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第一股要來了,紅杉、谷歌是股東

2023-06-01     投中網

原標題:AIGC第一股要來了,紅杉、谷歌是股東

「少數具有建立通用大模型能力的AI公司之一」,招股書的開頭讓我忍俊不禁,灼識諮詢如此表述,是不是忘了短短几個月間,中國已經冒出幾十個大模型了?

當然,出門問問在AI方面的能力毋庸置疑,李志飛也是ChatGPT3.5爆火的始作俑者之一,不過他雖是AI專家,但在戰略方向上有些猶豫,以至於苦思冥想一個月才得出「機會在應用層」的結論,相比「苦大仇深」的王小川和上來就要All in的王慧文,出門問問要上市,還是最終還是得考慮現實問題。(投中BBKing)

2023年5月30日,Mobvoi Inc.(出門問問)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主板掛牌上市,中金公司和招銀國際擔任聯席保薦人。

出門問問成立於2012年8月31日,是一家提供完整的AI賦能解決方案,以滿足內容創作者、企業和消費者的廣泛需求的公司。成立期間,公司獲得SIG海納亞洲、谷歌、紅杉中國、真格基金等資金加持,並於2022年實現盈利,凈利潤達1.09億元。

此前,創始人李志飛曾多次公開表示,自己將在大模型領域創業,志在做中國的 OpenAI。此番出門問問若成功上市,生成式AI和大模型或許就是李志飛的下一站。

新故事:生成式AI和大模型

不同於出門問問成立之初主打AIoT智能設備,招股書中著重提出,出門問問是少數具有建立通用大模型能力的AI公司之一。並強調,根據灼識諮詢報告,按2022年AIGC解決方案收入計,出門問問是中國最早一批起步、營收最高的專注於AIGC技術的AI公司。

招股書提到,2020年,出門問問開發出通用大模型「UCLAI」,隨後於2023年升級為「序列猴子」,報告期內,公司已為全球超過1,000萬用戶提供服務,涵蓋內容創作者、企業及消費者。

雖然新故事是生成式AI和大模型,出門問問當前的具體產品及服務仍然是「AI軟體解決方案」和「AIoT解決方案」。

「AI軟體解決方案」按客戶類型可分為「針對內容創作者」及「針對企業」。「針對內容創作者」方面,通過AI配音助手「魔音工坊」及其海外版「DupDub」、AI寫作助手 「魔撰寫作」以及AI數字人「奇妙元」等產品,出門問問建立AIGC解決方案矩陣,在全球範圍內提供一站式AIGC解決方案,為內容創作賦能。報告期內,AIGC解決方案已吸引約40萬名累計付費用戶,超過600萬名累計註冊用戶,且自解決方案推出以來已實現100多萬筆付款。

「針對企業」方面,憑藉強大的軟硬體結合能力及語音交互技術,出門問問為汽車、金融、物聯網、 醫療及零售等行業的企業量身定製全棧式AI軟體解決方案,報告期內,公司已預裝車載語音交互解決方案的汽車超過200萬輛。

「AIoT解決方案」方面,出門問問已推出各種AIoT智能設備,例如AI智能手錶—TicWatch系列及AI智能跑步機— Mobvoi Home Treadmill Incline。通過軟硬體結合設備,公司逐步將先進的AI技術應用於「可穿戴、汽車及智能家居」三大人機互動生活場景。相關AIoT智能設備均可通過全場景覆蓋的個人虛擬助理 —「小問」進行相互連接。報告期內,AIoT智能設備已累計銷售超過100萬件。

2022年扭虧為盈,凈利潤1.09億元

財務數據方面,2020年至2022年,出門問問的營收分別為2.65億元、3.98億元和5.00億元,營收金額逐年增加。2020年和2021年,出門問問的經調整凈虧損分別為1.57億元和0.73億元,2022年則實現扭虧為盈,經調整凈利潤為1.09億元。

從收入構成看,2020年至2022,出門問問在AIGC解決方案的收入占比分別為0.2%、1.7%和8.0%;在AI企業解決方案的收入占比分別為16.8%、13.3%和52.6%;在AI軟體解決方案的收入占比分別為17.0%、15.0%、60.6%,總體都呈上升趨勢,但是AIoT解決方案收入占比,在2022年從前兩年的80%以上大幅下降至39.4%。

對此,公司的解釋為,AIGC解決方案的收入增加,原因為AIGC解決方案的付費用戶增加;AI 企業解決方案的收入增加,主要原因為進行了智慧財產權安排,部分被AIoT解決方案收入受延遲推出新旗艦產品影響而有所減少所抵銷。

公司支出最高項為研發支出,2020年至2022年分別為9700萬元、9150萬元及1.2億元,支出主要投入在技術員工身上,3年占比均在80%左右。

出門問問在招股書中表示,IPO募集所得資金凈額將主要用於持續改進建模技術,通過引進世界領先的技術和人才,對其底層基礎模型進行模型訓練、垂直優化,並改進解決方案的現有程序算法;解決方案的開發和營銷;尋求策略聯盟、投資和收購;以及用作營運資金和一般企業用途。

SIG海納亞洲、谷歌、紅杉中國為主要股東方

李志飛擁有漂亮的履歷,於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計算機系博士畢業的他曾是Google總部Research Scientist,那時他是谷歌翻譯開發者,自然語言處理及人工智慧專家,是世界主流開源機器翻譯軟體Joshua主要開發者。

由他帶領下的出門問問成立於國內雙創最火熱的時期,出道即高峰,剛成立就獲得真格基金天使輪投資,接下來以一年一融資的節奏,分別拿下紅杉、SIG海納亞洲以及Google的投資。2017年,出於業務發展需要,出門問問獲得大眾汽車1.8億美元融資。此後,出門問問再未接受外部投資。

招股書表示,自2013年2月至2019年9月,出門問問共進行七輪融資。股權結構方面,Mobvoi Limited占股最大為26.72%,SIG海納亞洲為第二大股東,占股17.03%,其次是Google占股13.26%,紅杉占股10.92%,香港歌爾泰克有限公司占股10.03%。

2018年,國內AI行業爆發,出門問問也開始快速擴張,很快,李志飛就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那一時期非常激進,也可以說有點狂妄,第一次意識到,與巨頭競爭非常可怕。」2019年公司進入低谷期,並在接下來一年進行大調整。與此同時,李志飛懷抱極大的熱情開始關注chatGPT以及生成式AI大模型,並很快公開喊話:自己要做中國版的open AI。

對此,網上評論眾說不一。有一種意見認為,相對於李志飛這種創業者,擁有相當經驗和積累的大廠,在大模型平台的搭建和構架上,更有優勢。

可是李志飛從來是藝高人膽大。在10年前,大部分人工智慧創業公司都會選擇更為穩妥的to B業務場景時,李志飛抱著著消費產品的理想,從智能手錶切入,從讓出門問問的發布會一次次成為to C硬體的盛會。當時不少人認為,李志飛選了條死路,可偏偏,出門問問把to C的鏈條趟順了,又反過頭來,開始向to B探索,也讓他趟出了出門問問自己的路,並在2022年成功實現扭虧為盈。

放眼如今的中國市場,鮮少有一家公司能像出門問問這樣,toB toC兩手都硬、海內海外市場兩手都抓,且都交出了不錯的成績單。

說不定,將來中國版生成式AI和大模型,也會出自一家創業公司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abf68c2f46e2021c051e9182ec614a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