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卡鹽湖的天空之鏡可以說是神仙旅遊境地,由於疫情不能遠行,這個景區被複製到了重慶、湖南、鄭州等地。
然而在宣傳圖上美若仙境的天空之鏡,到了實地卻發現是賣家秀和買家秀的區別。這種坑害人的假景點為何管不住?
「天空之鏡」造假引熱議
5月26日,一則「網友吐槽景區天空之鏡」是買家秀和賣家秀區別的視頻,引發各地網友廣泛關注。
這處「天空之鏡」是在重慶巴南的一個景區里。在宣傳照中,一面巨大的鏡子與藍天白雲連成一線形成無與倫比的效果。
當有遊客驅車100多公里實地打卡,看到實物後忍不住吐槽這裡的照騙:「差距特別大,有的玻璃還是破的。我們都是衝著這個來的,結果是這樣一個狀態。」
景區方面負責人介紹,因為陰雨天,鏡面上全是水珠,所以照出來不好看。另外,這裡需要遊客有一定的拍照技術,找到合適的角度,並且還需寄望於天氣好。
與此同時,5月25日,有網友吐槽湖南臨武滴水源景區「天空之鏡」景點的實景和宣傳照反差太大。據景區微信公眾號介紹,「天空之鏡」是景區斥巨資打造,為國內首創。「
網友拍攝的視頻則顯示,橋面是由鏡子鋪成的地面,上面全是腳印,周圍雜亂不堪。熱點菌不禁疑惑這不是明晃晃的詐騙嗎?
5月27日,湖南郴州滴水源景區發布致歉聲明回應網友吐槽,稱由於圖片渲染過度加上管理混亂,對廣大遊客造成了極為不好的體驗。
但是,有網友表示質疑,景區部分宣傳照並非渲染過度,而是涉嫌盜用及虛假宣傳。隨後郴州市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真心向遊客道歉,將詳細調查。
假景點產業鏈被扒出
網紅景點「天空之鏡」虛假宣傳事件因為備受關注,相關話題頻頻衝上熱搜。
沒想到,繼重慶、湖南「天空之境」登上熱搜後,鄭州一遊樂場也曝出有「天空之鏡」項目。遊客實地探訪發現,和宣傳圖大相逕庭,只是用鏡子擺了一個小舞台,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隨著越來越多「天空之鏡」露出原形,有業內人士爆料「天空之鏡」背後的宣傳套路。
爆料者稱,「天空之鏡」只是景區引流的手段。用這個免費的項目吸引遊客買景區的門票來賺錢,項目方和景區五五分成。至於能否拍出宣傳圖的效果,要看拍攝和修圖的技術。
打造一個天空之境網紅景點的成本非常低,雖然不同項目、材質有不同的價格,但100個平方5萬元就可以做,好點的要10萬、20萬也可以做。
內部人士表示,因為門票收入是五五分成,有的地方一天就可以賺到70萬門票,所以景區、項目方一天就能分到35萬元,利潤之高,可想而知。熱點菌被這個高利潤給嚇到了。
任何造假都應嚴懲
如今,涉及虛假宣傳的景區不是個例。2018年年底,蘇州定園就因為虛假宣傳成為中國首例被吊銷執照的景區。
雖然有前車之鑑,但依然會有很多像「天空之境」這樣的景區公然挑戰政府的監管力度和人們的認知水平,這背後的原因又是什麼?
一是利益驅使。
上面扒出的「天空之鏡」背後的產業鏈,就足以見證現在虛假景區多麼賺錢。有這麼大的利益驅使,很多人都願意隻身犯險。
二是監管不力。
一個成型景區,必定是經過政府有關部門審批的,但是像「天空之鏡」這樣的景區無論在景區開發、管理、宣傳、安全等方面都存在著諸多問題,是否缺乏有效的監督與管理?作為旅遊監管部門要重視遊客訴求,嚴厲打擊懲處景區各種「虛假宣傳」行為,當好景區旅遊市場秩序的捍衛者。
熱點菌想說,各大景區多些真誠,少些套路,這樣才能贏得遊客們的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UUm-W3IBiuFnsJQVcb1i.html