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讀點故事app作者:南巷積雪,北風微寒
古時,有一秀才進京考試,沒有帶多少盤纏,某個夜晚經過一破敗廟宇的時候,他被門內閃過的一抹燭光吸引,於是走了進去。
他敲敲門問道,「可有人?」
未有迴音,他推開門,走了進去。
這廟內供的是個佛,僅上方牌匾上寫著幾個字,年代久遠,落了厚重的灰塵,依稀只能辨出一字:火。
桌子上有些許空盤子,他正納悶那燭火的光從哪裡傳來,眼前的桌子上卻赫然多了一根紅燭。
他有些驚訝,但抵不過濃濃睡意,便草蓆一鋪,睡了過去。
夢裡,他夢到了一根紅燭,奇怪的是,這燭火竟看著有一絲詭譎,他走進了,方看到火光裡面映出一張人臉,再仔細看,竟似乎是個美人兒。
那美人眉心一點硃砂,身上的服飾頗為奇怪。
他問:
「你是誰,做何被困在這裡?」
那女子答:
「我本為佛祖案几上擺放千年的紅燭,百年前不慎入凡塵,遇一道士,被困在此,你若能救我出去,我定報答你今日救命之恩。」
秀才又問:
「我怎麼救你?」
那女子說:
「需在九九八十一天,取下你未來妻子的心尖血滴在上面,即可。作為報答,我可保你此次高中狀元,只是,萬不要忘了今日承諾。」
那秀才聽的怔愣,想到高中狀元的好事,默了一會兒連點頭應允,一定會救她。
第二日清早。
秀才醒了過來,已經日上三竿,桌上紅燭竟憑空消失了。
怪事。
他摸摸腦袋,總覺得昨晚似乎夢見了什麼,卻記不清楚。
三日後,他到了京城,路上遇到一算命的道士,那人一瞧見到他,便眼睛一眯,秀才心想:
不知此行能否中榜,興許可找這道士算上一卦。
道士摸摸鬍子,得出結論:
「你被髒東西纏上了,萬要小心吶。」
秀才一聽這話,往地上啐一口,甩甩袖子走人。
夜晚,他又做了一夢,夢見自己坐在案幾前讀書,燭光映在書本上,隱約現出一人的形狀,且是一妙曼女子,巴掌大小,在書本上跳躍。
耳邊傳來一女子的聲音。
「莫要忘了約定,心尖血。
如果你沒有做到」
繼而傳來一陣陰惻惻的笑聲:
「後果可是很嚴重的。」
秀才一驚,頓時清醒,原來自己夢見搭救了一女子。
可心尖血?這不是讓他殺人麼!
他這一驚醒,才想起前幾日在廟宇中所做的夢。
這次科舉他其實並無把握,入圍前三或有可能,但高中狀元,他自知並無可能。
自三年前老母病重,他便一手操持整個家,砍柴挑擔做雜活兒,用在讀書上的時間並無多少,半年前母親病重,唯一的心愿是讓他參加科舉,不求達官顯貴,只求了了父親生前對他的期許和鞭策。
若此番能高中狀元,何止了了父親母親的遺願,更是為祖上添光,焉能不讓他心動。
幾日後,考試放榜,秀才果然高中狀元,皇帝傳他入宮覲見,問了他幾個治國問題,他對答如流,帝欣然,當即將自己最寵愛的五公主佩月許了他。秀才趕考暫住破廟,晚上夢自己搭救一女子,隔天放榜他高中狀元。
秀才叩謝,承恩。
幾日後,新狀元郎大婚。
秀才姓魏名歌,這名字一時被世人傳頌,他的出身和經歷也成為許多正在苦讀的學子家鄉掛在嘴邊的佳話。
「看看人家魏歌,幼時喪父,窮困潦倒,通過自個兒刻苦勤奮,高中狀元,得吾皇賞識,再看看你……」
約莫距離那日破廟一夢已過了兩個月余,秀才方記起這件事,心裡有些不安。
他不知,該不該信。
現今想來,僅一個夢而已,若信以為真,著實有些荒謬,總不能讓他真的殺了自己的妻取心尖血吧。
又過了幾日,夜裡,他又做了夢,這次,那女子的臉很清晰,他仔細一瞧,竟和自己的枕邊人一模一樣。
那女子哀怨道:
「我苦等許久,期限將至,你竟還沒有來。
魏歌,你莫要忘了我們的約定。」
魏歌急呼:
「你要我殺了公主,我怎麼能對我的妻子下手,你不若再想想別的破解封印之法。」
「不,我只要你妻子的血,只有她的血,才能拿來救我,前世你因她毀了我,這輩子,我怎麼也要討回這一筆。這是我紅燭的仇。」
魏歌將這事告訴了蘇易,也就是佩月公主。
佩月這才想起一件事,便告訴他。
小時候她所住的寢宮遭遇了一場大火,娘親和宮女乳母皆喪命,只有她活了下來,宮裡便有流言稱她是妖魔,所以不死。
後來有一天,一道士入京,皇帝私下召見他詢問這件事,那道士說她生前應是個小仙,曾聽過佛經,因此這生便帶了仙家庇佑的福氣。
但終有一劫。
那道士說,若點火之人不罷休,則此劫難難平,終歸死於火海。
三日後,佩月入京,見了皇帝,實則是懇請他頒布聖旨,尋找幼時的那位道士。
皇帝應允,距離最後期限還有幾天的時候,終於有人進京面聖,那人稱自己是皇帝所找之人的徒弟。
魏歌見了,那人笑:
「狀元郎,別來無恙啊。」
這道士姓劉,這時再一看果然有三分仙氣,魏歌連忙將自己的遭遇說了出來。
那道士捻一捻鬍子:
「你入住破廟那日,便被她攝了心,九九八十一天一到,她定會害你。你若想化解這災難,其實也不難,得知道她想要什麼。
今日晚間,你我前去會一會吧。」
午夜。
魏歌與劉道士一同出現在破廟外,門內傳來嚶嚶哭聲。
他們一進來,門便卡死了,周圍燃起烈火,劉道士拿出一個玉瓶子在手裡握著,藏在袖子裡。
瓶子的瓶身上盤著一隻遊走的蛇,透明的蛇,散發著淡綠色的光。
桌上突然出現一直紅燭,耳邊是女子的聲音。
再一眼,自佛像後走出一女子,魏歌定睛一看,這模樣竟是自己的妻子,佩月,只是這她身上的服飾,卻不知是哪朝哪代的。
「你來了,心尖血呢?怎麼……還帶來一份大禮。」
劉道士冷喝道:
「看我今日不收了你。」
那女子看到他,頓了一頓,不屑道:
「嘁……區區凡人,敢擋我的路,你是活的不耐煩了?」
魏歌:
「你若想解除封印,可以藉助劉道士的幫助,我帶他來,也是為了幫你。」
那女子繼而又笑,道士趁這個間隙拿出玉瓶念了一串符咒,那女子一驚,身子化為一道煙雲融進了案子上的燭火里。
從火中傳來聲音:
「你若不聽我的,這一生便別想安穩,若不取她的心尖血,也可以,除非,用你的血來換。」
兩人回宮後,公主生了場大病,幾乎撒手人寰,魏歌請求道士找出癥結,劉道士觀察三日,得出結論:
還是那紅燭做的法。
魏歌對道士說:
「便以魏某性命來換吧,魏某死後,願閣下保佑她平安度過此生。」
後,魏歌自殺,劉道士帶著他的血去破廟,將他的血撒上燭火,那燭火方滅了。
劉道士說:
「他死了,你大仇得報,封印解除,心愿是否已了。」
紅燭:
「我寧願是素箋的血來解這封印,你知不知道,我究竟輸在哪裡。」
劉道士伸手拂面,儼然換了一幅容貌:
「你愛上了他,佛仁心,愛天下人,他不是不愛你,只是也愛眾生。
前世你便有諸多執念,才被他找了由頭打散你的修為,驅你下凡。
此世便知,佛心不變,你的封印也解了,該隨我回去了。」
紅燭化為一陣煙,鑽進他的衣袖裡。
前世,紅燭與素箋,一個是佛祖案几上的燭,一個是他書寫用的紙,每日聽他誦讀佛經,有了靈性,紅燭修煉成人形,先於素箋喜歡上了這位清冷的人。
素箋便是後世的佩月。
佛下凡,嘗世界百態,要經歷九十九世,方能回升,童子以及眾多仙家皆一同下凡。(作品名:《奇異錄之紅燭篇》,作者:南巷積雪,北風微寒。來自:每天讀點故事APP,禁止轉載)
點擊螢幕右上【關注】按鈕,第一時間看更多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