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由農業農村部、湖北省政府主辦,武漢市政府、湖北省農業農村廳承辦的第十六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在國際博覽中心隆重開幕。本屆農博會以「質量興農·品牌強農」為主題,來自國內11個省、市以及法國、俄羅斯、巴西、澳大利亞、台灣等2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3000多家相關農業企業,攜3萬餘種農產品參展,吸引國內外1.8萬名專業觀眾逛展會。
本屆農博會現場設置15個展區,旨在全面展示湖北農業成果,傳承湖北農業歷史文化。展覽內容匯聚了農業全產業鏈,將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進農博會,充分展示都市農業、創意農業、智慧農業、美麗鄉村、特色村鎮的發展成就,為國內外眾多商家搭建了尋求投資、合作、拓展產品市場的大平台。展會將持續到26號,期間將舉辦「武漢鄉村休閒美食節、武漢市百萬大學生留漢農業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優質農產品推介會、農產品電商銷售暨對口幫扶對接洽談會、「舌尖上的鄉味」-戲曲曲藝專場演出等13場論壇和推介活動,促進農業技術轉化、投資和品牌打造。為市民呈現一場視覺、味覺、嗅覺縈繞的農業「親民盛宴」。
本屆武穴參展團代表武穴特色的農特產品:
大金板鴨 佛手山藥面
武穴酥糖 龍坪油麵
接福菜籽油 佛手山藥飲 佛手山藥麻花
武穴佛手山藥種植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極具地方特色,曾先後榮獲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中國第十八屆食品博覽會金獎」、「中國綠色食品暢銷產品金獎」、「湖北首屆名優蔬菜金獎」等榮譽稱號。
綠色食品廣濟印象武穴佛手山藥
武穴佛手山藥產於神奇的北緯30度大別山南麓中國湖北省武穴市,2009年「武穴佛手山藥」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武穴市(古稱廣濟)是禪宗四祖司馬道信(580年4月3日-651年)大師的家鄉。相傳1400年前,道信大師將野山藥引種到寺廟的菜園田圃,物通人性,聽久了禪院晨鐘暮鼓、經聲佛號的野山藥,由原來的條狀逐漸長成了手掌形狀,被當地人尊稱為「佛手山藥」。據《中國經濟通史》和《廣濟縣誌》記載,武穴市人工栽培山藥歷史有400年以上,由於對土壤、水源、大氣等生長環境條件要求苛刻,僅在武穴市北部橫崗山區(東經115°22′~115°49′、北緯29°50′~30°13′)。藏於深山,神奇而特別。 一般山藥脆似土豆,滑而膩,而佛手山藥肉質嫩白,香甜軟糯,味美湯鮮,回味悠長,有「大別山人參」之美譽。
市民踴躍 熱情搶購
2018年,武穴佛手山藥作為食材亮相央視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紀錄片《源味中國》,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出生在武穴市前身廣濟縣的中國禪宗四祖道信所著《本草述要》和鄂東明代醫聖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就有記載:佛手山藥有強筋骨、益腎氣、健脾胃、降血壓、抗腫瘤、緩衰老、延年益壽等功效,具有很高的養生保健價值與人文審美意蘊。
第五屆武穴佛手山藥鄉村文化旅遊節 拍攝 :楚天窗
佛手山藥鄉村游 拍攝:劉偉
廣濟印象武穴佛手山藥於2019年被認定為綠色食品A級產品,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誌。基地位於武穴佛手山藥原產地橫崗山腳下,這裡氣候宜人,風景如畫。種植區在碧波萬頃的梅川水庫與荊竹水庫之間,採用天然山泉水灌溉,按照「綠色食品武穴佛手山藥生產技術規程」開展種植生產。「匠心之道,堅守本原」,多年來積極開展品牌創建,生產出地道的武穴佛手山藥,通過佛手山藥產業帶領山區人民脫貧致富,建設美麗鄉村。
廣濟印象佛手山藥
5斤裝 廣濟印象佛手山藥
近年來,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武穴佛手山藥產業已由自給自足傳統產業模式,逐步發展成為集生產、銷售、加工為一體的現代化產業模式,形成了一批佛手山藥專業產銷合作社,培育了一系列佛手山藥品牌產品,走出了一條佛手山藥產業與鄉村文化旅遊業相融合的「農商旅」一體化發展之路,湧現出了萬星面業等10餘家龍頭加工企業,開發出了山藥面、山藥粉、山藥汁、山藥麻花等數十種產品,年加工轉化新鮮山藥萬餘噸,銷往全國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