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拋棄俄羅斯,天美汽車進軍俄羅斯

2022-09-30     每日汽車觀察

想必黃宏生也不想放棄天美。

兩個名字里,一個是「彩電大王」,創維的創始人;一個是起於2018年的新勢力品牌,黃宏生在造車領域的最新代表作。

跨界造車不是一件稀奇事,但早早出道的天美卻不為大多數人所知。兩年前,天美首款純電SUV車型ET5上市發售,幾乎是「出道即畢業」。

零百加速時間9.6秒,NEDC續航410到520公里,性能表現和外觀都相對中規中矩。從市場態度看,前期交付單月不足100台,後來更是隱沒於一眾新車中。

直到去年4月,天美汽車被整合併入新品牌「創維汽車」,車尾標識從「skywell」變作了「skyworth」,也就是創維的英文名字。

一夜之間,天美汽車仿佛成為過去。但就像文首說的,黃宏生不會甘心。

十年一劍還得慢慢「磨」

53歲的雷軍用「人生中最後一次重大創業項目」來形容跨界造車。

而在黃宏生看來,「二次創業實際就是攀登第二座山,新能源汽車是其攀登第二座山的新出發點。」

燃油車對供應鏈和技術的門檻相對較高,同時在碳減排的趨勢下,要切入整車市場,新能源汽車無疑是那條最佳途徑。

早在2010年,黃宏生便創立了開沃新能源汽車集團。第二年,拿下南京金龍客車製造有限公司的所有權。造車資質就這樣來了。

在之後的時間裡,開沃新能源也一直在發展自己的核心零部件和軟體,從整車控制器、電源管理系統到動力電池系統等等。

2017年,開沃新能源獲得乘用車製造資質,以此為推出子品牌天美奠定了基礎。

之後,開沃新能源便將乘用車事業部獨立了出來,成為與客車、輕型車、專用車和零部件等事業部並列的業務板塊。

天美汽車在2019年發布「2+4+N」的產品戰略規劃,計劃到2024年的5年時間裡,依託BE、CE兩大純電平台開發至少4款純電車型,同時還將發布N項智能科技。

這4款車型中就有前面提到的天美ET5。

和蔚來同名的「ET5」相比,天美ET5的銷售著實慘澹,更名為「創維」後才稍微有了點起色。

但僅僅借著「創維」打下的聲名,不足以帶來反轉的結局。

從俄羅斯市場找尋答案

目前創維共推出了三款車型,ET5、EV6以及搭載了比亞迪DM-i混動技術的HT-i。在官方網站上,已經找不到創維ET5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本月初上市的創維HT-i。

上個月,創維EV6售出了1350台,前8個月合計售出不到1萬台。在10萬到20萬元的同價位區間裡,EV6的市場份額僅有0.3%。

圖片來源:搜狐汽車

根據創維制定的規劃,今年銷售目標是3萬台,含海外市場4000台;明年銷售目標是10萬台,含海外市場1.5萬台。

到2025年,創維的年度目標將提升到25萬台,其中海外市場8萬台。

從創維EV6的銷售表現來看,2022年銷3萬的目標實際並不輕鬆。或許是由於這點原因,創維又把ET5拿了出來。

目標市場不再是競爭白熱化的中國,而在車企紛紛逃離撤資的俄羅斯市場。

不得不說,這和傳音手機瞄準非洲市場有著極其相似的邏輯。

早些年,中國市場的巨大紅利吸引了大批智慧型手機製造商,華米OV,魅族,錘子,三星和蘋果等品牌積極搶市。

競爭之激烈,以至於這個市場到現在基本上是頭部玩家你爭我奪,小廠子就只剩下情懷。新的選手更是再難入場。

新能源汽車如同最初的手機市場,品牌百家齊放,也意味著沒有產品力或者價格渠道等優勢的品牌很難長久生存。

與其在這裡掙扎,不如擇機而動。創維汽車在全球四十多個國家擁有銷售渠道,俄羅斯顯然是最特別的一個。

俄烏衝突引發外資車企紛紛逃離,創維選擇在這個時間節點下場,以為自己謀求更多的發展機會。

據俄羅斯當地媒體報道,天美ET5預計於10月底在該國上市,很快將交付給經銷商。

年內,天美將在俄羅斯設立分支機構,同時與莫斯科、聖彼得堡等多個城市的30家經銷商簽訂授權協議,並承諾在俄羅斯全國範圍進行線上銷售與配送。

到2023年,HT-i也將在俄羅斯上市。憑藉這兩款車型,天美計劃首年在俄銷售3000台以上新車。

能否成為「印度傳音」一樣的存在,又或者能否在俄羅斯市場上找到答案,是創維汽車即將面對的問題。而這,可能也關係著黃宏生攀登第二座山峰會到哪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b60317ecf04423d01843bb390287d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