羯族的末日,冉閔誅胡二十餘萬後煙消雲散

2023-12-22     花西亦花心

原標題:羯族的末日,冉閔誅胡二十餘萬後煙消雲散

天道好還,中國有必伸之理;人心效順,匹夫無不報之仇。羯族是五胡亂華中最殘暴的民族,狡猾殘忍、嗜殺血腥,死於石勒、石虎叔侄之手的漢人、匈奴人及鮮卑人等,超過百萬量級。這使他們得國的同時,也在短短三十餘年便耗光了氣運。善惡到頭終有報,他們的滅族就是徹頭徹尾的報應。

先說一下滅族的定義,引入軍事術語是「全殲」,消滅90%以上的敵人就叫全殲。石勒得國後,其族群被稱為「國人」,冉閔誅羯時,「死者二十餘萬」,後來的史書上除侯景外,再也沒看到羯族作為一個民族的身影。由此可以確定,羯人基本被全殲,可見後趙國族的數量至少在二十萬人以上。事實上,比較靠譜的數字應該在三至四倍,即六十萬至八十萬之間。

一、羯族的組成

學者以為,羯胡本部的人口並不多,部落的規模也並不大。石勒的父祖,只是區區部落小帥,至石勒時,部落里的人丁已經淪落到被官員隨便販賣的地步:

《魏書·卷九十五》:并州刺史司馬騰執諸胡,于山東賣充軍實,兩胡一枷,勒亦在中。

石勒在冀州眾至十餘萬人,令手下大將去招降并州山北諸郡縣,此時「諸胡懼勒威名,多有附者」。

又,石勒最初召集十八騎為盜。這十八人中,據學者考證有月氏人、西域胡、天竺人及匈奴人等族屬。

石勒後來起家的班底來自於張督、張伏利度兩個部落。張督本為胡人,依附石勒後,「勒於是命督為兄,賜姓為石,名之曰會」,意思是叫張督加入了羯族,改姓石。張伏利度是烏丸人,有眾二千,後來亦奉石勒為主。隨著石勒成為這兩個部落的主人,其部下數千人也必然成為了羯人。

此外,石勒的軍團中漢人也占很大的比例,他攻陷魏郡、頓丘諸壘壁後,「簡強壯五萬為軍士」。如冉閔之父冉瞻,是石虎的養子,本是漢人,石勒攻破陳午後擄獲。

綜合起來看,羯族本是諸雜胡的一支,規模及影響力都不占優勢,然而自從石勒坐大後,首先他從前的本部幾乎都投奔了他,後又通過裹挾別的民族(雜胡、匈奴及漢人等),而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利益共同體。

這個利益共同體的名字當然只能用石勒出身族源的名字,那就是「羯」。

羯的本義是騸了的公羊,「胡」字也並不好聽,故而石勒以其為「國人」。

二、冉閔殺胡前羯人的命運

羯人自成為一個龐然大物之後,329年滅前趙,北方在形式上歸於一統。其控制的疆域西起關隴、東至遼西,可以說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然而也有人不給他們面子。

314年,石勒以計殺幽州刺史王浚,威著天下,《魏書·序紀》穆皇帝(拓跋猗盧)七年「匈奴雜胡萬餘家,多勒種類,聞勒破幽州,乃謀為亂,欲以應勒,發覺,伏誅」。萬餘家即四五萬人,羯人且按3/4計,也有三至四萬人被殺。

343年,石虎討伐遼東慕容皝,大敗而還,《晉書·康帝紀》建元元年秋七月丁巳,詔曰「慕容皝摧殄羯寇,乃雲死沒八萬餘人,將是其天亡之始也。」按《晉書·慕容皝載記》,稱斬首三萬餘級,繼而「大敗之」,八萬餘人,雖有誇張,自也應當在五萬以上。這些人當然並非全部是羯族,但若說羯人居半,該還是靠譜的。那麼這又被殺了三萬左右。

著重要說的是石勒一家的命運。

石勒,死於333年。334年,石虎殺石勒之妻劉氏、程氏,又殺其子石弘及其諸弟,石勒養子石堪、從子石生、石朗等起兵反對,皆失敗被殺。

石勒妻子子孫,甚至養子,全部死於石虎之手。石虎實現了自己昔日的誓言:待主上晏駕之後,不復留此種也。

也是報應。

石虎對別人狠,對自己家更狠。

他稱天王后,以石邃為太子,後殺之,且「及其男女二十六人」;次立石宣,又殺之,並「殺其妻子二十九人」。

這兩次殺戮,基本上把他自己的兩個親生兒子一家子全部殺絕。

三、冉閔殺胡

冉閔是石虎的養孫,殘暴程度一脈相承。

冉閔如今已在網絡上封神,他的功績在十年前被塑立成「拯救了漢民族的天王」,不過現在還好,被修正為「拯救了北方漢民族的天王」。

有位先生走了另一個極端,以「王八蛋」、「混帳」形容之,然後又有人說出了如下理論:

即使冉閔那時候只拯救了10萬漢民族百姓,到如今也已繁衍到近乎千萬,說不定便有那位先生的祖宗。

這個理論初一聽很有道理,但事實上帶有更大的偶然性和不確定性,它其實沒提出任何有建設性的意見,也沒有靠得住的理論,以一個無法推導的過程來確定冉閔的功績。按這種理論,古代的任意一個地方官、一位裨將,只要剿滅了一波山賊,使一縣一地百姓免遭侵害殺傷,是不是就可以說他拯救的百姓中就碰巧有那位先生的祖宗呢?

很多連《晉書》和《資治通鑑》都沒翻過的青年們,只要看到你寫了一點冉閔的不是、或者稍微中立一點的評析,便會被其輩目之為「數典忘祖」,然後被以「羯胡遺種」對待。

我知道自己這篇文章的命運,肯定又會有數不清的罵聲。

石虎死後,在一系列血腥殘酷的鬥爭後,冉閔上位。

他先扶持石鑒為帝,自任大將軍,封武德王,掌握了內外軍權。

孫伏都和劉銖率兵打算殺他,反被冉閔所殺。於是冉閔下令:內外六夷敢稱兵杖者斬之。

胡人大懼,奔逃,無人願依附冉閔。

這時候冉閔才徹底走向羯人的對立面,祭出了最恐怖也是至今網絡上津津樂道的大殺器,即所謂「殺胡令」。

實則「殺胡令」原文,除第一句照抄《晉書》外,余句狗屁不通,古文水平二流,常識錯誤多處,乃是近年來的偽作。史書中從未有過「殺胡」或「殺胡令」之說,有的只是「誅胡」或「斬胡」。

閔知胡之不為己用也,班令內外趙人,斬一胡首送鳳陽門者,文官進位三等,武職悉拜牙門。一日之中,斬首數萬。閔躬率趙人誅諸胡羯,無貴賤男女少長皆斬之,死者二十餘萬,屍諸城外,悉為野犬豺狼所食。屯據四方者,所在承閔書誅之,於時高鼻多須至有濫死者半。《晉書·石季龍載記附冉閔傳》

石季龍,即石虎。

就是這段話,被十年前別有用心的人讀出了「冉閔是漢民族的拯救神」;

又被修正為「拯救了北方漢民族」;

再被修正為「就算他只拯救了一萬人,說不定就有你、我、他的祖先」。

我並無意挑起爭論。我敬仰冉閔,無意中傷詆毀他,也願意承認他的功績,就算只是無心之下的功績。然而也堅決不同意他被封神,尤其是網絡暴力的現在,你只要沒像他們所盼望的那樣用最誇張的詞語誇讚他們的「武悼天王」,便會被人說成「胡狗」,「居心叵測黑我天王」什麼的,真是好笑,他們難道不知道「物極必反」嗎?越是如此,越會使討厭冉的人更加討厭他。

冉閔稱帝後,也效法石虎,把他的子孫全部殺絕:

廢鑒殺之,誅季龍子孫三十八人,盡殪石氏。

至於羯族是如何滅族的?

1、羯人先被拓跋氏殺了一部分,又在與慕容氏的戰爭中損失了幾萬。

2、羯人首領石勒,全族死於養子石虎(一說是族兄)之手,族滅;石虎,因為內鬥和冉閔大殺,族滅。

3、冉閔誅胡,殺羯胡二十餘萬。

4、鄴城羯人全滅,另有在野的漏網之魚,或改回本族、或隱居避世,總之,羯族作為一個民族共同體,就此煙消雲散。

——————完——————

文/王事情

率意談噱,靡所不包。主攻南北朝歷史、武俠中的歷史及神話歷史,認真的扯淡,認真的考證。歡迎點贊、轉發、評論及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a16083214396c6bef5a68aee15b6dff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