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行者老張的旅行和歷史研究所。
夕陽西下,一位老人坐在江邊垂釣,身後是他的交通工具,一輛時尚的山地自行車,遠處左邊有一個現代化的摩天輪,右邊則是一座塔形的古建築倩影,旁邊還有一座塔吊,一幅完美的畫卷。現代和古老並存,從老人悠閒的生活情趣可以看出這座城市的狀態,這條江叫「漢江」,這座城市叫「漢中」。
漢中是陝西一座地級市,陝西三大塊:陝北、關中和陝南,漢中屬陝南,也是這一區域最大的城市。一直以來,我印象中的漢中是一個字「小」,小盆地,四面環山,也被譽為「陝西小江南」,因為處於秦嶺南麓,嚴格來說漢中已經是南方了,自古漢中就被稱「魚米之鄉」,也有「天府之國」的說法。
無論哪種美譽都說明了漢中是一塊風水寶地,物產豐饒。今天第一次來到漢中,讓我一改以前對漢中的「想像」,完全不同。漢中原來這麼「大」,起碼和我的家鄉,秦嶺北邊的寶雞比起來,漢中城區更大,視野更開闊,周圍的山也不是那麼明顯,看起來不像個盆地,反而更像平原。
南邊的大巴山和北邊的秦嶺相距很遠,不像關中平原,渭北台塬和南邊的秦嶺「咫尺之遙」,感覺很近。這是我對漢中的第一印象,從環境來說,漢中也是無可挑剔的,春意盎然,百花盛開,符合「江南」的特色,溫度也很屬於,即將入夏,大街上大部分人已經穿上了夏裝。
流經漢中市區的漢江是長江第一大支流,也叫漢水,源頭也在漢中寧強縣境內,漢中因漢水而得名,還被稱為「天漢」。因為漢中連接關中平原和四川盆地,在歷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兩漢」,西漢的建立就是以漢中為基地,劉邦在張良、韓信等人才的輔佐下建立了大漢王朝。
東漢末年三國時期漢中更加重要,諸葛亮一直把漢中作為占領關中的跳板,不過可惜的是他一生都未能如願。諸葛亮失敗的重要原因就是交通,因秦嶺的阻隔,後勤補給不能及時供應。今天,我們到漢中可以有多種選擇,國道、高速、高鐵任意選擇,上圖是國道316線上秦嶺中的一座橋,過了這座橋就到漢中市區了。
這是南北走向的褒河,漢江的支流,這裡也是石門水庫,河的右邊就是國道,遠處隱約可見的一座橋是西漢高速的一座大橋,而褒河左岸的峭壁上就是古棧道,著名的兩漢遺蹟「石門棧道」,古人都是沿著棧道入川出川的,這條棧道上留下了劉邦、張良、韓信、蕭何、諸葛亮等等,歷史人物的足跡。
他們也為漢中留下了拜將台、漢王府、武侯祠、張良廟等歷史古蹟,張良立下不世之功後隱居漢中留壩紫柏山,死後也藏在那裡,後人為他建了張良廟。諸葛亮臨死前曾立遺囑自己死後要葬在漢中的定軍山,可見這裡對他一生的重要,全國各地武侯祠很多,而定軍山是諸葛亮真正的魂歸之處。
那麼,你來過漢中嗎?對漢中印象如何?歡迎留言。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我:行者老張
【作者簡介】:行者老張,摩旅愛好者,當代徐霞客,用腳步丈量地球,隨時分享旅途見聞。歡迎關注、點贊、評論,不吝賜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IsI_w3EBnkjnB-0zR-1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