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一個4歲小男孩言言,在網絡上大火,小小年紀已學會2000個單詞。
憑實力登上微博熱搜,更是被央視新聞點名報道。
視頻里,4歲萌娃言言,拿著一支筆站在白板前教英語,儼然一副小老師的樣子。
不少網友看完視頻後直呼:我學了這麼多年英語,還不如一個寶寶呢。
果然,別人家的娃從來不會讓人失望,你家娃現在在幹嘛呢?
出於對言言的好奇,我看過一次言言媽的採訪,不得不說,言言之所以這麼優秀,大部分原因來自於言言媽領先的教育意識。
俗話說,父母的眼界,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知名博主Teresa博士也曾說過一句非常犀利的話:「家長落後的教育思想,就是一把殺死孩子的刀。」
所以,今天小來就來跟各位家長討論一下:如何才能成就最好的家庭教育?到底怎樣做才能教好孩子。
怎樣才能成就「最好」的家庭教育
No.1創造好環境
不少家長在孩子的教育投資上不惜巨額投入。為了打造「書香門第」,把圖書館搬進家門;為了薰陶孩子的藝術細胞,添置各種名貴器樂;為了不輸在起跑線上,早早地為孩子報各種課外班、提高班。然而,這種「最高配置」的環境卻不是真正的好環境。
家庭環境的實質是親子之間的信任關係。在家庭教育中,信任是前提,教育是手段,若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信任基礎沒有建立好,當我們欲以言教來說服對方,效果甚微。所以,創造「最好」的家庭教育,應當建立真誠、信任的家庭環境。
No.2樹立好榜樣
初為人父母,我們要接納並承認自身作為家長的不完美。我們可能生來不是「最好」的父母,但我們可以成為「最好」的父母。
我們常說「童蒙養正」,希望能給孩子規劃「最好」的人生,但只有當我們自己明確了「最好」的人生方向,才能真正懂得如何培養孩子。
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是跟我們學的,我們不應一味地只去修正孩子,修正自己就是在幫助孩子;培養孩子,也是和孩子共同成長的過程。所以,我們應當在自己身心上多下功夫,不斷長養智慧,開闊人生格局,提升生活意趣。當我們自己變成「最好」的模樣,才能為孩子樹立好榜樣。
No.3關愛無痕,親子共讀
低年級的孩子,情緒不穩定、自控力不強,正處於自信心建立的關鍵期,家長應給予充分的關愛。擁抱是表達關愛的最好方式,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每天擁抱孩子「一分鐘」,讓關愛變得親密、自然。
兒童好奇心和求知慾強,也極具可塑性。若能在兒童時期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將影響其未來的生命格局和人生髮展。每天和孩子共同閱讀半小時,讓閱讀滋養心靈、提升素養,同時建立良好的家風、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