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向已婚女兒討錢未果,抱怨其窩囊,女兒直說一切是他的錯

2019-09-26   大愚不慧

夫妻生活中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有些無傷大雅,吵吵鬧鬧過後依舊是郎情妾意甜甜蜜蜜,有些卻會給彼此的婚姻生活埋下隱雷,隨著時間的推移,有的人是放下芥蒂繼續前行,而有的人卻會把怨氣越積越多,直到某一根導火索引燃它。

造成夫妻摩擦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性格不合,有的感情基礎不牢,而有的卻是因為彼此原生家庭的緣故。

由原生家庭造成的夫妻矛盾居多,有的老人直接干涉小輩的生活,導致一方不滿,有的是因為受原生家庭的影響,行事作風或者性格等都有所缺陷。

短時間相處或許可以相安無事,如果長時間生活,那些原本隱藏在暗處的「沉渣」就會被逐漸攪動到水面。

有的人善於偽裝,但再好的偽裝也經不起生活的考驗,想在婚姻中將自己偽裝起來,一個不好不但傷了家人,更傷了自己。

我發小童燦是個既幸運又悲催的女人。

童燦跟我出生在同一個地方,兩人自小一起長大,算得上是髮小,一直相伴在彼此的左右,直到高中時,她學習好被私立學校「挖」走了,而我學習平平卻只去了縣高中。

從此我們倆分道揚鑣,生活很少再有交叉點。

記憶中的童燦是個很瘦小的姑娘,卻總是穿著寬寬大大的衣服,這顯得她更加的單薄。

她的衣服都是母親拿別人送的舊衣服改的。

童燦一家是外來戶,一家人靠著父親做粉條的手藝勉強過活。但父親是個嗜酒如命的人,而且酒品很差。

喝醉酒後對童燦母女倆非打即罵。

不過也怪,即便喝醉了酒,童燦的父親也不會說自己兒子半點重話。

在這樣家庭環境下成長的童燦,從小性格就有些軟弱,而且有種刻到骨子裡的自卑。

在學校里當別的女孩子圍在一起嘰嘰喳喳時,童燦就自己一個人坐在座位上,要麼發獃,要麼看書,總是那麼孤僻。

不了解她的同學說她因為學習好,所以高傲,而我知道她不是自傲而是自卑。

自卑到甚至有些怯懦,跟我在一起的時候,同齡的兩個人,她總是像個大姐姐一樣事事讓著我,而且也是臉上笑容最多的時候。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家裡的活計總是她幫著母親一起乾的,有時候還會幫著父親鹵粉,經常被燙的兩手泡。

但是梅花香自苦寒來,這樣的環境下,童燦的書讀的奇好,小學、初中都是年紀第一,直到被私立高中相中,錄取了去。

重點高中、重點大學,這好像對她來說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這算是她的「幸」。

這中間也有個小插曲,當年她中考的時候,他父親就不太願意讓她去,為此還把她鎖在了用來鹵粉條的破窯里,後來她媽媽偷偷地放她走了。

中考成績出來後,當獲得高分的她被私立高中找上門來的時候,他父親還大怒,覺得女兒不聽話忤逆了他。

當對方說學雜費、書本等費用全免,而且成功入讀還獎勵童燦三萬塊錢的時候,她的父親喜笑顏開地應了。

高考時類似的情況又發生了一遍。

父親不同意女兒高考,因為他覺得女子無才便是德,自家姑娘念到高中已經算是有學問了,而且大學就算是考上了,他也不會掏錢讓她上。

當童燦告訴他,如果達到重點大學的分數線,學校會獎勵十萬塊錢的時候,他又欣然允諾了。

童燦最終還是上了大學,從學校的獎學金里拿了一部分作為學費,就踏上了大學的征程。

畢業後,擅長考試的她又考上了公務員,成功地端上了「鐵飯碗」。

這下子他的父親對她態度大變,回家也是客客氣氣的。

到了結婚的年齡,她找了個同樣端「鐵飯碗」的丈夫。

在她30歲的時候,曾經幾乎一無所有的她,成了有車有房一族。

但,她的婚姻卻並不幸福。

學習好的童燦有好的學歷、好的工作,卻沒有一個好的婚姻。

婚前,她跟老公相處還算融洽,老公對她也算是彬彬有禮。

怯懦性格的童燦在對方眼裡就是個知書達理、矜持的淑女,可婚後老公慢慢地發現,原來童燦不是矜持,而是懦弱。

對於對她不怎麼好的父親和哥哥,幾乎有求必應。時間久了,丈夫心裡不痛快,也就有了微詞,訓斥她幾句,她也默默地受了。

有時候,她會聽丈夫的話,不再無節制地貼補娘家人,可父親上門一鬧,有時候甚至一個電話,她又乖乖地把自己攢的錢一點一點地貼補給了娘家。

在丈夫和娘家人之間,她成了一個兩頭受氣的人。

她也成想過離婚,但是一直鼓不起離婚的勇氣。這一點她像極了她的母親,那個被丈夫經常打罵卻從未升起離婚之心的女人。

等到有了孩子,童燦就更沒了離婚的念頭。

人總是把自己最壞的一面留給了最親近的,卻更樂意給一些素昧平生的人展示出自己美好的一面。

童燦的丈夫就是這樣一個人。

而且人的脾氣就像是一個氣球,越吹越大;人的忍耐力就像皮筋,越撐越松,不斷地突破底線,直到「砰」地一聲斷掉。

童燦就是那根橡皮筋,她的老公就是那個越脹越大的氣球。

在童燦背著丈夫偷偷挪用了家裡二十萬的積蓄,給哥哥修房子的事情東窗事發後,丈夫沒收了她的工資卡,三申五令不准她再貼錢給娘家。

而且打那以後,丈夫在外頭稍有不順心,回家倒霉的卻是一直忙碌著的童燦。

童燦給娘家的錢少了,父親不幹了,電話里催不著,經常上門來討。

童燦不敢當面拒絕,每次來或多或少會給一些,但日子一久,丈夫又不幹了,有次父親來,直接被丈夫關在了門外。

父親長期酗酒脾氣也不好,在門外邊「哐哐」砸門,邊罵罵咧咧。

女婿直接報警了。

事後,父親一臉鄙夷地數落童燦:「你那麼多書讀哪去了,一個重點大學畢業端著『鐵飯碗』的人,現在日子怎麼過成這熊樣!」

童燦雙眼通紅,30來歲的人了,長高了不少的她看起來像一個單薄的紙人,風一吹就倒。

「這怨得了我嗎?要怪只能怪你,因為你,我才會是現在這副懦弱無能的模樣。你毀了我的童年,也毀了我的人生!」

父親不以為然,「誰家的孩子小時候不挨兩巴掌,長大了都你這熊樣?我看吶就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崽子只會打洞!你跟你媽一樣,都窩囊!」

童燦罕有地發狠道:「如果不窩囊,你現在早是孤家寡人了!」

父親作勢要打童燦,被過往看熱鬧的人給拉住了,父女倆不歡而散。

無獨有偶,童燦的丈夫也對童燦說了同樣的話,不過是在離婚兩年以後。

自己的生活總是受到岳父和大舅子的滋擾,再加上媳婦總是一副委委屈屈的窩囊樣,童燦的丈夫覺得這樣的日子自己再也過不下去了,提出了離婚。

丈夫原意是想讓童燦既把孩子留下也把財產留下,凈身出戶。

財產的問題,童燦沒有過多的糾結,但是孩子她割捨不下,畢竟那孩子是她一手帶大,看著他一點一點長大的。

無奈提出了離婚訴訟。

結果令人意外,孩子更願意跟著父親,而童燦只是分到了她應得的財產。

一個噩夢般的原生家庭,一段不堪回首的婚姻,讓童燦對婚姻產生了抗拒感,也不願再和男人有過多的接觸,離婚兩年多也沒有再開始一段新的感情。

而童燦前夫的再婚之路似乎也很不順暢,跟童燦離婚後,他也沒消停,兩年的時間前後找了四五個女朋友,但沒有一個能夠長久。

有一次童燦去前夫家看孩子,前夫把情場失意的怨氣全發泄在了她身上,並抱怨:「我現在這個樣子都是你和你的原生家庭造成的,我的脾氣也是跟你在一起後變壞的,你不但毀了咱們的婚姻,還毀了我!」

父親向已婚女兒討錢未果,抱怨其窩囊,女兒直說一切是他的錯

不可否認,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會貫穿他的整個人生,哪怕將來孩子獨自成家,也難以擺脫原生家庭帶來的一系列問題。

有的人說,人的性格是天生的,在娘胎里就定型了的,該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

這樣的論調大錯特錯。

《三字經》中講「人之初,性本善」,最初的嬰兒都是一張白紙,而在幼年時,父母掌握著畫筆。

這張白紙將會成為什麼,原生家庭已經為他奠定了基調。

我們說的「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多指一個性格成熟的人,而在這之前,父母掌握了太多的主動權。

但也不是所有原生家庭不幸的人,都會走上跟童燦一樣的悲情路。

大學同學小玉是個既陽光又漂亮的姑娘,可她偏偏喜歡上了一個個頭不高相貌平平的男生。

戀愛時,男生溫順柔情,生活中的細節可以做到極致,這讓小玉很是滿意,見人就夸自己的男友有能耐。

婚後,她才發現自己的丈夫有暴力傾向,還有深藏在內心深處的自卑。

通過觀察與調查,小玉發現丈夫的這種性格跟他從小生活在一個不和諧的原生家庭息息相關。

但她並沒有放棄,但也不妥協。她通過引導,當老公情緒不穩的時候,進行有效的疏導和排解,久而久之丈夫深藏在內心深處的戾氣慢慢的就被排解乾淨了。

雖然還是會不自覺地自卑,但他如今卻是很體貼妻子關心孩子的好丈夫。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巨大,這種影響有的很直接,一眼望去就能看出癥結所在,有的很隱蔽,需要長時間接觸才會抽絲剝繭地發掘出來。

如果在往後的日子裡,遇到一個包容的人,或許可以將以前留下的心靈傷痕慢慢地癒合,如果遇到一個如童燦丈夫那麼不懂體貼只會傷口上撒鹽的人,那麼不僅不會有正向引導,或許還會將舊傷口再次撕裂開來。

女人擇偶,不能一時意氣用事,慢慢相處細細考量才能熬好愛情這碗粥。

文/愚慧,圖/網絡,圖文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