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對泥料,千元壺泡出萬元壺口感

2020-03-09     宜興紫砂之家

紫砂壺作為泡茶利器,要發揮其性能,就要知壺懂茶,所謂一壺侍一茶,壺不同,所搭配的茶也不同。以下以八款泥料為例,看壺和茶如何搭配,才能泡出最佳效果。

此前紫砂之家已經從茶葉種類的角度,為大家分析了每一種茶應選用什麼壺更合適,詳情參見《什麼泥料的壺泡什麼茶?專業解答!》

今天我們就從泥料屬性的角度,為大家講解紫砂壺和茶應該如何正確搭配,口感更佳!


【本山段泥】


點擊查看 蔣永林 本山段泥


點擊查看 陶金蘭 本山段泥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本山綠泥,古稱「梨皮泥」。礦土呈淡綠色層片狀,燒成陶後現梨皮凍色(米黃色),產於黃龍山岩層與紫泥共生礦層中,僅數厘米厚,位紫泥上層與岩板間,俗稱「龍筋」。

【沖泡建議】


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和綠茶是絕配、鐵觀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等。


【底槽青】


點擊查看 賀楊 原礦底槽青


紫泥原礦可分為頭槽、二槽青、底槽青等三類,底槽青產於紫泥最底層,泥料之佳,為歷代陶人推崇之首,亦為數百年來經典名器。由於產於紫砂最底層,質地特純,泥質細膩、成色穩重,呈棕色,在近代制壺名家中廣泛使用。

【沖泡建議】


普洱系列、烏龍茶、龍井、花茶、碧螺春、紅茶、綠茶等。


【原礦紫泥】


點擊查看 黃麗萍 原礦紫泥


原礦紫泥為江蘇宜興黃龍山,礦脈所開挖出來的紫砂原礦提練而成, 當時因礦脈里鐵質成分較高、所出產的茶壺會產生火疵、小熔點,泥料內所含顆粒較大結構鬆散器身顯著成雙氣孔結構,特殊雙重氣孔結構,賦予宜興紫砂茶壺,傳溫快、保溫強,利於泡茶時保持水的溫度和茶的色香味。

【沖泡建議】


烏龍茶是最適宜的,普洱熟茶、鐵觀音、紅茶等也是不錯的選擇。


【朱泥】



點擊查看 許華芳 原礦朱泥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朱泥是屬於紫砂紅泥中的一種泥,因主要成分為紅泥(含鐵量極高)而得名,朱泥是紅泥中之精品。目前朱泥礦是明顯減少了。但有一原則不變,只要有紅泥,朱泥則不滅。養成的效果主要是看「出漿」的速度以及「潤」度。

【沖泡建議】


鐵觀音、台灣高山茶、普洱生茶、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等皆可。


【紅皮龍】


點擊查看 劉一飛 原礦紅皮龍


紅皮龍是一種紫砂泥料名稱,屬於紅泥系。原名叫野山紅泥。一般分布在黃石層的下面,泥色紅褐色,燒成後為紅色。紅皮龍相對石英含量較高,雲母雜質也比較多,透氣性能好,泡茶易上手,親和力佳,溫度簡單易掌握,使用愈久愈發紅潤,為雅俗共賞之泡茶利器。

【沖泡建議】


鐵觀音、台灣高山茶、普洱茶、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龍井、紅茶等。


【黑泥】


點擊查看 楊瑤芬 黑泥


黑泥礦料較為疏鬆,加工成型須細心謹慎。泡茶醇和溫順敦厚,時間掌控容易,初學者與老手均能使用,頗具中庸謙和之獨特氣質。

【沖泡建議】


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效果最佳,鐵觀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為次,普洱系列、綠茶也可。


【降坡泥】


點擊查看 吳小平 降坡泥


原礦因含段泥、紅泥、紫泥等諸多共生礦,陶之後,於深沉之「橙紅色」底上,滿布五彩斑斕的粗細、深淺之紅、黃星斑點。製作中因易生氧化鐵融點、跳砂、及花泥而難度加大,故而成品稀少,砂土氣重,日久使用,漸露鋒芒,養成後變化甚大,溫潤莊重。


【沖泡建議】


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鐵觀音、普洱茶三款是絕佳搭配。


【小煤窯朱泥】


點擊查看 崔龍君 小煤窯朱泥


燒成後顏色溫潤橙紅,熱水沖淋立現嬌嫩鮮紅特色,神秘迷人。如荷花池間玉立、若冬梅雪中含苞,卓爾不群,風韻令愛壺人神醉。泡養日久,溫潤而富深度、層次變化,美不勝收。泡茶水色好,泡養速度立竿見影。一般兩三泡茶後就能感覺到水色的明顯變化,最終養成玉一般的質感。


【沖泡建議】


鐵觀音不二之選,台灣高山茶、普洱生茶、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龍井等。


壺道幾何,茶道萬千,不同泥料的壺需要搭配不同種類的茶,只有紫砂泥和茶葉相輔相成,互相成就,泡出的茶才會更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aAb8wHAB3uTiws8KQMx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