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托德·海因斯,大家可能想到那部《卡羅爾》,在2020頒獎季上他的最新作品《黑水》卻被忽視,奧斯卡一個提名也沒有,這並不能說明影片的質量有問題,反而看完影片後才發現《黑水》簡直是今年頒獎季最大的遺珠。
《黑水》改編自杜邦公司的特氟龍事件,美國杜邦公司是一家有百年歷史的科研公司,經營內容涉及食物、保健、服裝,家居及建築領域,是全球最大的跨國公司之一。特氟龍,學名叫聚四氟乙烯,具有不易溶解、耐高溫、摩擦係數低的特點,在二戰期間廣泛應用于軍事領域,因此美國軍方將該技術在二戰期間一直保密。直到二戰結束後,才解密,之後杜邦公司將它廣泛應用於民用領域,如我們生活中的不粘鍋、食品模具、服裝,甚至雨衣雨具都有應用。
律師比洛特正值壯年,意氣風發的他剛剛成為一個律師事務所的合伙人,1998年美國西佛吉尼亞州的農民坦南特找到比洛特,原因是他農場中的牛接二連三的死掉,解刨後發現牛的臟器都發生了變異,即便活著的牛也眼睛發藍,牙齒變黑。比洛特對這起事件並沒有多大興趣,但礙於同鄉的關係還是決定回鄉,一探究竟。
到了坦南特的農場才發現,這件事沒那麼簡單,農場裡隆起了大大小小的墳堆,先後有一百多頭牛死亡,而活著的牛也變得十分可怕,發瘋似的攻擊人類,這讓比洛特非常意外。比洛特決心接下這起案件,本以為這是一起普通的訴訟,沒想到成為比洛特人生重要的轉折點,在調查中文件里多次出現了PFOA這個單詞,比洛特向杜邦的高管求證卻遭遇了辱罵.
之後比洛特調來了在農場附近掩埋垃圾的所有文件,在浩如煙海的文件之中,比洛特最終發現POFA是一種含氟化合物,更重要的是這種物質廣泛運用在生活中經常使用的特氟龍中。而且杜邦公司也知道它的危害,他們生產線上的女工產下了畸形的嬰兒,在香煙里加入了特氟龍,送給工人抽,結果所有工人都產生了不良的反映。
更可怕的是杜邦公司不斷隱瞞真相,將化學物質外泄到了河水中,不僅使坦南特遭殃,更讓農場附近的社區受到侵害,影響人數超過十萬人。在這種情況下,比洛特感受到了自己肩頭的重擔,他沒有退縮,拼儘自己力量對抗強大的杜邦,他決定採取集體訴訟的方式,要求杜邦為十多萬居民負擔永久的醫療監護,在反覆的博弈、爭辯之後,在最高法院的授意之下,一個科學小組建立了,抽取該地區市民的血樣並進行分析,判斷居民的健康狀況。
階段性的勝利基本達成,但與最後的結論還有很遠的距離,這個距離甚至比此前的鬥爭更為艱辛,最難熬的就是時間,檢測結果遲遲沒有音信,比洛特一等就是七年。七年里,本地居民的心態變得愈加失望,誰也不知道調查何時能有結果,比洛特也因這個案子導致了幾年裡沒有接到幾個案子,生活日益困頓,家人、同事也不理解他,他還要面對案件產生的債務和杜邦公司不斷的挑釁,他的身體也被拖垮了。
在最絕望的時刻,調查終於有了結果,科學小組的結論完全印證了比洛特的調查,也為當地居民討回了一份公道。沒想到的是,此時的杜邦公司卻翻臉不認人,撕毀了此前所有的賠償協議,比洛特再次跌入谷底。個人對抗強權的道路是曲折的,訴求於法律頃刻間被推翻,影片里比洛特絕望的說出"我們都以為政府機關會保護我們,以為各種機構會保護我們。
但是沒有人,沒有任何機構、組織、政府在保護民眾,只有我們自己保護自己"。比洛特所有的職業生涯都在和杜邦抗爭,即便這種以卵擊石毫無希望,他還是咬緊牙關繼續戰鬥,三千多個索賠案,他全部接下來,一個官司一個官司地打。影片的末尾,字幕上打出了比洛特之後的故事,第一起案件獲賠160萬,第二起350萬,第三起1250萬,2017年杜邦公司賠償6.71億美元,解決了3535起賠償案件。比洛特獲得了最後的勝利。
追尋真相的道路是艱辛的,對於個人尤其如此,但總有人要站出來死磕,如今比洛特的鬥爭還沒有停止,孤膽英雄還在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