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 融合發展——2023卓越競爭力金融峰會

2023-12-13     中國經營報

原標題:科技金融 融合發展——2023卓越競爭力金融峰會

「金融是『國之大者』,只有胸懷『國之大者』,強化使命擔當,才能向金融強國的目標邁進。」在11月份結束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釋放了哪些重要信號?走出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上,金融企業如何重點發力?「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為行業指明了一條怎樣的發展路徑?12月12日下午,「科技金融 融合發展」——2023卓越競爭力金融峰會探路金融如何向深處改革。

大會致辭

季為民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所長

中國經營報社社長、總編輯

季為民表示,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面對複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中國經濟頂住壓力,迎難而上,經濟運行保持恢復向好態勢。在此過程中,金融業藉助數位技術,促進金融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和實體經濟發展的多樣化金融需求,在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展現出了中國特色的金融力量、金融智慧和金融擔當。

當前,融合發展已成為時代趨勢,正深刻改變和影響著傳統的思維模式和工作理念。黨的二十大圍繞「融合」一詞作了一系列的重要部署,為相關行業的融合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2023年金融工作會議時隔六年再次召開,從「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更名為「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進一步凸顯了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高度重視以及金融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中的重要地位。

主題演講

數智化時代的科技金融變革

姚景源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

姚景源指出,競爭力是經濟核心問題。如果從微觀層面看,競爭力決定一個企業生死存亡。從宏觀層面看,競爭力決定一個國家和民族興衰,所以競爭力至關重要。

網際網路、數位技術和人工智慧相結合的時候,人類就進入到了數智化時代。生產工具的變化會顛覆全社會的生產和生活,全方位地影響社會組織活動。姚景源說:「我們得深刻地去把握數智化時代」。

那麼,數智化時代,金融應該怎麼樣發揮作用呢?

姚景源表示,第一,金融應當更好地去解決宏觀調控問題。當經濟周期到來時,我們要通過宏觀調控讓波動的幅度能夠有所減弱,讓它對生產力的損害和衝擊降到最低。

第二,搞好經濟活動最重要的是要素的配置。要素當中最重要的就是資本,就是貨幣,就是金融。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怎麼樣讓金融之水能夠流到那些需要水的地方,讓金融、資本、貨幣,這個生產力當中最重要的要素能夠發揮更好的作用。

第三,經濟活動最重要的就是要使交易成本更低,交易機會更多。「我們就得改革,就得研究一個制度,讓這個制度能使交易成本更低,交易機會更多。」

主題演講

銀行數字化轉型與金融服務質變

王家強 中國銀行研究院資深研究員

王家強表示,科技與金融充分融合,是建設科技強國、經濟強國、金融強國的必由之路。

銀行該如何進行數字化轉型?王家強認為,銀行要數字化轉型,就要從根本上擺脫傳統思維,高度重視金融科技的投入,要圍繞數據要素進行系統性的重構。具體來說,分為以下六點:

第一,要有一個全面地數字化轉型戰略。把金融戰略提升到新的高度,投入資金、物力資源,將科技作為發展的驅動力,重點推進銀行商業模式、經營決策、基礎設施、組織文化等轉型。

第二,要優化組織架構,推進戰略實施。制定好戰略,必須有創新型的組織架構作為基礎,不斷強化跨條線的協同。

第三,要加強科技投入,提供資金和人才保障。

第四,要推進數字化的全渠道、全場景的營銷和整個生態圈的建設。

第五,要不斷創新優化,把傳統的運營和風控體系實現智能化、數據化。

第六,要強調數字治理,加快數字資產的發展。

主題演講

加快數字化轉型 提升養老金融建設質量

胡鋒 和泰人壽副總經理

胡鋒表示,保險科技的進步讓行業發展動力發生了四方面根本性的改變。一是更加友好的保險產品和服務,能夠滿足社會期待和客戶的真實需求;二是高效率的經營模式;三是很強的數字化能力;四是更加高效的銷售模式,符合投保人群年輕化、投保線上化的趨勢,保險產品更加透明和簡單。

此外,胡鋒認為,數字化轉型可在三個方面重點發力,促進人身險高質量發展。第一,大力推動數字化產品開發,真正實現產品定價的精準化、客戶收益的透明化;第二,大力推動數字化產品管理,鼓勵線上線下融合,降低營銷成本;第三,大力推動數智化內部管理,實現公司的流程再造,降低管理成本。

主題演講

智能營銷:財富管理數字化蝶變

李誠 績牛信息北京分公司總經理

李誠表示,財富管理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性日漸提升。從外部因素看,廣大投資者因國內外大環境和金融趨勢的變化,投資習慣逐漸上升,需求更加複雜。從內部因素看,金融機構通常面臨挖掘不到客戶的需求、業務增長難、業務簡單、競爭力弱、內部數據不聯通以及數據分析類等難點。因此,財富管理數字化轉型必須加快:

第一,通過數據精細化地運營挖掘客戶需求;

第二,要提高客戶的體驗,以成品業務為中心轉變為以客戶為中心;

第三,傳統線下營銷模式轉變為線上營銷模式,提高效率。

圓桌對話

金融數字化提速,數實融合如何走深走實?

孫嘉鋒 山西證券首席信息官

在推動數實融合的進程中,數字化轉型如何更好地融入實體企業?

對此,孫嘉鋒表示,從證券的數字化實踐來看,會存在業務和技術兩張皮的情況。要解決這個問題,一方面,應要求技術人員主動擁抱業務,理解業務的需求痛點,不能只沉浸在自己的技術嗨點上;另一方面,從制度角度出發,可以通過一些敏捷的組織,組成業務和技術的聯合團隊,讓技術相關人員能夠前置出去。

除了以上兩方面外,孫嘉鋒補充說,還可以嘗試推動技術人員到業務崗輪崗,以這樣的方式更好地促進技術和業務的融合。

曲曉燕 中糧信託戰略部總經理、良益研究院執行院長

曲曉燕表示,未來信託公司更偏重向資產管理信託、資產服務信託和慈善信託這三個業務方向轉型,尤其是資產管理信託和服務信託對信託公司的數字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中糧信託而言,無論是從新的業務來講,還是從數字化的創新、產品的創新、技術的創新都提出了新的挑戰。

曲曉燕坦言,未來的數字化建設或者數字化的戰略更多地是在產品研發、運營支持、風險管理上做一些金融科技創新並賦能信託相關業務。談及數實結合,曲曉燕認為,只有業務的全流程和數據化全部高效結合起來,才能真正實現數實結合。

費浩峻 奇富科技首席算法科學家

談到數實融合,費浩峻指出,不要把數字化當作一個「空中樓閣」,出發點應該是為了解決業務的問題。

「我覺得最終的有機結合就是有一天我們忘掉了數字化,數字化就是自然而然發生在整個業務從決策到進展的每個過程,這才是更完善的有機結合。」費浩峻表示。

赫建營 馬上消費科技創新發展部總經理

對新市民和農村老百姓來說,企業如何通過數字化手段提高對他們的個性化服務?赫建營提出三點看法:

第一,千人千面的智能化客服。簡單來說,就是給每個農村老百姓和新市民都打造一個數字人,可以模仿其聲音,知道其部分想法,進而能夠為其提供精準化的服務。

第二,通過AI的手段幫助新市民建立數字身份證。部分新市民和老百姓在央行沒有徵信,企業可以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手段,幫助信用方面「空白」的人在銀行建立數字身份。

第三,智能化的風控。能夠讓相對不那麼高凈值的人群享受到分鐘級的申請和秒級放貸,以及零人工干預的金融服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b000ac939154856227ed2459d31573e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