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寺院裡藏了國內最大的臥佛 佛前的弟子還穿了中國的古裝

2022-08-18     王喜慶

原標題:千年寺院裡藏了國內最大的臥佛 佛前的弟子還穿了中國的古裝

張掖大佛寺應該是在張掖市的老區內,高德地圖跟我們開了一個玩笑,把我們導航到了大佛寺的後門停車場,可是人家的後門根本不開。只好圍著大佛寺的圍牆走了一圈。

大佛寺的周邊都是仿古建築,開了許多小門臉。一圈下來我發現竟然有三家壓面小店,可見甘肅人吃麵條絲毫不輸山西人和陝西人呀!不過最讓甘肅人自豪的還是拉麵吧!

張掖大佛寺原名迦葉如來寺,因寺內供奉釋迦牟尼涅槃像,又名「臥佛寺」,為歷代皇室敕建的寺院,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總面積三萬餘平方米。始建於西夏崇宗永安元年(1098年)。

張掖大佛寺作為歷代皇室家寺院,與西夏、元、明、清王室關係密切,具有典型的宮廷建築風格。寺院建築群貫穿於東西走向的中軸線上,左右配殿呈對稱式排列,整組建築造型別致、布局嚴謹、主題突出、基調鮮明。主體建築大佛殿是西夏建築藝術的傑出代表,殿身由兩層樓閣組成,平面構架工整規範,空間組合變換多端,給人以既瀟洒自然又莊重深邃,既鮮明真切又朦朧空靈之感,體現了皇家「九五至尊」的氣概。

殿內塑釋迦牟尼涅槃像,為全國最大的室內泥塑臥佛,身長34.5米,肩寬7.5米。木胎泥塑,金描彩繪,面部貼金,頭枕蓮台,側身而臥,兩眼半閉,嘴唇微啟。右手掌展放在臉下,左手放在大腿一側,胸前畫有斗大「卐」字符號。梵文,意為「吉祥海雲相」。造像精美,比例協調,線條流暢,神態自然,相貌祥和,栩栩如生。佛像兩側塑優婆夷、優婆塞立像各一尊,有意思的是他倆都穿了中國的古裝。背面是十大弟子悼念舉哀像。

這裡保存有全國最大的西夏佛教殿堂——大佛殿、最大的室內木胎泥塑臥佛和最完整的初刻初印本《永樂北藏》,是集建築、雕塑、壁畫、雕刻、經籍和文物為一體的佛教藝術博物館。

正殿後為藏

經閣。明正統十年(1445年)英宗皇帝朱祁鎮將正統五年(1440年)宮版印刷的經卷345種、685函、3584卷敕書頒賜給大佛寺。現藏用泥金書寫的《大般若波羅密多經》等佛門瑰寶。

彌陀千佛塔,俗稱土塔。塔高33.37米。相傳置放著釋迦攝摩勝骨灰。全塔由塔基、塔身、相輪三部分組成。塔基每邊長23米,層層向上收小,共13節,華蓋直徑4米多,四周飾有36塊銅質板瓦,懸掛著36個流蘇風鈴。該塔造形別致,和北京妙應寺白塔有相似之處。

張掖大佛寺,值得一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943de163f5d6192ff6d7b0083d8b6c3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