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年的印度輸得還不算慘,1400年前的中印戰爭更能帶來啟示

2020-06-18     我獨沉吟

原標題:62年的印度輸得還不算慘,1400年前的中印戰爭更能帶來啟示

最近中印邊境又生事端。不少印度人叫囂,說今日的印度已經不是1962年的印度,但馬上就慘遭打臉,1962年中印GDP分別為472億美元和421億美元,差距僅僅50億美元,但到2019年,中國GDP高達143635億美元,是印度的5倍。

正如GDP所反映的那樣,今日的中印實力確實不是1962年可比的,如果一定要比,或許追溯到公元647年前後會更合適一些。

巧的是,那一年,也發生了一場中印之戰。

一、「缺糖」的大唐

公元647年,貞觀二十一年,正值唐太宗李世民在位,大唐國力如日中天。一個由來已久的問題困擾著皇帝,那就是糖。

麥芽糖

古代中國生產的糖,主要是麥牙糖,官方名稱叫「飴」,「飴」遇熱後會融化,而且粘牙。相比之下,西域進貢而來的石蜜就顯得高級得多。

張衡《七辯》中已有「沙飴石蜜,遠國貢儲」之說。

沙飴,顧名思義,就是像沙子一樣的糖,石蜜則是像石頭一樣的塊狀糖。張衡所謂的遠國,所指應該便是天竺了。

但直到唐朝初年,我們的祖先都沒弄明白,天竺的沙飴和石蜜是怎樣做出來的。

當時的天竺,對大唐來說還顯得比較陌生,但玄奘西行,為古老的中印交往打開了一扇大門。佛教的影響,加上天竺幻術的流入,又給天竺抹上了一層神秘主義的色彩。

大唐對天竺有好奇,天竺對大唐又何嘗不是如此。當時的天竺一帶,王國林立,最強大的當屬中天竺的戒日王,他從玄奘口中聽說了李世民的豐功偉績,非常仰慕,於是派使者前來通好。

來而不往非禮也,唐太宗隨即便命上護軍李義錶帶著王玄策等人回訪。王玄策當時官居何職不太清楚,只知道之前他擔任的是黃水縣縣令。

隨著王玄策等人的出訪,自然也帶回了關於天竺的更多信息。其實一個重要信息就是,天竺的很多寺廟都廣泛種植了甘蔗,並生產「沙飴石蜜」。

唐太宗年事已高,很想求長生之術,於是他在貞觀二十一年命時任右衛率府長史的王玄策再次出使天竺,此行主要目的就兩個,一是學會製糖,二是求長生之藥。

由於已經出使過一次,所以王玄策也算是駕輕就熟,然而他沒想到的是,自己這一趟,差點掉了腦袋。

二、中途遇襲

與玄奘西行取經的路線大為不同的是,王玄策是經吐蕃(現在的西藏)進入印度的,相比之下要近了不少。1990年6月,人們在西藏考古時發現了《大唐天竺使出銘》摩崖石刻,完美印證了王玄策經西藏出訪印度的事實。據專家推測,王玄策等人應該在吐蕃停留了一段時間,在冬季過了之後才繼續前行。

就在他們即將到達戒日帝國的首都曲女城時,意外發生了,一支全副武裝的中天竺軍隊突襲了大唐的使團。

這場遭遇戰的結果是可以想見的,大唐使團或俘或亡,全軍覆沒。但萬幸的是,當晚,趁著守備鬆懈,王玄策和副使蔣師仁在夜色的掩護下成功越獄。

當衣衫襤褸的二人一路北行,這才知道原來戒日王已死,阿羅那順篡立王位。大概正是由於王位繼承缺乏正當性,所以阿羅那順擔心大唐帝國會派兵干涉,這才一不做二不休,先下手為強,目的自然是為了防止唐使將自己篡位的消息帶回去。

吃了虧的王玄策豈肯善罷甘休,於是他要求與大唐「和同為一家」的有吐蕃出兵討伐。松贊干布雖然答應了,但其實只派了一千二百人,加上泥婆羅國七千餘騎,王玄策和蔣師仁所領軍隊尚不足萬人。要知道,吐蕃過去和唐王朝開戰,動不動都是幾十萬人出動,松贊干布是何用意,真是不好說。

三、凱旋迴朝

然而,就憑著這不到萬人的兵馬,王玄策硬是一雪前恥,一舉擊敗了中天竺軍隊,阿羅那順狼狽逃走。王玄策乘勝追擊,最終俘獲了阿羅那順。這一仗打得震驚天竺,東天竺王尸鳩摩趕緊送來牛馬三萬勞軍,迦沒路國也獻上異物表示臣服。

王玄策最後是帶著阿羅那順和上萬名天竺戰俘回到長安的。當然,他也沒忘了自己出行的使命,成功地帶回了製糖技術。不過據專家考證,這次天竺之行,由於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來打仗,所以只學會了石蜜的製作,但王玄策同時也帶回了天竺的製糖工匠。

從此,製糖工藝已不再是秘密,其中的一個關鍵就是原料一定是甘蔗汁才行。後來,工匠們還特意在皇帝面前進行了試製,結果國產的石蜜比天竺的石蜜還要更好。唐高宗龍朔元年,工匠們又成功制出了白砂糖。

中國人從印度學習了製糖,回來經過改良,又重新傳回了印度。以至於有些印度的文獻忘了自己才是製糖的鼻祖,反倒說是從中國學來的製糖工藝。

王玄策成功的出使受到了嘉獎,他也升任朝散大夫。不過,和製糖工藝造福子孫相比,王玄策的另一項任務就顯得遜色太多,他帶回的天竺異人非但沒能為皇帝延年益壽,甚至可能反而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在服用丹藥一年後,唐太宗李世民病逝於翠微宮含風殿。

回顧歷史,戰爭的硝煙早已散去,而糖卻成了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見為我們帶來幸福感的,絕不是戰爭,而是和平的商業往來和技術交流。

如今的中國,一如過去的大唐,國力強盛但也熱愛和平,但願印度不要重蹈覆轍,讓1962年,不,應該是不要讓公元648年的戰爭重演。希望印度人能夠認清形勢和道理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ZlxbxnIBd4Bm1__YmN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