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結婚了的同學在朋友圈發信息說道:「不教孩子學習,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母慈子孝,當一個好媽媽,一教孩子學習,就變成潑婦了」。教育孩子學習已經成為每個家長的一道難題了,也是一個非常令人頭疼的問題。那麼,家長如何讓孩子主動學習?愛上學習?下面,恩諾教育帶領大家前去了解一下!
(一)把握孩子每天學習時間的尺度
很多家長讓孩子成才心切,在孩子作業輔導階段,會增加孩子的功課量,一個一到二年級的小學生可能休息日花在功課上的時間,超過了半天。而且很多家長只要看到孩子一空閒下來,就會問,作業寫完了嗎?孩子如果說,寫完了。家長又會說,那可以把其他功課再做一做。久而久之,學習這件事成了孩子的一件心理負擔。所以孩子的每天的學習時間,一定要把握好尺度。
低年級孩子的每天學習時間,建議如下:
1.給孩子制定的學習目標放在「量」而不是「時間」上。
2.讓孩子坐在書桌前,從先嘗試寫10分鐘的功課開始。
3.將孩子學習每科的時間控制在20分鐘左右。
4.孩子學習過程中休息時,時間不要超過10分鐘,而且最讓孩子離開書桌。
5.當孩子的注意力完全不在學習上時,最好不要繼續強迫孩子學習。
(二)讓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學習任務
孩子在開始學習前,最好給他規定一個完成時間。讓他儘量在這個時間段完成。這樣一來是可以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讓孩子覺得學習過程有挑戰性,同時又不是無休無止。其實是可以讓孩子感覺「我能自覺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
剛開始訓練時,可以分階段進行。如果孩子能夠專心完成,父母要給予一定鼓勵,例如表揚、擁抱等。並讓他休息5-10分鐘。再以同樣的方式完成下面的學習。當孩子能夠做得很好時,可逐步延長一次性集中做題的時間。
(三)讓孩子體驗到學習的成就感
孩子主動去做一件事,一定是這件事能帶給孩子愉悅感。所以鼓勵孩子學習,一定要讓孩子能夠獲得學習的成就感。除了通過努力學習,考取高分,得到老師家長和同學的誇獎外。
在日常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家長可以下意識的培養孩子的這種成就感。例如:
1.孩子每天放學後,讓他把一天學到的東西跟全家人分享,並且主動提問讓他解答。
2.如果孩子完成作業總是很困難或者很磨蹭,家長可以讓他先做幾道容易的習題,讓他能輕而易舉地完成,再調整作業的難度。
家長一定要注意:一個總是失敗的孩子體驗不到成功的快樂,也就不去努力了。
(四)製作學習帳本
學習帳本,就是讓孩子把學到的知識,或者讀過的每一本書,都像家庭記財務帳一樣一點點地記下來。例如,某年某月某日,我學習了「九九乘法表」,或者某年某月某日,我閱讀了《草房子》……
不間斷的記載,並且讓孩子不時的翻看。一是可以幫助孩子複習,自己學了哪些東西;二是這個帳本就像一個榮譽勳章,激勵孩子去完成下一個學習挑戰。
(五)培養孩子主動地自我激勵
當孩子很反感學習或者有特別不喜歡的科目時,家長可以鼓勵孩子自我激勵。不是喊口號式的自我激勵,而是採用興趣遷移——利用孩子對其他感興趣的事物來帶動不感興趣的學習。做法如下:
1.詢問孩子最喜歡幹什麼?
2.讓孩子想像正在做這件感興趣事情的情境,使心情快樂起來。
3.將這種愉快的心態遷移到學習上,想著學完這些功課,就可以馬上去做喜歡做的事情,或者可以取得好的學習成績來得到大家的讚賞。
4.馬上開始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