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每次發脾氣,都是提升「情緒智力」的好時機

2019-11-19     柏柏育兒漫畫

前幾天家庭聚會,幾個小朋友聚在一塊玩,不一會兒就有了小插曲:七歲的侄兒作為最大的孩子,在小朋友到他房間玩之前強調:「不能把上鋪的娃娃扔到下鋪。」所有的弟弟妹妹都滿心歡喜地答應著。可玩得正開心,大家早就把玩之前的「許諾」扔到九霄雲外了,大家開始相互丟娃娃,侄兒不斷地把大家丟到地上的娃娃又扔會床鋪,最後演變成弟弟妹妹開心地把娃娃丟到下鋪,哥哥辛辛苦苦邊抱怨邊把娃娃扔回上鋪,可敵強我弱,娃娃永遠都沒有回到上鋪。於是哥哥爆發了,挨個揍了弟弟妹妹一頓。

可想而知,大人們都抓住哥哥揍了一頓,怒罵:「怎麼那麼不懂事,你這樣以後沒人來你家玩了!」哥哥委屈地躲到另外一個房間裡,趴在床上流著眼淚不說話。客廳里還傳來大人們安慰弟弟妹妹的話:「哥哥壞蛋,不哭不哭!我打哥哥了!」

​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發脾氣時,都有無數個小人在忠告自己:「生氣不好,不能對孩子脾氣,要好好說。」可不出三分鐘,無數的小人都被自己的怒火燒滅了,剩下的就是以暴制暴:「你再這樣,我就不要你了!」「你不會好好說話嗎?幹什麼要亂發脾氣?」「不就是玩下你的娃娃嗎?有什麼關係!」

這些方法當然無用,孩子發脾氣的根本原因並沒有找到,依然是治標不治本。還有的家長在沖孩子發完火動了手之後,心裡又格外地懊悔,語重心長地企圖與孩子溝通,孩子為什麼發脾氣。可這一場暴風雨過後,孩子早就把發脾氣的導火索忘得一乾二淨了。

​要想真正了解孩子發脾氣的原因,就要按照這四步走。

第一步:引導孩子說出自己心裡的委屈和苦悶

這句話代表著理解和共情,那天我走過去撫摸著侄兒的背部,悄悄地說:「我知道你很難過,是因為弟弟妹妹們把娃娃都丟到下鋪了是嗎?」此時的侄兒收住了眼淚,開始說話,「對啊!我已經和他們說了不能丟,可是他們還是一直丟。」

第二步:讓孩子自己還原事件真相

我繼續問侄兒,「那你在他們丟娃娃時有說什麼嗎?」侄兒委屈地說,「我就喊著不要丟娃娃,可他們不聽我的,我就一直撿,可他們那麼多人丟娃娃,就我一個人撿,怎麼也撿不過來啊!」

第三步:引導孩子反思錯誤

我問侄兒:「所以你很生氣對不對?」侄兒回答:「對。」我繼續問:「那你覺得你剛才動手打他們對嗎?」侄兒不說話了,這代表著孩子已經知道了自己的錯誤。我繼續引導侄兒,「弟弟妹妹太小了,他們壓根聽不懂你說的話,也不知道你的行為是在阻止他們繼續丟,還以為你在和他們互動玩玩具呢!」

第四步:教孩子正確的處理方法

侄兒覺得不可思議,他無法理解有人聽不懂他的「規則」。我告訴他,「以後遇到這種情況,你先讓弟弟妹妹丟,你別去撿,沒人給他們撿,他們自然就有丟完的時候。等他們離開房間了,你再去整理娃娃。或者如果弟弟妹妹不聽,你可以告訴大人,讓大人轉述你的意思。」

當孩子發脾氣時,大人不能一下子被孩子點燃,也暴怒起來。而應該冷靜下來先思考孩子可能因為什麼發脾氣,接著要做的就是理解孩子,讓孩子放下心中的包袱和負擔,才能好好地與大人溝通,說出自己心中的所思所想所感。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Ydk8iG4BMH2_cNUgpWj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