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舍離》讀感

2019-10-21     剎那流轉



內容: 白鶴芋

編輯:紫岸

斷舍離,是一種生活的方式,也是一種生活的態度。作者山下英子主要是教我們用斷舍離的方式,對我們居住的環境進行清理。在清理不需要的物品過程中,使自己的身心達到一種全新的狀態。

這本書並不厚,全書共214頁,共分為四個章節,首先剖析為什麼對物品難以放手的原因,然後很詳細的介紹對家居物品進行處理的方法,在丟棄物品,整頓、整理、清掃物品的過程中,我們也學會了捨棄,放下心中的執念。

這本書還附帶了一個小圖冊,這個圖冊里很清晰的展現了衣櫥、壁櫃、餐具、書房等斷舍離之前雜亂和之後的對比圖,使得讀者能快速直觀的學習並接受運用。



就像開篇所說的一樣,有時我們就像那儲水槽里的鲶魚,只進不出困在裡面,雖然並不是所希望、想要生活,但因為稍微一動那個水就變混了,又害怕改變,最終也會慢慢適應這種生活,就會因為不甘而產生焦慮情緒。

第33頁看到這一段話:以前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準備處理不需要的雜物時,總被他們嘮叨說「太可惜了」,不讓我扔。這時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想要得到的東西得不到,人會難過,但是想要扔的東西扔不得會更痛苦。看到這我產生了強烈的認同感——那種想要擺脫現狀的痛苦。所以,前幾年我會在家人看不到的情況下偷偷的處理了好多東西。沒有用或者不適合的東西,仍然留著已經沒有價值了。

這是一本很實用的書,不僅教會我們如何整理家居物品,而且教會我們在整理、處理、清掃的過程中學會放下心中的執念,不僅會歸納整理物品,而且也會歸納整理情緒,放鬆心情。

斷舍離不僅在居家生活中有用處,很多觀點與企業6S管理理念不謀而合:

斷舍離:「必要.合適.愉快」留下來, 「不需要.不合適.不愉快」的清除,再收納進行「清掃.擦拭.」

6S管理: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就是將必要的留下來,不必要的東西徹底清除,整頓就是分門別類擺放整齊。清掃、清潔後形成制度,養成良好習慣。

這個周末,邊看書邊會突然想到我家裡哪一個地方還需要整理,我就會放下書本,去把衣櫃、某個抽屜或者是書桌等進行清理。真的,以「必要.合適.愉快」的標準進行取捨,兩年內沒有穿過的衣服,全部清理出,居然裝了整整的六大袋子衣服,再按照書中介紹「7.5.1法」的方法就很好操作了,看著衣櫥多出來的空間,清爽的感覺,好像呼吸都通暢了許多。

在心情很糟糕的時候或者無所事事的時候,我們也可以在家收拾家居物品,清理清掃,當你的家裡收拾的窗明几淨時,學會歸納整理物品,心情自然而然的會變的愉悅,這樣的好方法為什麼不試一試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D9WV8m0BMH2_cNUgyAE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