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裡,又到一年曬暖時……

2019-11-13     愚伯的自留地

文:曉風殘月(朱海東)

圖:來自網絡

立冬之後,農人們閒著無事,人們最好的消遣方式就是曬太陽,老家人稱之為曬暖。
春種、夏忙、秋收,身為農民,一年到頭都難得休閒。唯有黃燦燦的糧食進了糧囤,白菜、紅芋藏進了地窖里,冬天的燒柴也被垛起來,總算沒有活干,可以日出三竿才起床了。

這時的太陽不再像夏天那樣張揚放肆,是歷經滄桑後的脈脈溫情。照到人的身上,綿軟溫和,酥酥痒痒的,如嚴父斥責後慈母的熨帖的撫慰,心裡湧起一種感激涕零的溫暖。貓在牆根兒下、大門邊或草垛旁曬暖,無疑是整個冬季最好的享受。
吃過早飯或午飯後,大家會不約而同從家裡走出來,聚集在一個背風朝陽的地方,盡情地享受陽光的溫暖和恩賜。

大老爺們和小孩子或坐或躺或蹲,以最舒服的姿勢,微閉雙眼,懶懶地鬆弛自己的關節,想讓一年的辛勞都被暖暖的陽光曬化。婦女們文雅些,或靠在牆邊或坐在院子裡,三五成群,一邊曬暖一邊做針線活。男人們靜靜地倚在牆上,點起旱煙或自製的煙捲,不時深吸一口,扯些陳穀子爛芝麻的往事。
曬暖是村民們交流信息的場所。舊時農村,信息閉塞,文化落後,既沒有廣播、電視,也看不上報刊雜誌,村民們交流也沒有一個平台。而曬暖恰好彌補了這個缺陷。曬暖的時候,左鄰右舍圍坐一起,談家長里短,議今是昨非,上至國家大事,下至村內新聞,無所不談。

於是,曬暖處便成了議政的中心,傳播知識的課堂,也成了和諧鄰里關係、處理家庭糾紛的地方。通過交流,人們就可以獲得很多信息,更重要的是可以在這些漫無邊際的交談中增長見識,升華思想,改變生活的態度,重拾起生活的信心。


曬暖的時候是人們最快樂的時候。孩子們會把這裡當成樂園,分成幾撥兒追逐、打鬧、嘻戲。青壯年男人會邊曬太陽,邊打叫做「鬥地主」的撲克,不時地發出一陣陣笑聲。沒有撲克打的男人們則蹲在一邊,玩一種叫五子棋的遊戲。本來兩個人的遊戲,能圍十幾個人旁觀。

男孩子會在這時玩「擠壓油」的遊戲。一群男孩肩挨肩緊靠著牆依次站好,然後再有一個勁大的男孩向人牆擠去,其餘的也一齊用力側著身子向前擠,就有人被象囊包一樣被擠出來,於是大家開心的哈哈大笑,被擠出的人員自動接到隊尾,遊戲又開始了。

也有做惡作劇的,看到別人撞過來時,自己卻猛的抽身離去,結果眾人站立不穩,在驚呼聲中齊刷刷的倒下疊成了羅漢。於是,又是一陣哄堂大笑。
最愜意的還是那些老年人。老婆婆們會在溫暖的陽光下梳理著自己的一頭長髮,白色的頭髮像飄逸的瀑布;老爺爺們會當眾將腰帶解下,往脖子上一搭,敞開大褲腰的棉褲,手嘴並用,旁若無人的捉虱子。

儘管天氣有些冷,但明亮的陽光下溫暖如春。他們從容自如地邊捉邊談,既有「捫虱而談」的「高雅」,又有「赤膊上陣」的率真,絲毫不覺得難堪。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鈔票、房子以及外面的花花世界誘惑著大批年輕人外出打工。他們為了養家餬口,失去了冬季休閒的時光,也失去了享受陽光的心情,甚至失去了本該享受的天倫之樂。鄉村中曬暖的人越來越少了。即使留在家鄉的中老年人,由於空調、電視的普及也使他們不願意離開居室。

雖然現在還有不少中老年人仍然喜歡「曬暖兒」,但「曬暖兒」的意義卻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他們在享受陽光溫暖的同時,融融的冬陽也渲染一種祥和安寧的氣息,此時的感受更是一種悠閒,一种放松,一種生活的享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Zpk6ZG4BMH2_cNUgpWo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