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你7個法則,讓你成為人生的「先知」

2019-08-11     林小白向上管理

文/林小白

從小到大,我都很想知道我的未來是怎樣的。當然,不僅是我,很多人都想。要知道如果我們能正確預測未來,會多有優勢!

因為時間總是不顧我們逕自往前走,而我們也知道人生的路途從不是水平線,而是曲線。今天我們在波峰,指不定哪天,我們就到了波谷。也因為人生如此的不確定,所以我們才想抓住更多確定性。當然,這沒什麼好丟人的。因為,人,就是天生恐懼未知。

所以,你會看到,即便有的人已經家財萬貫、名利雙收,但還是花重金去請「大師」,讓「大師」幫忙算一算自己的未來。連所謂「成功人士」都恐懼或好奇自己的未來,何況是芸芸眾生里普通的你我。

突然,有一天,有個叫丹尼爾·伯勒斯的傢伙告訴你,「嘿,我可以正確預測未來!」你,會不會覺得他是個騙子?接著他又說,我就是靠這個本領,做到那些不可能的事,然後走到今天的。咦?我有點心動了,就先跟著他走了,看看他是怎麼做到的。


丹尼爾·伯勒斯的《理解未來的7個原則》,與其說是教你怎麼看到未來,從不可見里做到不可能,更確切的是讓你養成一種思維習慣。畢竟,世界瞬息萬變,現在掌握的方法,你能保證30年後、50年後同樣起作用嗎?而思維,就可以。

《理解未來的7個原則》從7個方面來幫你發現更多的不可能,分別是:從確定性開始、洞察先機、變革、跳出你面臨的問題、反其道而行、重新定義和再創造、主導未來。在這7個章節中,都提到一個理解未來、掌握更多未來資訊的關鍵——遠見力

遠見力是從一個全新的角度來看待事物,看到並掌握目前及未來的趨勢。它告訴你如何通過看到可能性,轉變不可能。


要知道世間唯一不變的就是變。我們尋求確定性,但世界上沒有多少是確定的。幾十年前,人們覺得進了國企就是「鐵飯碗」了,但今天再看已經不是這麼一回事了。再說說現在,我們這一代人開始糾結到底是何時買房,如果現在就買,會不會一買完就降了?投資股市也是一樣,我們總是不敢斷言,它未來的走向是往上還是往下。我們常被世事難料所嚇倒,但愈關注不確定性、不為人所知的事物,就愈無法採取有效行動。而當我們落在了不確定性的泥沼之中,就忘記了要從確定性開始。

這個世界總有一個趨勢,但趨勢又分為硬趨勢與軟趨勢。硬趨勢是絕對會發生的事。比如我們總是會老的、一年總是有12個月的(多為周期性現象);軟趨勢是可能會發生的、未來的變數。比如數碼產品總是越來越小、越來越便捷的,這就是根據我們的觀察和經驗推導出的大家都能認可的趨勢。而我們要做的就是用心觀察,找到軟趨勢。

我們可以這麼做:

1.檢查生活和工作,把屬於周期性變化的現象列出來;

2.檢查所從事的行業,把所有硬趨勢列出來,這樣就知道有哪些確定會發生;

3.檢查所從事的行業,把所有軟趨勢列出來,這樣就知道有哪些是你能改變或影響的;

4.自問「我確定的事情有什麼?有哪些事物是我確定幾周後、幾個月後、幾年之後一定會發生的?我如何發揮創意,運用這些確定性?」

5.質疑自己的假設,列出清單,檢查各個現象是硬趨勢還是軟趨勢,是確定性還是可能性。

實際上,《理解未來的7個原則》花了約半本書的篇幅在強調變革、創造的重要性,而跳出你面臨的問題及反其道而行的策略則是應對變革、進行創造的重要原則


我們必須承認,改變不是那麼容易,但如果你事先發現了事物的變化,及時跳出你面臨的問題,則一切會變得不同。我很喜歡的一本書叫做《誰動了我的奶酪》,它用很短的篇幅說了很深刻的道理。那隻很早發現奶酪被移走的老鼠,在有一天發現原先儲藏奶酪的屋子清空了之後,它只是淡定地轉身,因為它注意到了這個現象,並做出了相應的對策。在看《理解未來的7個原則》時,我有時會覺得這本書是《誰動了我的奶酪》的拓展版及實踐版。我很喜歡作者在書中提出的一個全新的法則——「只要有可能,必將會實現;你不去做的別人就會去做。」要知道,生活不只是處理危機,更應該把握契機。

所以現在,閉上眼睛,問自己:目前,我的工作及生活所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什麼?然後,牢牢記住你認為的最大問題,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跳脫出這個問題。因為正是這個問題,擋住了我們的視線,而真正的原因則隱藏在這些錯認為的問題之後。使用遠見力的關鍵,首先就是要讓自己不妄下判斷。

我們可以這麼做:

1.像剝洋蔥一樣思考。把你的問題想像成洋蔥的表皮,列出問題的組成部分,一層一層地剝離。不斷問自己「為什麼這是一個問題」,當你找到一個問題,要反問自己「為什麼這是一個問題?」最終你會發現真正的問題,這個過程往往比你想像的更快。

2.每一次只專註解決一個問題,不要試圖去解決所有事情。

「如何使用遠見力,看到無形的東西,做到不可能的事」,這是這本書強調的重點。其有效的一個方法就是反其道而行。我是學金融出身的,所以對於巴菲特先生的「別人恐懼時你要貪婪,別人貪婪時你要恐懼」印象深刻。這說的就是反其道而行。你看的越多,你看到的也越多。問題是,你往哪裡看?反其道而行的力量在於它讓你看到其他人都忽視的地方。所以,在金融投資上,我們都知道,當你發現連菜市場大媽都在討論買股票時,你就要退出來了。你瞧,原來我們也用過這個法則,只是不自知。

但只要做了與別人相反的事,我們就能解決所有問題了嗎?當然不是。我們還要變革或改變。變革即更大的改變。


21世紀,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變革。這意味著你不能走回頭路,不能停滯不前;你不能固步自封,不能繼續做你一直在做的事,即使你竭盡全力去保持。想要生存下去,茁壯成長,唯一的解決之道就是重塑自己。當然,我們的本質、個性、才華不會隨著時間發生太大的變化。但是我們通曉的技能、學到的知識、能做到的事,卻可以大幅度改變。

我們可以這麼做:

1.尋找自己的核心優勢。圍繞自己的天分、才華等等,找到自己的核心優勢,從而找到讓自己不斷精益求精的視野。

2.勇於與眾不同。可以看看對手正在做什麼,然後另闢蹊徑。

在一定程度上,我們一直掌握著主導自己未來的力量。未來一直是一塊空白的畫布,任由我們自由書寫。只不過現在轉變的速度太快,而且我們有了更強大的工具。從現在開始,激發你的遠見力,讓遠見力助你看到更多的不可見,做到更多的不可能。要知道,你看向哪,就會去往哪。

—END—

​作者簡介:林小白。熱衷旅行,熱愛寫作,出版了《行動力》《每天多出一小時》。公眾號:林小白向上管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b1a1g2wBvvf6VcSZO0H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