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500萬輛下線,擺在一起就能「在一起」?

2023-08-11     車市觀察

近日,汽車行業最熱的消息有兩個,其一各車企向受颱風影響的災區捐款,同時也有車主關懷計劃,以實際行動踐行社會責任;其二比亞迪第5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十五年里實現世界第一,讓王傳福現場回顧時幾度哽咽。

從第一款F3DM的誕生,到百萬輛達成、再到五百萬輛下線,這樣的比亞迪速度令人欽佩;從比亞迪 DM 混動系列,到刀片電池、DM 混動、CTB 電池車身一體化、易四方、雲輦等核心技術加身,比亞迪用技術和銷量讓競爭對手都嘆服。

然而,相對比亞迪500萬輛的耀眼業績,網絡廣泛熱議的話題卻是跑偏了。在比亞迪海報上有這麼一句話:在一起,才是中國汽車。現場,比亞迪擺了14輛中國各品牌新能源車型,攜手進步,中國汽車產業的明天必將更好。

不少觀點認為,你看比亞迪這格局,就是不一樣,你再看看那個誰,就知道背後「使絆子」。現場,比亞迪擺放了上汽、長安、長城等品牌的14款車型,甚至把C位都讓出來,彰顯了「一哥」的度量,博得了不少讚譽。

可能是中國各品牌明爭暗鬥,很少有這樣的同框機會,比亞迪可以說戳中了大眾的心裡期許,希望中國品牌能你追我趕,共同進步,為自主品牌爭一口氣。可是,就這樣把幾款車擺在一起,就能讓競爭幾乎白熱化,明爭暗鬥了多少年的車企,放下恩怨一笑泯恩仇?

很難。

企業之間競爭是慘烈的,車企之間尤甚之。各車企因為戰略不同,價值觀不同,所以在企業經營和管理上是不同的。很難用同一個標準來衡量,所以在一起是一種很理想化的願望,大家可以一起為之而努力。

車企在研發上,都是不惜重金投入,唯恐落後挨打。在宣傳上,也是花樣百出,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在終端銷售中,不少地方車展上,有經銷商為了一個客戶,就能大打出手。無論是從戰略上,還是戰術上,車企之間的競爭不會停息。

之前,不少自主品牌之間都有過良好的互動,上市新車有海報互動,甚至有高層視頻祝福、到現場站台等不錯的,這些都被傳為BBA式的互動營銷。不過,面上你好我好大家好,背後「使絆子」時,絕不心慈手軟。所以,不少車企現在都成立了法務部,不僅來震懾所謂水軍,更是應對相互之間的惡意競爭。

相信,只要保持良性競爭,才能更快的促進中國汽車品牌奮發圖強,形成百花齊放,而不是一枝獨秀的局面。雖然說,自從汽車電動化智能化大行其道以來,比亞迪異軍突起後,自主三強已演變成為「五強」,比亞迪和奇瑞後來居上。

在這樣的背景下,吉利、長城、長安都不會忍氣吞聲。吉利推出了雷神混動,銀河系列車型已暴露爆款潛質;長安汽車深藍品牌、阿維塔系列等,紛紛發布新車搶占市場;長城汽車在哈弗梟龍和魏牌藍山的帶動下,開始重回正軌。可以說,都是各懷心思,想拉到一條線上,和氣生財是不現實的。

再就是,在同一條賽道上,大家本身就是競爭關係,資源和客戶就是那麼多,不會因為新進入車型多了,市場容量和增量就會相應增多多少,更多還是在相互爭搶市場份額。即便是,相對處於藍海的海外市場亦是如此。

要想在這樣戰役中占據主動,就要把握好市場方向,洞察用戶需求,不斷打造核心技術,建立妥善的產業鏈關係,以及銷售和服務體系,才能有一戰之力。所以,不要被王傳福的哽咽所迷惑,汽車行業不相信眼淚,愛拼才會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c0334971f82541d0461cd9e1be0badf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