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萬貨車司機撐起一個IPO

2023-01-13     投中網

原標題:270萬貨車司機撐起一個IPO

招股書提到,中國的貨運司機接近3800萬。短視頻時代以前,很少人關注這一龐大群體的生存狀態,但卡友們有著自己的一方小天地「卡友地帶」,按招股書的說法,這是「中國最大的物流行業社區和貨車司機社區」,不過招股書卻特別說明,維天運通「並未直接從卡友地帶業務產生任何收入」。

經營一個流量龐大的社區,卻不直接攫取利潤,另外如滿幫等平台也不時開展對司機的關懷活動,歸根結底,卡車司機的收入與社會地位、工作環境還遠不成正比,在行業鏈條中仍然屬於弱勢方。數字化也許能逐漸提升物流的成本和效率,但如何能讓「卡友」們更體面的工作,能與各方平等對話,或許是維天運通們要面對的終極問題。(投中BBKing)

近日,合肥維天運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維天運通)申請在港交所上市,這也是該公司自2021年11月以來的第三次上市申請。

作為一家數字貨運服務商,維天運通擁有數字貨運平台、卡友地帶和卡加車服等業務,同時也有路歌管車寶、快路寶、好運寶等產品,能為物流公司及貨主企業等拖運方、運力組織方、貨車司機、其他相關服務供應商等貨運行業參與方提供服務。

從數字貨運業務起步階段至2022年9月,該公司已服務了超過11600位拖運方和270萬名貨車司機,而這些用戶共完成了超過3620萬份拖運訂單。在2022年的前九個月,這家公司的線上GTV(運費交易金額)便達到了273億元。

在發展過程中,毅達資本、海通恆信、螞蟻集團、安徽中小企業基金、中信投資等投資者也陸續成為了維天運通的股東。其中,螞蟻集團在2019年3月花了約2.44億元後,持有該公司上市前14%的股權,一躍成為其第三大股東,同時也是第一大外部股東。

已服務超270萬名貨車司機

為了打造道路貨運數字化生態系統,維天運通可謂是下了不少功夫。

通過運營數字貨運平台,該公司為物流公司和貨主企業等拖運方以及貨車司機,提供城際及城市內道路貨運方面的數字貨運服務和解決方案。據灼識諮詢的資料顯示,按線上GTV計算,其擁有中國最大的數字貨運平台之一。

利用「線上+線下」的貨車司機社區「卡友地帶」,維天運通為貨車司機提供了交流和互助的渠道,從而提高了自身與貨車司機的黏性,而這也為貨車銷售及後市場綜合解決方案組合「卡加車服」的運營打下了基礎。截至2022年9月,該公司擁有超過310萬名註冊用戶。

經過多年深耕,該公司為不少託運方和貨車司機提供了服務。按照維天運通的說法,從數字貨運業務起步階段至2022年9月,該公司已服務了超過11600位拖運方和270萬名貨車司機,而這些用戶共完成了超過3620萬份拖運訂單。

龐大的用戶,也讓維天運通的營收呈上升趨勢。招股書顯示,在2019年至2022年9月的報告期內,該公司的營收分別為35.61億元、46.65億元、62.97億元、47.11億元,凈利潤則分別達到了-0.03億元、0.26億元、0.51億元、0.04億元。

這些營收主要來自提供貨運服務和貨運平台服務的數字貨運業務,該業務在整體營收中的占比超過了99%。具體而言,在貨運服務上,維天運通會作為承運方提供數字貨運服務;對於貨運平台服務,該公司會作為承運方承擔相應責任,但是會側重於為託運方和貨車司機建立聯繫並協調雙方。

雖然該公司報告期內的營收在逐年增加,但凈利潤卻在2022年有明顯的下滑,前九個月還不到400萬元。對於凈利潤的下滑,該公司的解釋是,主要原因包括新冠疫情影響、管理費用的提升以及研發投入的增加等。其中,2022年前九個月的管理費用便同比增長了30.5%,達到了7360萬元。

維天運通坦言,預計2022年會產生凈虧損。

螞蟻集團為第一大外部股東

察覺到公路物流的發展機遇,維天運通董事長馮雷抱著通過通信和網際網路去服務該行業的想法,在2002年決定從軟體工程師轉行去創業。

在創立了北京怡和佳訊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後,他們便嘗試通過信息技術去改革和推動貨運物流行業的信息化,並於3年後發布了中國物流行業首款SaaS產品「路歌管車寶」。資料顯示,該產品是一款電腦端線上運力資源管理應用程式,能夠實現與物流公司和貨主企業TMS、ERP系統的無縫對接。

到了2010年,在當地投資獎勵政策的吸引下,馮雷聯合他人在合肥成立了維天運通,而北京怡和佳訊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所有可轉讓的業務也變成前者擁有。這也意味著,北京怡和佳訊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相當於是維天運通的前身。

此後,數字貨運平台的建立,以及貨車司機社區的成立,讓維天運通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與此同時,該公司也獲得了眾多投資者的青睞。

2015年2月,毅達資本便用1000萬元拿到了該公司187.5萬股股份。當時,按照2014年市銷率計算,該公司的估值已經達到了20億元。此後,海通恆信、螞蟻集團、安徽中小企業基金、中信投資等投資者也陸續成為了維天運通的股東。

其中,螞蟻集團在2019年3月入股時,該公司的投前估值為13.8億元。在花了約2.44億元後,螞蟻集團一躍成為該公司第三大股東,同時也是第一大外部股東。

按照招股書的資料顯示,維天運通在2020年11月時,估值便達到了30億元。上市前,馮雷持股約20.75%,公司執行長杜兵持股約20.71%,螞蟻集團則持股14%。

即便按照30億元的估值粗略計算,馮雷的身價也已經超過了6億元,而螞蟻集團持有的股權價值則達到了4.2億元。

45個月共獲政府補助超51億元

感受到數字貨運賽道市場的龐大,不少玩家也紛紛入局。

據灼識諮詢的資料顯示,按照線上GTV計算,中國數字貨運平台市場規模在2021年為4300億元,預計在2026年將達到7590億元。

按照交通運輸部網絡貨運信息交互系統的統計,截至2022年9月底,中國共有2382家網絡貨運企業(含分公司),整合社會零散運力549.3萬輛,整合駕駛員496.9萬人。第三季度,中國網絡貨運企業共上傳運單2275萬單,同比增長37.2%。

此外,這個賽道也已經有頭部玩家登陸資本市場。2021年,滿幫在紐交所上市,目前市值超百億美元。而福佑卡車同年申請在美上市後,最終於2022年撤回上市申請,預計2023年轉戰港股。

除了創業者,投資人也早已在這個龐大市場布局。在滿幫、福佑卡車等頭部玩家身後,軟銀、紅杉、高瓴、騰訊、GGV紀源資本、雲鋒基金、光速中國、老虎環球基金、鐘鼎資本、京東物流、君聯資本、經緯創投等投資者也用真金白銀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不過滿幫和福佑卡車在上市前,均處於虧損狀態。公開資料顯示,即便是已經上市後的滿幫,也仍在一段時間內繼續虧損著,直到2022年第二季度才扭虧為盈。

至於維天運通,其報告期內的毛利率還不到7%。雖然目前處於盈利狀態,但實際的金額卻並不高。更為重要的是,該公司的盈利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政府補助。

招股書顯示,在報告期內,該公司獲得與數字貨運相關的政府補助分別為9.16億元、11.93億元、17.72億元、12.86億元,相當於45個月共獲得政府補助約51.67億元。

之所以能獲得巨額的政府補助,主要是有關部門為了促進數字貨運業務的發展,而出台了相關政策。事實上,在數字貨運平台出現前,聘請貨車司機為貨主服務的物流公司面臨其產生的巨額增值稅問題,這也是由於貨車司機通常無法或不願意為運輸成本開具合適的增值稅發票,最終的結果便是物流公司難以實現增值稅抵扣。

隨著數字貨運服務商的出現,由於貨運過程中的收入和成本方便記錄,物流公司的稅收也便於合規,但是直接與貨運司機打交道的平台卻也面臨上述類似問題。為解決該問題且考慮到數字貨運平台對當地經濟的貢獻,政府補助便應運而生。

維天運通坦言,公司業務盈利能力一直並預計將繼續依賴與數字貨運業務有關的政府補助,如果無法繼續獲得此類補助,那麼自身業績可能會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對於奔跑在上市之路的維天運通而言,除了繼續增加收入,更重要的便是提高變現能力和拓展收入來源,而這也是自身最終能持續經營所需要解決的問題。(文/魯智高,來源/投中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b1a8c0439e9fe42c60370306161b4a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