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個男孩子怎麼還喜歡芭比娃娃?」「誰規定不行?」

2020-06-23     柏柏育兒漫畫

原標題:「你一個男孩子怎麼還喜歡芭比娃娃?」「誰規定不行?」

周末閨蜜聚會,小君的兒子今年6歲,我們起初擔心他來到女生的家裡,沒有玩具車子給他玩會覺得無聊,可沒想到,他竟然開心地玩起芭比娃娃,細心地給娃娃梳頭、穿衣服、穿高跟鞋、有模有樣地給娃娃化妝……

大家開玩笑地說:「呀,你一個男孩子還喜歡芭比娃娃啊!」男孩一臉驚愕地看著媽媽,小君急忙解圍:「誰規定男孩子不能玩芭比娃娃,你看現在有名的化妝師可都是男的呢!」

在我們普遍的傳統觀念里,男孩子就應該有陽剛之氣,喜歡的應該是刀光劍影、踢球跑步、渾身臭汗的活動,而不應該是洋娃娃這類的「娘們」玩意。

隨著思想開放,越來越多女性男性化,女孩理短髮可以被說成「酷」,騎著重型摩托車會被說成「帥」,會跆拳道這類的更是讓大家羨慕不已,但男生如果喜歡照鏡子、梳頭、娃娃這類的,卻會飽受爭議,被人說成「娘炮」。

其實這些都是父母的「性別刻板印象」在作怪,就像小君說的,誰規定只有女生可以玩芭比娃娃了?誰又規定男生不可以玩娃娃遊戲?刻板的條條框框只會扼殺了孩子的天性,降低孩子的自我肯定。

一、給孩子足夠的探索空間。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時,特別喜歡用「你不能這樣做」「你不能那樣做」,孩子被限制得死死的,許多天馬行空的創造力和動手能力都被扼殺在搖籃里,最後不得不變成一個乖巧懂事,一板一眼的「小大人」。

當孩子想要玩水時,給孩子穿好防水衣服,讓他盡情地玩,衣服濕了,告訴孩子「沒關係,我們換一套。」給孩子充足的思考空間、活動空間,孩子才會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二、走進孩子內心。

孩子有許多奇怪的想法,單憑粗淺的親子接觸,父母是很難理解的。只有耐心靜靜地聽孩子的想法,孩子才會慢慢地說出自己對這個玩具、這件事的想法和思考過程。也許孩子有些想法不成熟,父母也別急著批評孩子,應該了解孩子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想法。比如小君也曾擔心兒子喜歡芭比娃娃會被人「歧視」,但經過了解,兒子喜歡芭比娃娃只是覺得「這女孩長得真好看。」

三、跟著孩子一起玩。

如果女孩喜歡汽車模型,父母不妨給孩子買一個汽車模型,陪著孩子一起探索創造,孩子真正需要的並不是這個玩具,而是父母的陪伴。陪著孩子一起玩他們喜歡玩的東西,漸漸地就會明白「原來這個東西還挺好玩的。」

都2020年了,別再用「性別刻板印象」定義孩子,沒有任何人能夠規定男孩女孩應該是什麼樣子,只有孩子自己能夠決定,因為那是TA的人生。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bQTP4HIBnkjnB-0zL_X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