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楊哥急了,關閉電商,會帶來什麼後果?

2023-10-25     王新喜

原標題:小楊哥急了,關閉電商,會帶來什麼後果?

文/王新喜

TikTok在印尼關停電商業務TikTok Shop,引發了業內關於要不要取消電商的大討論。很多人把取消直播帶貨直接上升到取消電商,聲稱電商擠壓實體經濟,應該關閉電商。

目前小楊哥也急了,10月23日,小楊哥在直播間回應稱,實體不會隕落的。

小楊哥表示,如果今天沒有電商,只能在線下買東西,那這個東西會有多貴。如果線下買東西,一對比發現線上東西好,這個商家才會改變,這也是讓線下變得越來越好,它是相輔相成的。

有業內人士談到取消電商有幾大好處:

1、幾千萬甚至上億實體店將迅速火起來,拉動上億就業崗位。

2、將財富由少數網紅和電商平台的手中轉移到線下實體店老闆。

3、老百姓將會上街消費,商場、購物廣場、步行街火起來,城市重回煙火氣。

4、商業地產迅速升值,將會帶動上下游上百個產業鏈發展。

事實上,所謂取消電商,實體就會繁榮,拉動上億就業,只是一種美好的想像。這有點像是當社會發展到工業化時代的時候,讓人們回到農耕時代的意思。

電商出現,就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後,時代的產物。中國地域、經濟與產業的發展不平衡,我們想買的東西附近沒有,但是其他地方有,電商的存在,打破了物理空間的限制,高效整合了全國各地的資源,讓消費者節省了交通成本與時間成本,讓商品買賣變得高效,這是最大的價值所在。

如果消費者在一個縣城,為了買一個產品,需要抽時間從縣城跑一趟省城,這其中給人們疊加的時間成本、交通成本到底有多大?不知道這些喊著取消電商的人有想過沒有。

在今天如果取消電商,會給人們帶來極大的不便利,社會效率與運轉速度變低,人們在買東西這樣的問題上消耗大量的時間。

與此同時,因為實體店的員工大量增加,很多產品的價格再度上漲,沒有電商的制衡,線下的人流量上來了,但是實體店的價格將不受制約,甚至因為地域的關係,出現了稀缺性的產品定價壟斷,導致人們的消費成本不斷上漲。

另一方面,房租的上漲速度將因此非常驚人,房地產行業將會迎來第二波紅利,房租、房價將出現不可控的上漲,大量實體從業者無力承擔,大量的利潤都會交給房東,很多實體店也只有商品漲價來降低租金影響這一條路。

電商無法取消,有需求就一定有人去做這個供給

因此,在失去電商平台之後,很多商家的生存將回到傳統的困難模式,只能不斷提升商品的價格,消費者要麼是減少對高價商品的消費,要麼在各種需求下,即便是電商平台被阻斷,人們也會通過各種非電商的線上渠道去賣貨、買貨。

因為各種物流平台已經建立起來,就算沒有電商平台,人們還可以通過朋友圈,通過各種工具軟體、社交軟體去買賣產品,甚至會想辦法通過跨境電商去買賣東西。

因為對於普通人來說,龐大的需求擺在這兒,這是最有效率的生活方式與消費方式,也是成本最低、最具性價比的方式。有利益有需求就一定有人去做這個供給。

因此,電商發展到今天,是因為它的高效、便利性與低成本、性價比等各方面的優勢,降低了普通人與商家的生活成本、生存成本。

在今天的生活模式與消費方式下,如果關閉電商,將給社會帶來極大的負面效應,推高普通消費者的生活成本,甚至導致社會的整體倒退。

印尼擁有2.76億人口,人口數量在全球排名第四,在印尼地區開展電商業務的前景較為廣闊。只不過,從印尼的做法來看,它目前禁的是直播帶貨。而非電商。

直播帶貨不是電商的全部

當然,直播帶貨的出現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從國內發展來看,不合理的一面是,少數頭部主播因為流量優勢,設置了高昂的抽成佣金與坑位費,吸取了商家的利潤,給中小商家生存帶來了問題,也導致了產品價格的上漲。

現在的實際情況是,普通老百姓在直播間購物的大部分利潤都流向了那些明星網紅的直播間,商家賣東西被平台抽一道,主播這裡再抽一遍,留給自己的所剩無幾,甚至虧本賣,很多產品的質量與品質也無法保證。

直播帶貨也製造了不公平的競爭環境,流量主導一切的時候,劣質商品大量進入直播間,賣到消費者手中。

但是,市場競爭永遠是良幣驅逐劣幣,其實我們會發現,現在直播帶貨相對於過去兩年紅火的時候,現在其實直播電商已在沒落,甚至不少已經倒閉,為什麼?

因為消費者在直播間買東西,發現產品體驗並不好、產品質量差、價格貴、售後服務差、性價比不高的時候,漸漸的就減少了直播間買東西,商家在主播直播間去賠本賺吆喝,賺不到錢,沒有利潤,生存艱難的時候,也自然慢慢放棄了這種模式。

因此,良幣驅逐劣幣,優質的商品與服務最終都會打敗劣質的商品與服務,不管你營銷的再好,你能拿劣質的東西騙消費者一次,但不能騙三次、五次。

總的來說,直播帶貨的流量過於向頭部主播集中,這需要行業加強監管,限制頭部過度吸血商家,但直播帶貨不等於電商,主流的電商依然是貨架電商,它的存在是時代社會與消費需求發展的必然。

沒有電商,商品買賣、流通將會極大受阻,消費者購物的便利性極大受阻,購物成本上升、價格上漲,浪費更多的時間成本。

美國為何沒人喊著要關閉電商?

在美國,亞馬遜是巨無霸的存在,它對美國實體零售業也造成了巨大的影響與衝擊,很多商店相繼關張,很多零售企業瀕臨破產。但美國人為什麼不喊著取消電商?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道,在美國,零售商意識到亞馬遜已經徹底改變了消費者的習慣。在消費者看來,社會已經發展到今天這個程度,購物也不應該是一件費時費力的事情。

因此,美國電商的發展倒逼實體零售變革,根據紐約時報的報道,美國人又開始增加實體店購物了。從沃爾瑪的園藝區到蒂凡尼的鑽石櫃檯,傳統零售商的銷售額正在經歷近年來最強勁的增長。

根據美國零售業聯合會的數據,該行業的招聘力度逐步加大,今年 2 月以來每個月平均新增大約 5 萬個零售崗位。

為什麼呢?因為美國實體零售店在不斷變革服務體驗與商業模式。比如說,很多成功的商店現在都融合了汽車穿梭餐廳和酒店禮賓的特徵。一些零售店的顧客可以通過手機下單購買商品,然後徑直走向停車場,這些商品就會被送到他們的汽車旁邊。

在美國Nordstrom 的某些門店裡,顧客只要將自己購買的商品放進一個盒子裡,然後結帳離開,即可獲得一定的返款——整個過程都沒有人工介入。

沃爾瑪則聘用了 2.5 萬「私人買手」為顧客選購和包裝商品,方便他們直接在路邊提貨。

本質上,這些實體零售店利用了電商在線化的優勢,與實體深度融合,不斷提升服務標準與體驗。

電商幹掉的是那種不高不低的商城

國內的實體店其實當下要做的是變革思路,利用電商的優勢為實體店服務,融入新的時代,而不是總想著回到舊時代,喊著要關閉電商。

毀掉實體的不是電商,而是房地產高昂的租金,電商對於實體來說只是增加了實體的服務範圍和客戶體驗,如果善於經營,電商本身也能成為服務於實體店的工具。

事實上,在國內,電商幹掉的更多是那種不高不低的商場。

有業內人士指出,這些商家之所以被幹掉,是因為他們只會招商來一個又一個品牌,然後收取高昂的進場費、扣點、裝修費,連水電費都收,這些商場本只不過是二房東而已。

「他們會為了產品款式、流行趨勢、價格、消費人群細分傷腦筋嗎?當電商商家為了比競爭對手低一塊錢而絞盡腦汁的時候,商場會研究這些問題嗎?而品牌的經銷商們為了利潤,也是提高價格、採取價格保護,然後讓每個商場都是一樣的價格。」

在電商已成基礎設施的今天,實體店要做的是利用這個基礎設施,打造更好的服務與體驗,提升產品品質與競爭力,提升消費者的購物的便利性與銷量。這方面,其實美國零售商給我們上了一課。也值得做實體的商家思考與改變。

作者:王新喜 TMT資深評論人 本文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作者微信公眾號:智能新連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c0ce903fd719f1c7be0a7913945e8ce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