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行者老張的旅行和歷史研究所。
北川,因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很多人知道了這個地方,全名是北川羌族自治縣,屬於四川綿陽市,也是全國唯一的羌族自治縣。羌族是我國一個古老的少數民族,和藏、漢、回等十幾個民族在北川繁衍生息了幾千年,傳承著淳樸厚重的民族文化。
北川也擁有我國唯一的羌城旅遊景區,由北川地震遺址區、北川新縣城,北川地震紀念館、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館、吉娜羌寨等景點組成,共分為地震遺址、大愛文化觀賞區和禹羌文化體驗區三大部分組成,總面積六平方公里。
中國羌城永昌匯聚了黨和國家、全國人民、海外僑胞及全社會的無疆大愛,集羌族建築之大成。地震遺址就是我們熟悉的北川老縣城,512之後原樣保留了當時的狀態,景觀獨特,內涵豐富,完整記錄了從災難毀滅到重建新生的人間大愛和生命奇蹟。
歷史上北川還是大禹故里,四千年前,治水英雄、人文始祖大禹從禹穴溝走出,開創了華夏民族的新紀元,北川是大愛之城,來自四面八方的無疆大愛,把人間真情揮灑到極致。鳳凰涅磐,志在重生,美麗的新縣城已經建成,這一切讓北川得到了永恆的生命,為北川羌城旅遊區增添了無限的魅力。
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北川歷史悠久,於北周武帝天和元年(公元566年)正式建縣。1952年,北川縣城從治城(現禹里鄉)遷至曲山鎮,距綿陽市區六十公里,分為新、老兩個城區。512大地震中北川縣城受災慘烈,頃刻變為廢墟,縣城四周山體因地震發生大面積崩塌,摧毀大量建築,造成重大人員傷亡。
此後對震後老縣城採取保護措施,並在任家坪建設地震紀念館,旁邊建造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主體建築名為「裂縫」,寓意將災難時刻閃電般定格在大地之間。是四川省災後精神家園重建「一館三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及中宣部確定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災區「三基地一窗口」、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紅色經典旅遊景區。
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館,是全國唯一全面展示羌族歷史文化的民俗博物館,是中國民俗博物館北川分館,也是中國最大的羌族民俗博物館,被譽為「中國羌族第一館」。巴拿恰商業街是集商業、餐飲、休閒娛樂、旅遊接待為一體的特色步行街。吉娜羌寨是羌族文化體驗觀光地,也是羌族傳統文化保存最完整的村寨。
吉娜羌寨是一座羌族居民聚居的村寨,寨子左邊是花椒坪、右邊是厚皮山、正背面是扎口寺。吉娜羌寨保留著濃郁的羌族風情,神奇的羌族建築,羌族特色美食,佳釀美酒。
尋龍山,位於永昌鎮,是一座以喀斯特地貌和礫岩群為特色的國家地質公園。景區內臥龍洞洞中有暗河,洞外有石芽、石筍、落水洞和小地縫,自然景觀奇特,龍隱鎮是西南地區最大的影視拍攝基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XJw8Dm8BMH2_cNUgWY_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