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對聯就把同時發生的喜事和喪事都囊括了,堪稱對聯奇葩

2020-04-04     聊史補丁

一副對聯就把同時發生的喜事和喪事都囊括了,堪稱對聯奇葩

對聯,作為我國傳統文化藝術中的一員,上至廟宇殿堂,下到街巷阡陌,隨處可見,無處不有。因其文學性強,修辭瑰麗,卻又高度概括、意境深遠,雖寥寥數語,卻更是為人所稱道。對聯的內容也是包羅萬象,言志抒情、悼古諷今、勵人勉己、傷春悲秋……正因內容多、範圍廣,千古流傳下來的對聯非常多,流傳在民間,為人們所津津樂道。

對聯

自然,歷史上會寫對聯的高手也非常多,許多文人墨客都會寫對聯。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副奇聯,和一位明代才子有關,他就是解縉。說起解縉,想必腦海中會浮現不少出自他手的對聯,如霸氣十足的「天作棋盤星作子,誰人敢下;地作琵琶路作弦,哪個敢彈」,諷刺權貴的「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等,就流傳甚廣。

解縉是明代著名的才子(江西吉水縣人),連中三元,位至內閣首輔,飽讀詩書,少時便以聰明伶俐、刻苦好學而聞名鄉里。而對對聯從小就是他的拿手好戲,人們都稱他為「對聯大師」。

磨豆腐的工具

解縉幼時家境貧寒,他的父母以賣豆腐為生。有一次,有個當大官的去鄉里考察民情,遇到解縉,問到他父母以何謀生。解縉並沒有直接回答父母是賣豆腐的,而以一副謎聯答之:嚴父肩挑日月;慈母手轉乾坤。意思自己的父親每天挑著擔子去賣豆腐,從太陽初升到月兒高掛,而母親卻在家做豆腐,豆腐是把黃豆放在磨子裡磨出來的,磨是圓的,如同八卦乾坤。這回答甚是巧妙,當官的一時沒明白,回味過來大加誇讚,甚至還給了解縉十兩銀子。

解縉畫像

隨著年歲日長,解縉的才學更是與日俱進。接下來的故事發生在他寒窗苦讀的時候。話說解縉所在的村落,有一大戶人家,把臘月二十九定為婚禮大喜的日子,給兒子娶媳婦。而這種習俗,在南方也較為常見。趁著過年結婚,一是圖喜慶,二最主要的是趁著過年,不浪費食物,久而久之,也就成習慣了,南方不少地方還保留著過年前後結婚的習俗。本來是非常喜慶的事,可這天一大早,老當家的大概是高興過了頭吧,居然死了。而當地有個習俗:年前死了人,是不能拖到年後的。而這一年是小年,恰恰沒有大年三十,第二天那就到新年初一了。喪事改不了,那婚期呢,也不行。親朋好友、鄰里同行也都來齊了,賀禮也收得差不多了,這婚事不辦也不行呀。於是,只好婚事喪事一塊辦了。

古時,無論喪事還是喜事,都是要寫對聯的,這下就遇到了難題。這對聯,該寫喜事呢,還是寫喪事呢?這大戶人家的帳房想不出來,村裡的幾個秀才也抓耳撓腮的,沒一個能寫出來對聯。這時,有人給出了個主意,可以去找「對聯大師」解縉呀。

喜喪集於一體的對聯

於是,有人自告奮勇去把解縉請來了。解縉一來,略作思索,便讓主人筆墨伺候。只見,解縉大筆一揮,「唰唰」就寫下十幾個大字:遇喪事,行婚禮,哭乎笑乎,細思想,哭笑不得。

大家一塊湊近來看,都贊這上聯是起筆不凡,把喪事喜事都給寫進去了,了不得。那下聯又該怎麼續呢?只見解縉頭也不抬,又是一陣龍飛鳳舞,下聯便誕生了:辭靈柩,入洞房,進耶退耶,再斟酌,進退兩難。

解縉寫完,直起身來,向眾人拱了拱手,便告辭而去。帳房先生趕緊追出去,喊道:「解先生果然寫的一手好對聯,只是,這對聯還缺一個橫批呢?」解縉扭過頭來,大聲說道:「樂極生悲」,便揚長而去。

作者:陌上榆

END.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右上角"聊史補丁"關注閱讀。看完記得點贊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Z8h9UnEBiuFnsJQVDYE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