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思燕,沒想到你是這樣的媽媽:能發現孩子閃光點的媽媽

2019-12-19     婉秋聊育兒

《老師請回答》第二季第一期的嘉賓請來了霍思燕、杜江一家。

我從前只知道霍思燕是一個演員。可是,通過這個節目,我發現她在育兒方面的知識和境界,基本能達到專家的水平;作為一個媽媽,她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媽媽。

因為,她能看到孩子的閃光點。

這次節目中,有一個14歲的女孩,體重200斤,已經在家休學三年,從小學六年級開始她基本就沒怎麼上學,就是整天在家打遊戲、看動漫,經常凌晨三四點才睡覺,過著很不規律的生活。

父母用盡了一切辦法,無論如何說動不了女兒去上學,而孩子在家的狀態也完全是不正常的,為此,全家人無比憂慮。

就是這樣一個女孩,在台上談論的過程中霍思燕几度淚目,後來她說了一番話,讓我覺得她肯定會是一個優秀的媽媽——因為她能夠從一個非常普通、甚至父母看來幾乎沒救的孩子身上發現孩子的閃光點。

她說:「其實,爸爸,你女兒很多方面都比你強,這一步是她自己都過來的,她自己的選擇,她比自己的爸爸媽媽有勇氣,而且她也在抗衡父母給他的命運。你的女兒很優秀,她的這本漫畫對我非常觸動。我覺得一個成功的人在一件事情上能做好,那麼他做其他的事情,也會成功。孩子,你才14歲就可以把畫畫得這麼好,你的朋友、你的人生也會變得這麼好,給自己打打氣:你真的很棒!」

上海:電影《高跟鞋先生》首映見面會

很多人,包括我在內,經常做孩子的「差評師」,眼睛裡看到的都是孩子的缺點:

「你怎麼這麼懶?」

「就知道玩,你看看人家都那麼用功。」

「笨死了!我怎麼就生了你這樣的孩子?」

「這麼簡單的題都不會做,還能做點啥?」

……

其實,並不是孩子沒有優點,而是我們沒有看到優點,我們看到的都是缺點,我們不斷地去強化孩子的缺點,孩子有一天會真的成為滿是缺點的孩子。

英國國家健康中心的心理諮詢師布拉夫曼博士一本書——《看見孩子 看見自己》,他在書中告訴我們:孩子的身體症狀是其內在情感困擾的外在表現,因為孩子無法克服自己的焦慮。

父母都以為自己愛孩子,其實並不然,一個天天與孩子在一起的父母,並不一定真正的理解孩子,並不一定會「愛」孩子,你」看到「的孩子可能只是外在的表現,而不能」看到「孩子真正的內心世界。

很多父母都只看到表面呈現出的問題,而沒有看到孩子真正的內心需求。

真正的看到是表面問題下面隱藏的那一部分,即冰山下的那部分。

孩子表面的行為就像冰山露出的很小的一部分,更大部分真正的內在動機都隱藏在冰山的下面。找到異常行為下面隱藏的心理動機,才算真正地「看到」孩子。

正因為霍思燕是一個真正能「看到」孩子的媽媽,所以她擁有一個懂事、貼心、會思考,又非常愛她的兒子。

主持人讓嗯哼評價媽媽怎麼樣時,他迅速回答:「很好啊」。

作為一個演員,可能工作並不像我們正常上班一樣,每天都能夠回家陪伴孩子,按說跟孩子的親子溝通並不多,霍思燕能在公開場合得到兒子這樣的評價,我覺得她肯定是一個尊重孩子,讓孩子感覺舒適的媽媽。

當大家聊到打人的主題時,主持人問嗯哼:「你以後有孩子會打他嗎?」

嗯哼:「我不會有孩子的,因為我是男生,不會生孩子。」

全場爆笑。

爸爸:「你可以讓你的太太生啊。」

嗯哼:「不會,因為我只喜歡我媽媽。」

小暖男對媽媽的表白甜倒一片,而媽媽值得這樣的表白,因為她是一個能「看到」孩子,能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媽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Y-P8NG8BMH2_cNUgBQG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