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千多年的手工藝傳承 每一件都是獨一無二璀璨晶瑩

2023-02-18     王喜慶

原標題:六千多年的手工藝傳承 每一件都是獨一無二璀璨晶瑩

痘姆古陶的產地在安徽潛山的天柱山下。走進廠區沒有一絲現代廠區的意思,與我以前見過的大型現代企業大相逕庭,不免有些失望。

廠區里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陶紅:陶紅的牆,陶紅的地,陶紅的大缸陶紅的泥。到處是超大的缸和超大的盆,大到需要兩名工人才能搬到車上。在角落裡還能看到過去老鄉家裡晚上需要的夜壺。

忽然廠區的牆頭吸引了我,上面鑲嵌了一些舊時用品,有條几上擺放的茶罐,宅院裡養魚的大缸,灶台上常用的各種大小不同的罈罈罐罐,琳琅滿目,不一而足.

當我隨著人流走進人家的精品廳時眼前豁然開朗:滿目的精品啊!有的粗獷,有的精緻,有的色散,有的色亮,每一件都值得你去仔細把玩,不忍放手。有幾隻掛鈴不僅色彩樣式不同,敲擊出的聲音也相差很多:有的低沉,有的響亮,有的尖細,有的悅耳。

廠里一位老師傅告訴我們:痘姆古陶已經有六千多年歷史了, 2008年列入了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它的原料形成經過了幾千萬年的沉澱,泥質細膩,礦物豐富。在龍窯中經過極高溫度燒煉,原料已經發生了不可預測的變化,因此影響了它的色彩和硬度,被行內人稱為窯變。由於柴火的燃燒並不均勻,所以每一件產品都會有不同的表現結果。最後他笑著說:每一件產品只能遇見,不可預見!

痘姆古陶是用龍窯燒制的,龍窯呈長條形,依坡而建,由下自上,如龍似蛇。閒逛中無意間走進了古龍窯,裡面長約百米,南高北低。由於年代久遠,窯壁上的窯磚已經硫化,像塗抹了一層閃閃發亮的油膏一般,手摸上去卻堅硬無比。

據說裝窯是技術含量比較高的活兒,要把大小不等的陶胚碼放平穩,把儘可能多的陶胚裝進窯里,還要保證留有合適的間隙,使每件陶胚都能夠均勻受熱,想想也是不易。

經過半個月的燒制和等待,開窯是最激動人心的一刻。雖然老師傅們從事陶器製作幾十年,他們依然期待著奇蹟出現。「只可遇見,不可預見」,沒有人知道,這些泥土製成的陶胚,在經過烈火高溫後,即將呈現的會是怎樣一種奇妙幻化的效果。

目前的廠區正在升級改造中,相信不久的將來它將變身為一個光彩奪目的工業旅遊項目。不過話又說回來,保持著原汁原味的老廠區,未免不是一種選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bd9cf3166c564f36ac9a07019b72b9e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