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30萬的秘密:那些混得好的人,都遵循這5條定律

2019-07-30     彪悍貓先生


大家好,我是貓先生,我最近發現,周圍很多朋友經常會思考同一個問題:應該如何工作,才能賺更多錢?

大多數普通人,特別是30-50這個階段所有的學習工作和成長,說白了都是為了多賺點錢,給自己和家人過更好的生活。

但是在職場中,我發現很多人雖然很拼很努力,卻還是表現平平,甚至沒什麼成就,天天都在混吃等死,不是努力沒用,更不是不夠聰明,而是大家都不會工作,不會學習。

反看有些混得好的人,大學一畢業就順風順水,一路開掛式的上升,人家也沒靠關係沒靠乾爹,難道這些人比你這個職場老司機還聰明?還努力?那些年薪是你10倍、100倍的人,真的比你努力10倍、100倍嗎?

肯定不是!

他們只是掌握了一些被大多數人都忽略的東西,他們都知道,要先學會怎麼工作,再去拚命工作,否則就只是無限耗命。

你敢不敢問問自己:

我過去一年的工作方式高效麼?各方面關係處理得當麼?做了哪些吃力不討好,且低回報的事情?

以前有個500強的HR朋友給我說過:「一個好員工能頂100個普通員工。」

這句話怎麼理解呢?先看下面一個例子。

之前在我一個創客群里,大家出來聚會的時候,一個當老闆的朋友哭了,另外幾個老闆朋友一起笑他,說,是你老婆給你戴綠帽子還是雜滴?

他一臉沮喪地說,以前他覺得自己特別牛逼,他那公司就靠他一個人都完全可以搞定,不需要以哪些核心員工,誰愛走誰走,對他一點影響也沒有。可最近,他的技術總監被獵頭挖走了,不僅項目進度受影響,還影響了其它一些技術人員的情緒,都有跳槽的衝動了,本來一個技術總監已經讓他長時間招不到合適的人頂替了,想到這他又哭了起來。

這時我想到了以前朋友說的,一個好員工能頂100個普通員工。這並不是說這好員工能同時做100個人的事,而是他能影響到很多人。

其他幾個老闆一面幸災樂禍,一面探討起現在的員工到底怎麼樣才算好?才算能拿工薪的人才?

我就跟大家講講我一路走來沉澱下的最重要的這5條職場定律。

01

不斷思考工作的本質

凡事是要謀定而後動



你在一家公司做銷售也好、技術也好、財務也好,你的本職工作關鍵問題有哪些,你是否非常清楚?如果不清楚,想把工作做好是沒有可能的。

思考自己工作的本質,這是第一個要養成的工作習慣,我認為這也是所有工作的核心。

目的沒想清楚就開干,很可能是瞎忙。拿到一個工作任務,先思考它的本質是什麼,用結果來倒推怎麼樣去開展,絕不吃虧。

一份工作的關鍵本質包括以下三個維度:

1、崗位價值:這個崗位在公司內什麼價值?

2、關鍵能力:做好這份工作需要哪些關鍵能力?

3、晉升標準:這份工作的考核標準有哪些?需要解決什麼問題?需要達到什麼標準或程度?

比如,你在找上司溝通時,你把一些可能出現的問題,連同解決方案一起彙報,而不是單純的讓老闆幫來解決問題。

在工作中遇到問題很正常,請示領導也是很正常的事,比如,同樣是做個企業宣傳片。

一種員工是想都不想,直接跑去問老闆,「老闆你想做成什麼感覺的?」

另一種員工是查好老闆可能會喜歡的風格以及實用性,準備好樣片,讓老闆選,MG卡通類風格、日系清新風格、大氣水墨風格等(有些老闆本身會點設計,還可以加些炫酷、高端華麗等),並且把每一種風格的優缺點,受眾人群,成本預算和花費時間等,都用列表來說明,並且給出自己的理性建議。

如果你是領導,這兩種員工,你會喜歡誰呢?

又比如,同樣是遇到客戶投訴,會影響公司品牌聲譽。

一種員工嚇呆了,急匆匆跑去問老闆,「糟了,出事了,客戶投訴,老闆怎麼辦?」

另一種員工想清楚備選方案,問老闆,「客戶投訴,第一,我們可以單獨與客戶溝通,針對重點問題優先解決,儘快平息事件。第二,找專業公關團隊做應急處理,不讓事態影響擴大;然後還有三個備選方案,他們的優劣分別是……」

如果你是領導,相比之下,是不是想立刻把第一個廢柴給炒了?

請記住,不要每次一遇到問題,就一臉懵逼地跑去問領導,對領導來說,他招你來就是為了解決問題的,什麼都甩鍋給他,還要你幹嘛?

正確的方式是,你遇到問題可以去問,但你需要先帶著幾個備選方案,請領導選。即使是錯的也沒關係,因為這也表明了你的態度,你是認真負責的去想了辦法的,而不是個廢柴一樣的只會用嘴不會用腦。

每一個人都要更清楚自己在公司的價值、自己的晉升標準等等,這樣你才能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02

對界限模糊的事情

最好主動承擔責任



這個世界,我們人人都肩負有各種責任,特別是男人,需要扛起很多的責任,強者是有智慧地承擔責任,只有弱者才會推卸責任。

比如一個公司項目出了問題,領導問,怎麼回事?總有人會說,反正不是我,都怪小韓沒把他負責的那塊做好,才連累我這邊出問題的。

這樣雖然表面上是和你沒啥關係了,但真的就把你的責任推卸掉了?這樣做表面上自我感覺良好,但你會因此失去老闆和同事對你的信任,甚至是你的前途。因為你越是推卸責任,只能說明你是個不敢承擔責任的人。

正確做法應該是,首先得認清,只要你在一個團隊裡面,一但整個團隊工作出錯,你不可能沒有責任,你沒有檢查,沒有阻止,沒有提醒,其實都是責任。

誠懇地檢討自己的問題。然後是提出彌補錯誤的方案,並且總結教訓,提出以後該如何規避。

如果拿不下面子,也要用郵件或微信給領導講明事情原委,讓領導認識到,你來解釋並不是你真的犯了錯,而是你有擔當!

只要你的領導不是一個昏君,一般就會知道,你敢負多大的責任,就意味著你有多大的能力。

主動承擔責任,特別是那些團隊必做但界限又不明確的事情,這一點很重要。

因為你在工作中的責任,就是你在公司里的價值體現。你放心,這一條做好了,你的職場競爭力會自帶光環,差不到哪去。

03

不要總是否定別人

來進行自我顯擺



承認別人很優秀,的確是件很難的事:

別人的設計做得好,你說人家會抄襲,會買素材,會找槍手;

別人店鋪做得大,你說人家就是做得早,趕上了好政策好紅利,要是現在做,不一定比自己強;

有種人就是這樣,別人向你徵求個意見,你就老是要先否定他的想法才舒服。

然而,我想說的是:不要隨便否定別人,除非你確實準備了很有說服力的意見。

那種成天說不、且只會說不的人最特麼討厭。你又不是喬布斯本人或者馬雲爸爸。

恰恰每個辦公室都會有這種人。比如你們一個團隊搞設計吧,素材都收集好了,主題和腳本也明確了,到了確定風格的階段,徵求大家的意見,有人就開啟全程否定模式了。

選中國風吧,她說,好醜;換成歐美風吧,她說,難看死了;再換卡通風吧,她就開始嘖嘖了。

當你問她你為什麼覺得這些風格不好,她又說不出像樣的原因。

你再問她你覺得哪種風格好,她說「我也不知道」,那你說個屁啊。

那團隊根本不需要你啊,你除了會破壞其他同事的工作情緒,還會幹嘛?

團隊中每一個人的存在都是要推進工作進度的。你盲目地說「不」,只會耽誤進度,就是傳說中「豬一樣的隊友」。

最好的方法是,先肯定同事,再提出建議,比如「這個風格很貼近主題,也很流行,如果再加一點線條元素,可能會讓整個畫面顯得更有質感」。這樣可以從單純的否定變成雙向的討論,對方會很樂意的繼續改進,你也能從中學到東西。

說「不」誰特麼不會!。

但這是職場,當你鄙視、否定一個人或一件事的時候,你就基本不可能從中學到東西了,這才是真正的損失。學習是一種選擇,成長是一種意願,不在於客觀的物,而在於主觀的你。

04

永遠要告訴自己

我在為自己工作



時刻都要提醒自己:我是在為我自己工作,不是在為老闆工作。

很多人會說:廢話,我當然知道工作是為了自己。

心裡是很明白,但行動不會騙人。否則為什麼每個公司都有那麼多混日子的?

有很多人會把完成分內的工作,當成自己唯一的目標。同樣的工資,他們更願意做難度更小的工作,同樣的工作,他們更願意找一些投機取巧的方式完成。

一份工作,要賺兩樣東西,賺錢和賺能力。

一個真實的例子:

我以前有兩個發小同學,畢業後,一個同學在一家大公司很閒的部門,因為公司本身很牛逼很有錢,所以她不僅月入過萬,而且每周只工作三天,其它各種福利也是超級爽;

另一個同學在一家淘汰率很高的公司工作,老闆沒格局而且經常要裁員,工作任務全是高難度的,都是要不停學習,不停糾錯,總之要把自己逼到極限才能完成,她超級苦逼,曾幾次都想辭職,可現實生活又讓她不得不堅持下去。

每次同學聚會她們兩個都是冰火兩重天,一個打扮得妖艷無比,滿面春光,一個樸素非常,焦頭爛額。

但上帝都是公平的,一年半後的一次聚會,她們還是冰火兩重天,只是角色互換了。

滿面春光的那個,因為公司經營遇到困難,她所在的整個部門都被撤了,正在找工作,但是因為之前太安逸了,沒有真材實料,不好找;焦頭爛額的那個,因為一直在挑戰自我,這一年多她學會了很多東西,且競爭力越來越強,現在已經是部門主管,好幾個獵頭來搶。

最不給員工安全感的公司,其實給了真正的安全感,因為逼出了他們的強大,逼出了他們的成長。人生最大的冒險就是你不願意去冒險,願意一直停留在舒適區,停留久了就出不來了。

成長即財富,這句話從來不是句空話。

很多時候,我明知道做到更好也不會有額外獎勵,多做一些也不會有什麼獎金,但只要這樣做有價值,我還是會去做,這不是為了讓老闆滿意、誇你,而是為了自己的成長。只有明白了這個,在工作中才不會磨佯攻,才不會混吃等死!才會有更強的主動性,從而你賺錢的能力也會越來越強!

賺錢是當下的、即時的,賺能力是長期的、延時的,是真正的放長線釣大魚。為什麼有的同事,今年跟你做一樣的工作,拿一樣的錢,明年人家就飛了,而你飛不動,道理就在這。

05

別對牛人羨慕嫉妒恨

多學習他們才能進步



任何一個領域都有不少大咖,任何一個好公司也有不少的牛人,他們出來分享自己的成就時你羨慕的不行,大家都講牛逼的事跡,不講苦逼的經歷,說實話也是大家愛聽牛逼的事兒。

然而,我想說的是,不要害怕別人比你牛逼,也不要羨慕嫉妒他們的牛逼,因為他們的習慣、經歷、長處可以給你啟發,同時可以激發你進步。

很多公司,特別是國內一些小地方的公司,如果公司招了很有才華的新人,老員工覺得地位受到威脅,甚至有些老闆也嫉賢妒能,身怕那個人把自己的風頭蓋過了,然而你不同的思維和處理方式,也會給你帶來不同的結果。

國內就是有很多人,特別是一些喜歡論資排輩的公司,一些大型國企,上市企業等,對這種情況的反應就是:敵視新人,孤立新人,甚至在工作中處處針對新人。

我有個朋友是清華土木研究生畢業的,剛開始工作那陣,她進了一家國有出版社,因為部門領導重用她,其他所有人就看不慣,聯合起來設局,給她下套,害她在工作中出現重大失誤,而且還讓她無法解釋。

後來她去到一家大型建築科技公司,老闆同樣很重用她,並且所有的同事也都很欣賞她的才能,經常在工作中向她學習和諮詢一些很難的技術問題,僅僅過了一年,她就當上了項目經理,而她周圍的同事,要麼薪資大幅上漲,要麼被更好的公司挖走了。

所以,從正面的角度去看待新人的存在,正因為他們牛逼,他們的智商高情商高,向他們學習,甚至是合作,對於提高你自己的實力是非常有利的,互相促進,良性循環,合作雙贏,才是聰明人做的事。

我學習牛人,很少盯著人家風光的一面去看,我會去研究這個人最初是怎樣的,怎麼一步步走過來的,是什麼成就了今天的他,然後從中找到真正的啟示。

人都喜歡比較,一比較就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是。我告訴你怎麼比較,別拿現在的自己和現在的別人比,拿現在的自己和別人的過去比,拿三年後的自己和別人的現在比。這句話很繞口,但是仔細看看應該還是有一定啟發的。

以上5條心得,希望至少有一條對你有用。你自己平時有沒有這方面的總結呢?還有哪些地方,可以決定你成為一個不可替代的好員工?在評論區說出你的故事吧。

END


本文來源:公眾號 @彪悍貓先生, 作者懸崖上的貓。

這裡是100萬職場人的逆襲驛站,運營者懸崖上的貓,資深媒體人、設計師,從思維到技能,只寫最接地氣的逆襲乾貨,讓你一路逆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YurfRGwB8g2yegND4Dq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