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記得快記得牢?了解下這11種影響記憶效果的因素

2019-10-16     高效學習之道

人生的贏家不是那些經驗豐富的人,而是那些學習最快,改變最快,創新最快的人。唯一持久的競爭優勢將是具備比你的競爭對手學習得更快的能力。如何學習得更快?如何記得更牢?如何把您學到的東西,運到自己的實際工作、學習與生活當中?如何把它們變成您的生產力,如何為您創造更大的價值?

艾氏經驗告訴人們,若是把已經記住的放下不管,只要到了一小時,就會遺忘過半了。

在遺忘先快後慢的規律與世界範圍內被認同之後,外國的學者們開展了對記憶前後的性質不同的事件和意義相同的材料的不同序次對記憶效果影響程度的探索實驗,並取得了如下進展:

1、後識記的材料越繁難,越能使先識記的材料的遺忘加速

斯米爾諾夫通過實驗揭示,當被試者記熟詞並去解答困難算題後,使對詞的再現率降低16%;當被試者記熟詞而去進行較為容易的口算後,對同樣一些詞的再現只降低4%。

2、中間比兩頭容易遺忘

加利福尼亞大學波斯特曼(l?postman)等通過實驗證明,識記材料系列位置的影響,在有意義單詞中不及無意義材料大,但一般中間項目失敗的次數相當於兩端的三倍。

3、印象淺的比印象深的容易遺忘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稍微留心便會發現,在記憶活動進行的過程中,如果識記材料給人留下的印象比較深刻,人們通常會對其進行較為順暢的記憶,反之,記憶活動則變得比較困難。

4、無意義的比有意義的容易遺忘

在學生時代,隨著年歲的增長,對無意義信息的遺忘迅增,而對有意義信息的遺忘卻驟減。

有人統計,學齡兒童至16歲前的少年,在年齡遞進中,機械記憶能力無甚提高,但邏輯記憶能力確有凸顯的增長。

5、不感興趣的比感興趣的容易遺忘

心理學家們認為,凡是能惹起興趣的事物,都能集中注意力並讓大腦首次識記時印象深刻,大都容易被長時記憶起來。痛苦的記憶往往會在夢裡出現,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對此的解釋是:"凡是威脅自我的記憶,都被打入潛意識的控制範圍內,無法爬升到意識的階層上來。"哲學家尼采也曾經說過:"不愉快的事是潛在著遺忘傾向的。"

6、不理解的比理解的容易遺忘

有人的實驗表明,人們也許一次僅能勉強記住七個互不相關的無意義音節或號碼,但能毫不吃力地記住包含六十個以上音節的明白易懂、生動有趣的課文;記一組互不相干的九個數字難,但記一組依序排列的幾十個乃至上百個數字易。

7、陌生的比熟悉的容易遺忘

經驗表明:記憶能人除外,陌生的比熟悉的容易遺忘。

遺忘在背景條件轉為陌生時凸顯的心理學觀察:背景條件的變更對認知不利。如在較遠距離就能迅即認知衣著打扮老是一個樣子的同學或者同事,但難於迅即認知經常變換衣著打扮的同學或同事,更難認知粉飾著裝扮演京劇花臉的同學或同事。

8、不急需的比急需的容易遺忘

對於急需的認知材料,人們往往能產生更強烈的認知需求和記憶需求。認知和記憶需求一旦形成,便能轉化成強烈的志趣,在人們的記憶活動中產生激勵作用,從而刺激記憶的形成。而對於不急需的材料,人們很容易產生怠惰情緒,記不住也是自然而然的。

9、單器官接收的比多器官接收的容易遺忘

無聯想比有聯想更易遺忘

單用聽覺去記憶,過後測驗,其遺忘率高達85%。

單用視覺去記憶,過後測驗,其遺忘率降至75%。

聽視結合著記憶,過後測驗,其遺忘率只有35%。

10、無聯想的比有聯想的容易遺忘

加入聯想成分的記憶活動,有助於在材料之間形成較為穩定的聯繫,從而在記憶中保持得更為深刻和長久。例如有人在記憶珠穆朗瑪峰的高度時,將原本無意義的數字串884813聯想諧音為"爬,爬,死爬,登一山",印象深刻,經久不忘,比單純機械記憶數字不容易遺忘得多。

11、無長遠記憶動機的比有長遠記憶動機的容易遺忘

目的與任務的變更常會改變記憶效果,沒有記住的常常是不想牢記的。人們只記住想記住的知識與實踐經驗。

全套高效學習資料已整理完畢,涉及腦力開發,提高記憶力,時間管理,快速閱讀,潛意識等方面,轉發本文+關注我,私信回復「資料」即可免費領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WZto1G0BMH2_cNUgJ1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