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淪喪!7歲男童遭親媽家暴,這是一種什麼行為?

2019-11-20     新恩諾教育

日前,一則標題為《一個7歲男童遭親媽家暴致遍體鱗傷,為維護媽媽孩子謊稱傷是自己弄的》的新聞被推上了熱搜。

11月6日,西安大興醫院接到白鹿塬兒童村工作人員的求助電話,有一名兒童因遭受家庭暴力急需救治,120急救中心工作人員立即趕往詢問和查看孩子情況。

醫護人員在為小孩檢查時發現,他身上有多處淤青,面部、背部、腿部都是外傷,特別是胸前,還有一道很深的刀割傷口。

此消息一出,廣大家長紛紛在感慨這個孩子「太懂事」了,但也對其母親充滿了譴責。俗話說:「虎毒不食子」。那麼,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讓這名家長能夠做出這樣「殘暴」的行徑?

原來,今年7歲的小天,在西安一所寄宿制小學讀一年級,媽媽很年輕,20多歲。幾年前爸爸與媽媽離婚,小天便跟著媽媽在西安生活,媽媽脾氣比較暴躁,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會打他。在小天的記憶里,五歲開始,媽媽就經常用電線、刀具等打自己,開始他會喊叫會逃跑,但抓回來之後被打的更凶,於是小天再被打的時候就默默忍著。小天覺得,一定是自己調皮不聽話才惹媽媽生氣,才會被媽媽教訓。

儘管他時常被毒打,但是卻對其母親極力維護。工作人員問他是否怨恨媽媽,孩子小聲說「不太恨」,並好幾次「騙」大家自己身上的傷很多地方是自己不小心弄得,跟媽媽沒關係。這是多麼懂事的孩子,作為一名母親既能做出這麼心狠手辣事情,真的令人無法容忍。

確實,孩子有時候不聽話做錯事,父母可能會一時煩躁而忍不住對孩子吼叫甚至打罵。可能你覺得沒有什麼,但在孩子心裡,留下的不僅僅是身體的傷痛,更會留下一輩子的陰影。

事實上,關於孩子被家暴的事情近年來時常發生。特別是在教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很多家長都反映在教孩子做作業時都被氣得差點吐血,並且還表示不教做作業,誰都能是一個好媽媽。2019年5月8日報道,福建7歲男童遭親媽毒打至死。

2018年6月5日報道,四川南充一名女子把自己年僅4歲多的親生兒子打得遍體鱗傷。

2018年1月報道,江蘇泰興9歲男孩遭母親毒打身亡:疑因弄丟手機。

2014年11月報道, 因為丟失了鄰居十塊錢沒有告訴母親,12歲男孩小銳(化名)被母親用電線抽打得遍體鱗傷。

可見,孩子被家暴這些行為並不在少數。並且還有很多共同之處,比如,離異家庭、心情不好,孩子弄丟東西等。事實上,這些被孩子毒打的孩子都很乖巧,即便被家長如此虐待,他們都為其隱瞞「罪行」,並把問題的本身攬自己的身上「媽媽是因為心情不好,我不聽話,才打我」。

不過,生活中確實有不少的「熊孩子」,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社會上的人開始熱衷於對熊孩子的懲罰,許多孩子只要表現得稍微調皮一點,就會被冠上「熊孩子」的名號,遭到人們不分青紅皂白的攻擊。但是,我們身邊的這些「熊孩子」是真的「熊」嗎?退一萬步講,就算真的遇到了「熊孩子」,這麼兇殘地對待他們真的好嗎?

那到底該怎樣對待熊孩子,或者說,該怎樣教育孩子,才能避免他變成熊孩子呢?

恩諾教育指出以下幾點:

1. 想要教育好孩子,首先我們要理解孩子的基本人格。

2. 引導孩子尊重秩序並接受社會規則,避免和孩子發生衝突。

3. 孩子的成長需要鼓勵,就像植物的成長需要水和陽光一樣,剛出生的孩子是如此的弱小,而之後的整個成長過程又充滿了各種挫折與令人沮喪的經歷,所以孩子需要持續的鼓勵,才能自信地面對未來生活中可能出現的種種困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XN3Cim4BMH2_cNUg9bh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