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穴梅川鎮楊垸村曾有一位楊時若,將1000銀元捐作修志資金

2019-07-27     廣濟印象

楊垸村位於梅川鎮北部,東臨梅川水庫,南同安樂山與靈山村毗鄰,葫蘆山屏其北,西與五里坡村接壤。該村1300多畝耕他,1000畝山林,13個村民小組,1581人,分別居住在大楊垸、細楊垸、高坡垸、張天英垸(祖先名)、孫家垸、桂家垸(因村前的池塘像一隻葫蘆,也叫葫蘆垸)、邢垸、盧垸、傅垸、蘇家垸等11個自然垸。有楊、桂、張、孫、盧、傅、蘇等12個姓氏,其中楊姓者眾。



據楊氏宗譜載:楊垸,系濟邑楊姓七世祖楊守道於明英宗天順年間(1457),由舊居永東鄉武山湖廖家灣始遷居縣治(梅川)之前街。後其長子移居此地取名楊垸。





建國後,1955年成立二社和五社兩個合作社,後轉為高級社。1958年隸屬梅川鎮。1961年隸屬梅川區紅星公社。1975年隸屬梅川人民公社。1984年歸梅川區五里坡鄉管轄。1986年又隸屬於梅川鎮至今。



該村有位知名人士,他叫楊時若。字致中,生於清同治三年(1864)。1888年入天津高等學堂,畢業後回籍教私熟,後任永西高等小學堂堂長。



光緒三十四年(1908),考授巡檢,分發安微,歷任省學務公所視察員,安慶地方審判廳僉事,廣德州抗村巡檢等職。1914年參加民國第三屆知事考試,錄取縣佐,仍分發安徽侯補。次年就職蕪湖道署,後解職歸。1916年,任廣濟縣中學校長,直至1923年。任期中,對教師和學生嚴格要求。他聘任教師均為縣內名士。常告誡教師說:「教書不盡職,天誅地滅」。對學生管理很嚴,除自已授課外,常在課堂外巡視。該校畢業生,每年參加全省考試,錄取比例較高。他還聘請拳師楊荗謙為國術教員,教學生習武術,增強體質。1924年,調任廣濟縣教育局長,後辭去職務。1926年在二龍斗廟教經館。1929年在本垸創辦小學。不收學費,有學生300餘人。1940年7月,受聘任湖北省第二聯中廣濟分部主任。次年恢復廣濟初級中學名稱,任校長。同年夏,因年老辭退。1943年被推為廣濟縣重修縣誌等辦處主任。同年全縣紳商為他夫婦祝雙80壽辰。他將所收禮款,除開銷外約1000銀元,捐作修縣誌基金。他80壽辰時,國民政府監察院長於右任、司法院長居正等給他贈送匾額題曰「中興人瑞」。



作者: 王志新 消息來源: 梅川通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V-3oRWwB8g2yegNDWzzD.html



雨後小山村

2019-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