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巴頓:二戰統帥,分割印度者,享受八國繼承權,一生未實現夢想

2022-10-01     張生全精彩歷史

原標題:蒙巴頓:二戰統帥,分割印度者,享受八國繼承權,一生未實現夢想

1979年8月,路易斯·蒙巴頓勳爵遭到愛爾蘭共和軍襲擊身亡。當時王儲查爾斯(也就是現在的英國國王)正在澳大利亞度假。聽聞噩耗後,頓覺天塌地陷,忍不住淚如雨下,迅速趕回英國,幫忙操持蒙巴頓勳爵的葬禮。

蒙巴頓和查爾斯王子

蒙巴頓不僅是查爾斯最為尊敬的長輩,也是為數不多理解和欣賞他的朋友。正因如此,查爾斯總是親切地稱蒙巴頓為「名譽祖父」,而蒙巴頓也總是很高興地稱查爾斯為「名譽孫子」。

蒙巴頓在英國王室中的身份確實很顯赫,他出生於溫莎城堡,父親蒙巴頓親王是德國王子,母親是維多利亞女王的外孫女維多利亞公主。

歐洲王室為了保證血統純正和高貴,王室通婚情況很多,這也導致歐洲王室之間的血緣關係錯綜複雜。比如蒙巴頓的曾祖父是黑森·萊茵大公路德維希二世,祖父是亞歷山大·巴滕貝格親王、外曾祖父是路德維希二世的兒子卡爾親王……總之,把蒙巴頓家的數代真系親戚的關係捊一遍,就會發現王室之間的聯姻,讓蒙巴頓從生下來,就和德國、英國、法國、希臘等幾乎所有的歐洲國家都是親戚,這也讓他一出生就享有了8個國家的王位繼承權。

不過,雖然享有8個國家的王位繼承權,但由於都不是第一順位繼承人,所以蒙巴頓實際上可能永遠只是個富貴王爺。他想實現人生價值,就只有像他那擔任第一海務大臣的父親那樣,在英國皇家海軍部隊里干出一番事業。

蒙巴頓早在13歲的時候,就考入了英國奧斯本皇家海軍士官學校,次年又轉入達特茅斯海軍學院。到畢業的時候,他更是以第一名的優秀成績畢業,成為了當時一段佳話,而他則被分配到獅號戰列巡洋艦服役。

按親戚關係來算,國王喬治五世是蒙巴頓的表舅,王儲愛德華王子則是他的表哥,所以他很快升為海軍中校,成為「大明」號驅逐艦艦長。同時,他還擔任過王儲愛德華王子的副官,多次跟隨愛德華王子出國訪問。

二戰中的蒙巴頓

二戰爆發後,蒙巴頓作為指揮官,也參與了戰鬥。不過由於缺乏戰鬥經驗,在戰場上被德軍反殺,導致兩艘艦艇被德軍炸毀,德軍卻毫髮無損。因此,蒙巴頓受到了民眾的質疑,原本像他這種情況,應該上軍事法庭,但當時國王喬治六世和王后伊莉莎白不懼危險,始終「與民同在」,英國王室也得到了民眾空前的支持,所以王室身份讓蒙巴頓躲過了一劫。

1941年,40歲的蒙巴頓被授予海、陸、空三軍中將軍銜,隨後他被任命為盟軍東南亞戰區總司令,又獲得晉升,成為海軍上將。

蒙巴頓不懂得指揮作戰,所以他直接放權給副司令史迪威將軍,自己則躲到相應安全的錫蘭做起了甩手掌柜。

東南亞日軍投降時,儘管蒙巴頓在整個戰爭過程中,沒有起到任何作用,但由於他是最高指揮官,所以他作為盟軍最高指揮官,接受了東南亞地區日軍的投降。

蒙巴頓取得「戰績輝煌」,以戰鬥英雄的身份回到英國,受到了表哥喬治六世的嘉獎,被封為蒙巴頓伯爵,後來出任印度副王和印度總督,替英國管理印度事務。

不過,印度當時正在鬧獨立革命。從形勢上來看,隸屬於英國的殖民國家要求獨立的呼聲此起彼伏,再加上英國在二戰中元氣大傷,根本沒可能繼續管理這些殖民國家,因此英國政府決定給予殖民國家獨立的權利。

但是英國顯然不願意就此失去印度,於是蒙巴頓乾脆搞了一份《蒙巴頓方案》,這就有了「印巴分治」。

蒙巴頓擔任印度總督

歸國後,蒙巴頓的職務還不斷獲得晉升,直到升為海軍元帥,成為海軍的一號人物。

蒙巴頓在軍隊里的成就和威望,讓他滋生了更大的野心,他居然覬覦起英國王室的王權。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蒙巴頓的外甥菲利普和伊莉莎白結為了夫婦,不久後喬治六世病逝,伊莉莎白繼位成為女王。這時,菲利普提出讓查爾斯和安妮公主隨父姓「蒙巴頓」,並提出應該把「溫莎王朝」改為「蒙巴頓王朝」。菲利普之所以要這樣做,完全是因為蒙巴頓的慫恿。

菲利普是蒙巴頓的外甥,早在少年時期,由於父親安德魯親王只顧和情人鬼混,母親又被關進了瘋人院,所以他雖貴為希臘王子,卻一直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好在蒙巴頓對他多有照顧,甚至承擔起了做父親的角色,而這也讓菲利普從心理上對蒙巴頓非常信任。

當然,英國王室和政府內閣一致拒絕了菲利普的提議,沒能讓蒙巴頓的野心得逞,所以蒙巴頓又把目光看向了未來的國王查爾斯。

蒙巴頓和菲利普

查爾斯的童年過得相當陰晦。他雖貴為王子,但伊莉莎白才登上王位,不光要處理公務,還因為自身有許多不足,需要不斷學習,所以伊莉莎白只能請母親伊莉莎白王太后來撫養查爾斯。結果,缺乏父母陪伴的查爾斯養成了靦腆害羞的性格。而這種性格,正是菲利普所厭惡的性格。為了糾正他的性格,菲利普對他十分粗暴。

蒙巴頓與查爾斯保持了很好的友誼,在許多方面都給予了他很好的指導,包括戀愛方面。

查爾斯和卡米拉談戀愛的時候,曾帶卡米拉到蒙巴頓家做客。蒙巴頓對卡米拉並不滿意,他告訴查爾斯,卡米拉不管從哪方面來看,都不適合做王妃。

待卡米拉結婚後,蒙巴頓便牽線搭橋把才16歲的外孫女阿曼達·克納奇布爾介紹給查爾斯,查爾斯欣然接受了蒙巴頓的好意。他還在蒙巴頓的建議下,給阿曼達的母親寫信,主動提出想和阿曼達結婚。

阿曼達的母親委婉地表示,她不反對女兒嫁給查爾斯,不過女兒還太小,希望等女兒長大後再徵求女兒的意見。

阿曼達和查爾斯

蒙巴頓深知只要搞定了查爾斯,就有機會把「溫莎王朝」改為「蒙巴頓王朝」。所以他異想天開地準備帶查爾斯和阿曼達到印度出訪,好給他們創造更多單獨相處的機會,並通過媒體輿論促成查爾斯和阿曼達的婚姻關係。當然,他的異想天開,遭到了查爾斯和阿曼達雙方父母的反對。

1979年,蒙巴頓在去印度訪問前夕,遭到愛爾蘭共和軍襲擊身亡。

遭受了巨大打擊的查爾斯,並沒有忘記蒙巴頓對他的期望,所以他在代替蒙巴頓去印度訪問後,立刻向阿曼達求婚。但阿曼達此時仍然深陷悲痛之中,因此拒絕了查爾斯。這樣一來,蒙巴頓的野心自然就落空了。

當然,蒙巴頓就算沒有遭遇刺殺,沖伊莉莎白女王超長的「待機時間」,他也很難等到查爾斯當上國王的這一天。所以,他對王權的覬覦,也只能說是腦洞大開,根本沒有可能實現。

不過,查爾斯永遠不會忘記蒙巴頓,畢竟蒙巴頓是親人中唯一懂得他欣賞他的人。假如蒙巴頓真能活到今天,說不定他還有一番作為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ba4550cb5b3d04a4a8151367ce3b2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