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快到了,教你用大板薯做丸子,油鍋里一炸,比肉丸還香

2019-10-02     愛美食的志寶媽

還不到1個星期,重陽節就要來臨了,每到這個季節,我們家鄉的大板薯開始上市,板薯的形狀有點像大腳板,所以人們也稱它為「腳板薯」。板薯分為兩個品種,一種是白色的板薯,一般做菜比較多,另一種是紫色的板薯,重陽節的時候大家都用它來做丸子,這種丸子不放肉,鬆軟又好吃,出鍋比肉丸還受歡迎,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的就是這款板薯丸子。板薯丸子在我們本地叫:「薯包米果」,圓圓的,一口一個,吃完滿嘴留香。每到重陽節,老媽就會炸板薯丸子,一做就是一大盆,全家人都可以吃個飽。這幾年大板薯的價格漲了不少,最貴的時候竟然賣到了8塊錢一斤,跟鐵棍山藥的價格差不多了。

用大板薯做的油炸丸子是我們本地的傳統美食,重陽節那天,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吃,不會做的人在店裡也能買到。板薯丸子炸得好不好吃,關鍵就在於板薯的用量和麵粉的用量配比,粉用多用少直接影響口感,做的次數多了,就能把握好配比。老媽炸了20多年的板薯丸子,經驗豐富,吃過的鄰居都對老媽的手藝讚不絕口。老媽炸板薯丸子的時候,我一般都在旁邊看著,漸漸地也學到了一些技巧。前兩天在小區附近的菜場看到了新鮮的大板薯,於是買了兩根回來做板薯丸子。昨天下午抽空炸了一大袋,我和先生兩個人很快就吃光了。下面我就給大家分享這款贛州傳統美食板薯丸子的做法以及製作技巧,感興趣的小夥伴一起來學習吧!

【板薯丸子】

【食材】:紫板薯1000克,中筋麵粉250克左右,鹽適量,香蔥適量,生薑1小塊,辣椒粉1勺。

【做法】:

1,首先準備好需要的食材,新上市的大板薯很新鮮,我挑了3根個頭差不多大的紫板薯,紫板薯的口感脆嫩,跟淮山的口感有點相似。

2,接著將板薯用清水沖洗乾淨,然後用不鏽鋼勺子颳去外皮,小時候母親是用打破的瓷勺刮板薯皮的,刮掉的皮很薄,比削皮器好用。

3,切掉根部,用擦板器將紫板薯擦成板薯泥,也可以用料理機直接攪成泥。

4,這是擦好的板薯泥,非常細膩,顏色也很美膩。

5,將香蔥去根後洗凈,然後切碎備用,傳統的方法是放韭菜碎,家裡沒買韭菜,所以我用香蔥來代替,然後把生薑洗凈去皮後剁碎。

6,在板薯泥里加入250克左右的麵粉和適量鹽,這一步很關鍵,麵粉最好分次加入,攪勻後再加下一次,攪拌好的麵糊不會太稠,也不會太稀。很多人喜歡用粘米粉來代替麵粉,看自己喜歡。

7,最後加入切好的香蔥、薑末和辣椒粉,攪拌均勻備用。

8,鍋里倒入適量玉米油,油溫6成熱時,用手抓起一把麵糊,從手的虎口擠出丸子。

9,另一隻手拿著勺子,勺子過一下水,然後將丸子擠到勺子裡,再倒入油鍋里炸香。

10,炸丸子的時候不時地翻動一下,待丸子炸至體積膨脹,浮在表面,顏色微黃即可出鍋。

11,鬆軟好吃的板薯丸子炸好了,歇涼一點就可以開吃了。

12,看起來是不是很饞人啊?

小貼士:

1,炸板薯丸子切勿大火,否則外皮焦了,裡面不熟。

2,鹽不能放多,否則太咸影響口感。

這樣一款簡單易學、鬆軟好吃的傳統美食板薯丸子的做法你學會了嗎?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在我的文章下面留言。歡迎大家收藏和轉發我的文章,讓更多的人學會這款傳統美食的做法。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寫得好,就點個贊吧,你的支持和鼓勵是激勵我前進的動力,我會寫出更多優秀的文章來回報大家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aTBdl20BMH2_cNUgUGT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