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青林
編輯:紫岸
最近最熱鬧的一定華為被堵截事件,之所以這麼熱,跟被教育出來的愛國熱情有很大關係,除此之外,仇強憐弱的心理也起了很大作用。強者肯定是美國,這個共識度還是很高的,無論是經濟還是科技實力毋庸置疑的,弱者不是指華為,而是華為背後的中國。雖然中國已經進步很多,但畢竟底子薄,起步晚。
在GDP上總量上已相差不大,但在人均GDP上還有五六倍的差距。這樣說好理解,但不好深刻的感受,咱們換種說法,
網上有說,中國的中產階段已超過美國,超過多少不記得有沒說了,暫且按基本一樣略多來說吧。假如財產中除開房產外,美國的中產階級可能減少20%,那中國的中產階級基本上消失了就,至少減少90%以上。這是一個可悲的猜想數據,但畢竟美國發展了200多年,中國才不到70年,而且美國又有一戰二戰那麼好的機遇。相信中國會更好起來的,只是時間的問題,一切問題都只是時間的問題。
弱者是中國,中國也就二十來年才解決了溫飽問題。雖說各方面進步了太多太多,但離7億襯衣換一架波音還不是很遠。華為,徐州重工等等則是中國離開這裡的先行者,所以一定會被 打壓,堵截。
而我們受到的道德教育完全不適合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爭,兵者,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也。在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爭中,在戰爭中,道德是完全不存在的。所以我一直在迷茫,所受的教育是好的還是只一種麻痹。
回到正題,華為之後再無華為。
先說說華為的強大:2018年,全球電信基礎設備的五大巨頭是華為、諾基亞、愛立信、思科和中興。最大的是華為,在前三季度市場占有率達到了28%,諾基亞和愛立信則分列二三,占比大分別是16.8%和13.2%。
了解IT的都知道愛立信、思科有多牛,80後一定知道諾基亞有多牛,而華為遠超過他們任何一家,甚至接近第二名的一倍。
而華為的手機這兩年也異軍突起,具體數據請自行百度。手機這種組裝性的東西並不能代表華為的牛,但他的手機銷量中有一半是自己的麒麟芯,這足以說明麒麟已經很成熟了,並且性能真心不會差了,市場能說明一切問題,不是靠吹能出得來的。
而這次華為事件,曝出了鴻蒙作業系統,以華為的實力和尿性來說,應該也不會差了。而且華為不止註冊了鴻蒙的商標,簡直將整部山海經都註冊了。有玄武、貔貅、饕餮、乾坤、紫龍、磐石、青鳥、浩天、鴻雁等。再加上之前已經正式採用的麒麟處理器、巴龍5G晶片、鯤鵬伺服器晶片、泰山伺服器平台、凌霄路由器晶片、昇騰人工智慧晶片,這些名字也太霸氣,乾淨華為將整個山海經都已經承包了,不僅是對傳統上古神話的致敬,更是將科技與神話的完美結合,想想都動小雞動。
那為什麼華為會這麼牛叉呢,
一 天時,華為成立於1987年,正是中國經濟大飛躍的時間,讓其很容易生存下來。十年後,電話,BP機,網帶,手機的大量進入尋常百姓家,讓華為真正的暴富起來。要知道這些設備背後的路由,交換機等網絡設備成本與銷售價格在那時是幾倍甚至數幾十倍的差價。暴利的行業和暴發的市場讓華為完成了一個製造型企業向技術型企業轉變的過程。 而後面的3G 4G則讓華為在前面的基礎上兵強馬壯的走向全球,5G從資料上看華為則一騎絕紅塵。寫到這裡大腿都開始顫抖了。
二 地利,深圳一個生產奇蹟的地方,世界上最完整高效的IT產業鏈,中國最好的營商環境,亞州最強大的人才聚集地。當然北京也很牛,但那裡的人才有不小的比例沒有在商業市場裡起到作用。
三人和,華為的不上市和員工持股雖不是原創,但為華為帶來了巨大的人和紅利。財聚人散,財散人聚,在可見的時間裡永不會變。
可為什麼華為之後再無華為?
天時永遠都會有,每一次社會和技術的大變革都會產生一些偉大的企業。
第一次-----蒸汽時代 ,英國成為第一個工業強國
第二次-----電氣時代, 德國西門子成為最大的電子公司
第三次-----信息時代, 微軟成為全球最大的軟體供應商,INTEL等
第四次-----網際網路時代,阿里成長為中國最大的交易平台,下面還會有無數的變革。
地利都還在那裡,問題就在於人和。70後和80後是真正的窮過,而90後和00後及以後的,也會有許多來到大城市拼搏,為了高昂的房價和更好的生活而拼盡全力。但窮過和為了更好的生活是有本質區別的,骨子裡的區別。
缺了人和,在中國華為之後後再無華為,華為挺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