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燕拿獎被嘲上熱搜,而這位英雄卻為中國捧回了真正的大獎

2019-10-29   子木熱點君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這裡是美國

還記得前幾天,江一燕因為拿了個世界級建築大獎爭議不斷嘛...


幾乎同一時間,一位真正的英雄,為中國捧回了真正的大獎。

作為首位獲科學類諾貝爾獎的中國人,屠呦呦,在聞名世界之後,又添大獎!




總部位於法國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2日公布2019年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赤道幾內亞國際生命科學研究獎獲獎名單,該獎項旨在獎勵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的傑出生命科學研究。

今年是該獎項的第五屆。

此次共三人獲獎,屠呦呦位列其一!


另外兩位,一位是由於在生物材料再生工程的臨床應用、幹細胞科學等方面的創新工作而獲獎的美國凱托·洛朗森教授,和來自愛爾蘭的凱文·麥圭根教授,他研發的太陽能消毒技術幫助非洲和亞洲等地的人們獲得了乾淨飲用水。

頒獎儀式將於2020年2月在位於衣索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的非洲聯盟總部舉行。

屠呦呦獲獎,可謂是當之無愧,實至名歸!而她的事跡,更應該被廣為傳頌。




屠呦呦,在1956年血吸蟲病在全國各地爆發的危急關頭,臨危受命,和她的老師一起對半邊蓮進行了詳盡的生藥學研究。

之後又一鼓作氣完成了中藥銀柴胡的生藥學研究,並憑藉這兩項發明,在當時的藥學界激起了一場波瀾。

為了不將視線禁錮於小小的實驗室內,屠呦呦常深入藥材公司,向老藥工學習中藥鑑別和炮製技術。

那年,她僅有26歲,卻已在中醫藥研究領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也正因如此,在1969年神秘的「523」項目中,屠呦呦臨危受命,開始書寫足以震驚全世界的青蒿素抗瘧史。

研究的路途充滿艱辛,甚至會遇到生命的威脅。

點燈熬油的做實驗,絞盡腦汁的想方案,這些都不算什麼。

終於有一天,她在查閱東晉葛洪所著的中醫方劑著作《肘後備急方》時,一句記載突然出現在她的視線中,如一股勁風,驅散了所有的陰霾。


「青蒿一握,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

屠呦呦立刻率領團隊,重新設計了青蒿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案。

在無數個日夜的實驗中,1971年10月4日,屠呦呦和課題組同事終於得到了期盼已久的結果:青蒿提取物對瘧原蟲的抑制率達到100%,毒副作用低,抗瘧藥效顯著。

方案終於找到了,可是新的難題出現了。之前都是用動物做實驗,並沒有在活人身上做過嘗試,可是這樣的實驗是非常危險的,很可能有性命之憂。

誰願意做這個志願者呢?



屠呦呦卻懷著對自己研究藥物充分的信任,決定站出來,親自試藥。

萬一中毒怎麼辦?如果真的因此中毒去世,兩個十分年幼的女兒怎麼辦?她無暇去想,她已奮不顧身。

這無疑是一種為科學獻身的偉大精神!


後來的事我們已經知道了,屠呦呦以自己的性命做擔保,證明了青蒿素治療瘧疾的有效性和對人體低副作用的安全性。

2011年9月,屠呦呦因為發現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數百萬人的生命!獲得了拉斯克獎和葛蘭素史克中國研發中心「生命科學傑出成就獎」。

這種藥品可以有效降低瘧疾患者的死亡率,並且在20世紀80年代治癒了很多中國病人。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將基於青蒿素的復合療法作為一線抗瘧治療方案,拯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使非洲瘧疾致死率下降66%,5歲以下兒童患瘧疾死亡率下降71%!

2015年10月,她作為中國的第一位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站在了諾貝爾獎領獎台上,讓世界聽到了她的名字!




屠呦呦對世界作出的貢獻,無疑是巨大的。

2019年1月,英國BBC新聞網發起了20世紀最偉大人物評選,選出對人類當前生活影響最大的傑出人物。


在「科學家篇」的名單中,屠呦呦,居里夫人,愛因斯坦,艾倫·圖靈四位科學家榮耀入選。

這個名叫「ICONS」的欄目是這樣介紹屠呦呦的:

一位藥物化學家,她的研究幫助挽回了數百萬人的生命。受古籍啟發,中國化學家屠呦呦發現一種全新的抗瘧藥,為拯救全世界人的生命做出了貢獻。




拯救了無數生命的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用身體力行和多年的艱苦工作告訴了我們,何為中國脊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