更緊密了。
- 第四,有咖啡也有故事,充滿人情味。
老李和妻子會拍攝一些日常vlog,在社交平台上分享。溫暖治癒的風格受到了不少網友喜愛。
特別是中年失業後積極樂觀的狀態,更是讓很多身處迷茫的人,感受到了滿滿的正能量。很多粉絲由此到店打卡。
而「七月的咖啡店」布置的也很簡樸、溫暖,讓顧客進店,像是到朋友家客廳做客。
「我們這裡專治社恐。」老李夫妻很喜歡和顧客聊天,分享各自的故事,訴說當下的迷茫與困境,與顧客共情。
- 第五,也是最重要的,放平心態,理性經營。
40+的中年人,已經進入了人生的下半場,要適當做減法。
「回看上半場,我們一直在加速奔跑,到了下半場,要捨去一些慾望,降低一些要求,留下一些讓人快樂的事物。」
因為是小成本創業,老李的心態也很平和,對於每天的出杯量不會特別焦慮,「只要在努力,慢一點又何妨」。
開一家店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複雜,老李的這些做法算不上有多高明,但在咖啡行業越來越卷的時候,合理預期,踏踏實實的將每一個細節做好、做細、做穩,結果也不會太糟糕。
咖啡市場競爭慘烈
但會給用心經營的人留下空間
如今,「七月的咖啡店」已經日出近百杯,老李和妻子每天有條不紊地打理著自己的小生意。
我問他,將來會開分店嗎?
老李回答:「將來的事,就留給將來的我們吧。」
老李的故事,是咖啡賽道的一個小縮影,他的店未來會怎樣,也未可知。
如今的咖啡賽道,瘋狂開店與黯然離場同時存在。無數人投身到這個競技場,相信還有很多小店,在不穩定的市場中尋找立足的可能性。
沒有什麼生意是穩賺不賠的,或許像老李這樣,認清現實,合理預期,一步一個腳印地做事,才有可能走出自己的路。
「人生從來沒有太晚的開始。」
相信終有一天,市場會獎勵那些心懷夢想,腳踏實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