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常去姑父家蹭飯吃,半個川菜胃,就是那時候培養起來的。
平日裡,最常吃到的一道菜,便是川香小煎雞。
小煎雞的名氣沒有辣子雞大,但因為它做法簡單家常,又是下飯的一把好手,很多川渝家庭都會經常寵幸它。
小煎是川菜烹飪的一種方法,和煎關係不大,更接近爆炒。
食材不過油不過水,生料下鍋,猛火急炒,出菜非常快。
(只洗一個鍋,簡直懶人福音)
為了能達到急炒即熟的效果,小煎系列的菜,一般都會切成小塊狀。
腌制時好入味,也十分快熟。
正兒八經的小煎雞,雞要用童子雞,辣椒必須配四川的二荊條。
炒出來的雞肉不柴不老,外焦里嫩。
我自己在家做,會多下一些姜蒜和辣椒,炒出來的雞肉會更香。
一盆端上桌,就可以開始享受辣椒里找肉吃的樂趣了~
小小一塊肉,初嘗時並不覺得辣。
吃多兩口,辣意立馬像雪姨一樣來敲門!
而且,這辣味和絲絲酥麻糾纏在一起,特別勾人,越辣越想吃!
就算嘴裡嘶嘶冒著口水,也停不下口。
最近天氣轉涼,飯菜中多一絲麻辣味,祛冷又祛濕,實在舒爽,你們可一定要試試!
- 川香小煎雞 -
[ 食材 ]
童子雞/嫩雞 半隻 二荊條80g 小米辣30g 菜籽油40g
郫縣豆瓣20g 花椒1g 干辣椒2g 姜5片 蒜3瓣
醬油1大勺 白糖2小勺 鹽1小勺
1大勺=1 table spoon=15ml
1小勺=1 tea spoon=5ml
[ 食譜 ]
1.剁成小塊的雞肉里加入1小勺鹽抓勻,腌制5分鐘
用童子雞/嫩雞製作,煎炸後的肉質更香嫩
雞肉要儘量斬成小塊,越小越容易入味,吃起來才更有滋味
2.二荊條、小米辣切成小丁,大蒜切粒,姜切粗絲,干辣椒剪成小段
3.郫縣豆瓣醬剁碎,加少許玉米油封住
豆瓣醬在下鍋前先油封,讓油滲透入內,下鍋後不容易糊鍋,而且更容易出味
4.起鍋熱油,下雞肉煎炒至焦黃
雞肉在煎炒時會收水出油,若感覺油太多,可在雞肉煎炒至金黃後將多餘的油撈出
5.放入大蒜、薑絲、花椒,中大火爆香
6.加郫縣豆瓣醬,炒出紅油,再加1大勺生抽、2小勺糖調味
7.下干辣椒、小米辣、二荊條、炒至斷生,即可出鍋裝盤
腌制雞肉時已經放了鹽,若覺得不夠咸可再酌情添加適量的鹽
焦黃的雞肉,搭著青紅雙椒,看多兩樣,都忍不住咽口水。
你們也可以用雞胸肉或去骨雞腿肉來做這道菜,免去吐骨頭這一步,對小孩和老人會更友好~
除了當家常菜,我姑父也會拿它下酒。
只要將煎炒雞肉的時間稍微延長,下飯神菜秒變送酒小菜!
煎炒的時候,雞肉會出油出水,鍋里的油汁甚是渾濁。
但隨著水汽逐漸蒸發,油就又會變得清亮,這時的雞肉也就差不多煎炒完成了。
做人和做菜一樣,總免不了等待和煎熬。
放棄需要勇氣,但不是逃避的藉口。
能沉住氣堅持的人,選擇責任和擔當的人,也值得讚頌。
浮躁社會裡,與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